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本报记者 陈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30日  第 07 版)
体检中,有不少人拿到报告单时,发现报告结果显示自己高血脂。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脂蛋白代谢异常疾病。那么,高血脂说明身体在哪些健康方面有隐患?又该如何治疗?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疾病。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统称,包含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类脂。其中,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由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侵入到血管壁的内膜,在内膜中沉积,然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教授介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有内在原因和外在两大原因。内在主要是体内的遗传代谢方面出了问题,包括遗传因素和年龄因素,年纪越大,胆固醇代谢的能力会逐步降低;外在原因主要是指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降脂治疗的第一目标,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形成动脉斑块的主要因素,如果它的降幅足够大、水平足够低,已经形成的斑块就有可能缩小甚至消失。相关证据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幅达50%以上,斑块就有可能消退60%~70%。”霍勇强调,现有的降脂药物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他汀类药物,这也是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应用最普遍的基石性药物;再有一类是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三是促进肝脏胆固醇代谢的PCSK9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的基石,但其单药治疗的血脂达标率远不理想。近年来,不同作用机制的靶向新型降脂药物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如针对PCSK9靶点的抑制剂,降脂能力更强,能降50%以上,并且安全性非常好。随着更多的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相信它适用的范围可能会更广。
“对于高危、极高危的患者应该联合治疗。上述三类药物在临床上联合使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达标率或者高血脂的控制情况会大为改观。”霍勇提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