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30 20: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在双方见面后,被刘备诚意感动的诸葛亮为刘备谋划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这篇《隆中对》震古烁今,被后人奉为经典。诸葛亮也得到了“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的赞誉。可是,当我们审视这篇《隆中对》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诸葛亮为刘备设定的北伐时间节点“天下有变”,这个“变”又代表着什么呢?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一、震古烁今的《隆中对》。

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时候,正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在北方立足不住,被迫南逃到荆州。在荆州,刘备也没有得到刘表的信任。刘表让刘备呆在北方的小县新野,作为他抵御曹操的前哨。刘备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心中没有发展的方向,心中苦闷至极。

正是在这个时候,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为了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刘备亲自三顾茅庐,才见到了诸葛亮。刘备把自己的心声吐露给诸葛亮,虽然历经失败,刘备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诸葛亮也是满腔抱负的人,他备受荆州士族的打压,躬耕陇亩。但是诸葛亮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因此刘备和诸葛亮一拍即合,成就了君臣相遇的天作之合。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诸葛亮虽然身居茅庐,但是他胸怀天下。对于刘备,诸葛亮自然有着他的观察。诸葛亮针对刘备的境况,为他量身打造了《隆中对》的战略方案。刘备依据这个方案,迎来了自己事业飞速发展的阶段。

诸葛亮的《隆中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跨有荆益。在这个阶段,是先夺取荆州,然后以荆州为跳板,再占领益州。第二个阶段是休整待机。在这个阶段刘备阵营巩固消化战果,对内休养生息,对外结好孙权。第三个阶段是北伐。当天下有变的时候,刘备兵分两路,一路从荆州攻打宛洛,一路从益州攻打秦川。这样一来,天下可定,汉室可兴。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诸葛亮为刘备制订的这个战略计划比较繁琐,实现的难度很大。可是当时刘备没有地盘、兵力,这个计划是他唯一可行的方案。因此,刘备采用了这个方案,为实现这个方案的战略目标而努力。事实证明,如果不是出现了东吴败盟的意外情况,这个方案也差点成功了。这也是大家称赞诸葛亮和他的《隆中对》的原因。

二、《隆中对》中的“天下有变”代表了什么。

不过,我们审视《隆中对》的时候,也会发现这个方案的缺点。那就是越往后,方案的时间节点和行动就越模糊,越不确定。这是因为刘备的起家资本太小,一切计划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他的实力积累上。这就增加了这个方案的不可确定因素,一旦其中的某个环节发生意外,方案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尤其是在最后一个阶段,诸葛亮让刘备发动北伐的时间节点,是所谓的“天下有变”。而这个“天下有变”说的实在笼统。这个“变”肯定是震动天下的大变革,但是它指的又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从诸葛亮的《隆中对》前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一丝这个“变”的端倪。诸葛亮在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时候,就把刘备要面对的割据势力进行了归类。一种势力是刘备能够吞并的,也就是刘表、刘璋之流。一种势力是刘备不能吞并,但是可以作为盟友的,东吴的孙权就是这种势力。最后一种是刘备的死敌,那就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可是,诸葛亮在评价曹操的时候,却没有给刘备留什么情面。他说曹操平定北方,从兵力单薄、名望不高的局面,到打败强敌袁绍,原因是曹操不但占据了天时,而且还智谋过人,善于用兵。曹操的势力已经发展到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刘备不能抵抗的。

从这些评价来看,诸葛亮很客观地评价了刘备和曹操的差距。不但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而且双方的军事能力也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点,曹操和刘备心中也都很明白。曹操虽然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夸奖天下英雄唯操与使君耳。但是他对刘备还有一个评价,那就是刘备虽然能够在能力上和自己抗衡,但是刘备得计稍迟,因此失去先机的刘备难与曹操争锋。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这样,我们对“天下有变”的这个事件,就可以理解了,那就是曹操去世。因为按照诸葛亮的衡量,天下能够压制刘备的对手只有曹操。如果曹操一死,刘备就天下无敌手了。这样,曹操阵营内部因为曹操之死,继承人的更替,必然会发生内乱。那么,刘备以自己的凌驾于曹军的军事能力,攻打内部混乱的曹军,胜利的几率自然大幅上升。刘备实现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战略意图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当时,刘备相比曹操,在身体条件上占有优势。刘备比曹操年轻,而且曹操常年征战,身体多处负伤。如果刘备和曹操继续耗下去,满身伤病且年事已高的曹操是耗不过刘备的。这也是诸葛亮预计“天下有变”的基础。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除了曹操之死这个“天下有变”的事件,诸葛亮所说的另一个“天下有变”的事件就是曹操称帝了。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并不是没有称帝的野心。他选择魏为自己的封号,就是为了符合“代汉当涂高”的谶语。为了代汉,他重走王莽之路,嫁女儿给汉献帝,拥有了外戚的身份。然后给自己加九锡、晋位国公,离代汉为帝就只剩下一步之遥。

不过曹操到死也没有走出这最后一步。这是因为如果他走出这最后一步,将可能对他的政权产生不利的后果。曹操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汉相的名义号令天下。在他的麾下,有着为数众多的汉朝的拥护者。这些人中就包括了他最信任重用的荀彧、荀攸叔侄。如若曹操用强硬的手段逼死了荀彧等人,可是他也被这些人的忠心所震慑。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可想而知,如果曹操敢走出代汉自立的最后一步,必然会让他的统治发生混乱。一时间,他将从汉朝的拯救者变为毁灭者。那么刘备等人对他的谩骂,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就成为真的。这将让曹操处于一种极端不利的境地。刘备在这个时候出师北伐,肯定会受到天时、人和的优势。

曹操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他拒绝了手下的劝进,说如果天命所归,自己愿意当一个周文王,意思是把代汉的任务交给了儿子。在孙权写信劝曹操称帝的时候,曹操看过信后说,孙权是想把自己放在火炉上烤啊。孙权劝进自然不是出于什么好意,从曹操的反应就能够看到,如果曹操走出代汉自立这一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害。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三、终究没能利用北伐时机的刘备君臣。

因此,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的“天下有变”的“变”,是指曹操之死和曹魏代汉这个事件。可是当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时候,刘备阵营却失去了北伐的机会。这使得诸葛亮的《隆中对》功亏一篑,让人惋惜。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汉中打败曹操,迫使曹操撤出汉中。随后刘备派刘封、孟达攻占上庸,至此刘备的势力达到了顶峰。按照《隆中对》的计划,这个时候刘备阵营就应该进入第二个战略阶段,进行休养生息的阶段。然后再等待“天下有变”的时机,发动北伐。于是刘备进位汉中王,并且在蜀中大兴土木,准备发动北伐。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诸葛亮所说的“天下有变”的时机很快就要到来了。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一年后,继位魏王的曹丕建立了魏朝,汉朝灭亡。在这段时间里,曹魏动荡不安,叛乱四起。如果刘备趁机北伐,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是,这两次机会刘备阵营都没有能够抓住。这是因为,荆州的关羽不顾《隆中对》的计划,抢先发动了襄樊之战。虽然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初期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胜利,可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遭到了曹操和孙权的夹击而惨遭败亡。在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后没有几天,曹操也随之病逝了。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就这样,由于荆州基地的丢失和关羽的全军覆没,使得刘备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打击。《隆中对》里的两路北伐的计划,也由于遭到曹魏和东吴的联合对抗化为泡影。刘备只能忙于对荆州丢失造成的形式进行补救,根本没有办法发动北伐了。

而曹丕建立魏朝时,刘备却做出了与《隆中对》计划不同的选择。他没有听从赵云、黄权等手下的劝谏,把兵力指向曹魏,出兵秦川。而是发动了夷陵之战,把战争的矛头指向了东吴。虽然刘备有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的名义,可是这场两败俱伤的战争给双方都带来了不良的后果。随着战争的失败,刘备更没有能力北伐了。而度过了朝代更替的初期混乱,曹丕在稳定形势后开始了对外的攻伐。这一次机会,刘备再次错过了。

《隆中对》里的天下有变是指什么

结语:

诸葛亮和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时候,制订了著名的《隆中对》战略计划。在这个计划中,诸葛亮初期的计划制订得比较具体,但是在后面的计划就比较模糊。这是因为刘备的实力太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逐步实施。

在北伐的时机上,诸葛亮提出了“天下有变”的前提。这个让天下惊动的变化,是指曹操死亡和曹魏代汉而言。这两个时机都足以引发曹魏的动荡,给刘备以北伐的可乘之机。可惜《隆中对》在执行中遭到了意外变故,由于荆州丢失,关羽败亡,再加上夷陵之战,使得刘备阵营最终错失了北伐的时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隆中对》的本质是什么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前可以说是颠沛流离,但在公元207年到219年的短短12年间,刘备的命运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一无所有的流浪军阀,变成了三分天下的汉中王。刘备的这一变化
2023-05-10 20:54:00
为何说《隆中对》本来就是三分天下计,而不是一统江山谋
...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嘛?所以说按照这个逻辑,诸葛亮的《隆中对》只能保证三分天下而一统江山更像是入世前给皇叔刘备画的一块大饼。隆中对出现的历史背景我们来看一下隆中对相关的
2024-05-29 11:09:00
三国时期的“隆中对”策略
刘备去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做了一个未来的战略规划,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不过,今天当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隆中对”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蜀汉政权成也“隆中对”,
2023-08-19 06:43:00
...)的时候提出的,与孙权在合榻上对饮时提出。隆中对是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冬至建安十三年春天(公元207冬至208年春)提出来的,与刘备在隆中相交谈时提出。从时间上来,踏上对要比了
2024-05-27 06:56:00
为何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注定了刘备的覆亡?因为这个致命的错误
诸葛亮的隆中对到底对不对?它肯定不完美,但是除了它,刘备也没有更好的战略选择,隆中对有两个重大的缺陷让它无法实现,伟人也对隆中对有很大的质疑,隆中的大意是,现在群雄逐鹿,曹操实力
2022-12-14 12:24:00
世代流传的隆中对,真是诸葛亮的原意吗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载入史册的战略规划。得益于这份计划书的帮助,一生漂泊无依的刘备在短短十年之内迅速崛起,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后来二爷败走麦城,丞相星落五丈原,让后人
2024-04-16 19:26:00
诸葛亮的隆中对到底对不对?它肯定不完美,但是除了它,刘备也没有更好的战略选择,隆中对有两个重大的缺陷让它无法实现,伟人也对隆中对有很大的质疑,隆中的大意是,现在群雄逐鹿,曹操实力
2022-12-14 09:48:00
...的那点实力,想一举攻克益州,可能性微乎其微。当然,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有许多地方操作性十分困难,不容易实现。在曹操对孙权牵制的情况下,孙权了解自己应该与刘备联合抗曹,毕竟都是
2024-06-24 12:50:00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三个渠道
...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隐居襄阳的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这就是三顾茅庐的由来,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由于徐庶对刘备说诸葛亮是天下难得的人才,刘备才会如此屈尊去找诸葛亮,
2023-08-25 21: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