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徐皇后死后朱棣悲痛欲绝,棺椁停放了6年才下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16:20:00 来源:戏说三国

1407年,徐皇后因病去世,明成祖朱棣悲痛欲绝。不久以后的一天夜里,为了一解相思之苦,他召见了小姨子徐妙锦……

徐皇后死后朱棣悲痛欲绝,棺椁停放了6年才下葬

永乐五年,朱棣唯一的皇后--徐妙云多年操劳成疾,年仅46岁就离世了。

朱棣一时无法接受,常常在宫中触景生情,黯然神伤。一天夜里,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召来与妻子长得很像的徐妙锦,表示只要她进宫,就许以皇后之位,这样既可以照料几个孩子,又可以继续给徐家恩宠。

徐家的女儿都教养得很有主见,尽管徐妙锦28岁了还没嫁人,但她依然不愿踏入这深宫内,当即拒绝,并削发为尼,让朱棣看到了自己的决心,只能作罢。

历史上很少有皇帝能做到专宠一人,但朱棣可能是个例外。

朱棣对徐皇后特别深情,他一生只有这么一位皇后,而且在徐皇后生前没有册立过妃嫔,朱棣的子女几乎都是皇后所出,“生前不立妃,死后不复娶”,说的就是朱棣对徐皇后的帝王深情。

徐妙云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从小天资聪慧,记忆力过人,徐达便为女儿请来名师,妙云也非常争气,读书经常过目不忘,出口成章,喜欢效仿古人的美德和言行,渐渐地有了“女诸生”的美名。

她又出生将门,耳濡目染,熟读军书,可谓是文武双全。

俗话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徐达的女儿这么出色,朱元璋自然看在眼里,还多次表示:“这么乖巧的女孩,若能进我家的门,我一定好好待她。”

显然,朱元璋早就惦记上了徐妙云。但无论朱元璋怎么暗示,徐达都不接话,他视若珍宝的女儿,怎么可能被朱元璋如此轻易地就求娶了去。

1368年,朱元璋统一全国,在南京称帝,封徐达为中书右丞相,参议国事。这一年,徐妙云七岁了,朱元璋心痒难耐,实在是坐不住了,想赶紧为自己的儿子谋划。

有一天,朱元璋抓紧机会,将徐达留在宫中,两人把酒言欢,彻夜长谈。他们回忆以前一起并肩的岁月,气氛恰到好处时,朱元璋说:“你看,我们布衣之交,一直到现在都同心同德,自古以来,君臣相投的都结为了姻亲。”

徐达听完,心里咯噔一声,没有接话。朱元璋也不在意,继续说道:“我的四儿子朱棣,相貌英俊,气宇轩昂,你的女儿也这么优秀,两人真是天作之合!”

皇帝都开口求娶了,徐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拒绝了。就这样,徐达尽管心里还是不乐意,也只能含泪磕头谢恩,定下了两人的婚事。

不怪岳父看不上,此时的朱棣,当爹的不是很重视,直到七岁才有了正式的名字。而朱元璋最喜欢太子朱标,一直把朱标当成接班人培养,定下的太子妃则是常遇春的女儿,论功劳,常遇春比不上徐达,因此,徐达还是有点不高兴的。

徐皇后死后朱棣悲痛欲绝,棺椁停放了6年才下葬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命运的齿轮往往出乎人意料,徐达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居然有一天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多年后,太子朱标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朱棣夺取皇位,徐妙云也成了皇后。

她可能是史上最幸福的皇后之一,结婚之前,她就入宫陪读,不仅和未来夫君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就连未来婆婆马皇后都对她赞不绝口,喜爱有加,常常将其带在身边悉心教导。

婚后徐皇后也不负“女诸生”的美誉,在家里把内院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国事上也温柔地引导朱棣知人善用,爱护人才;甚至在靖难之役中,她还能出谋划策,身披铠甲,上阵杀敌。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起兵攻打南京,徐皇后留守北平大本营。李景隆趁朱棣大军不在,出兵围攻北平,徐皇后临危不惧,尽显大将风范,仔细作好各项安排和守城部署。

当李景隆的大军进攻越来越猛烈,战况愈发不利之时,她发动城中士兵和百姓的妻子,一起登城协同作战。

不仅如此,还因地制宜,凭借聪明才智想出各种守城的办法。当时正值寒冬时节,徐皇后命众人向城墙及城下泼水,泼出去的水很快结成了冰,大大增加了攻城的难度。

徐皇后事必躬行,亲自登城督战,带领娘子军们披甲上阵,运用身边一切能用的东西当武器,抛石块、掷瓦砾,与李景隆大军展开殊死战斗。

就这样,一直苦苦坚守,直到朱棣顺利回师,守住了北平这个大后方,为朱棣最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奈何红颜薄命,徐皇后46岁的时候因病去世。生病期间,朱棣去探望时,她还不忘劝朱棣以国事为重,不要太过伤心。

弥留之际,徐皇后曾遗憾:再也没有机会和朱棣重回北平,赏赐当年和她一同守城的妇女。

徐皇后死后朱棣悲痛欲绝,棺椁停放了6年才下葬

更令人感动的是,徐皇后的棺椁并未下葬,而是先存放了6年,只是因为朱棣想每天能看看徐皇后,等到地宫修建完成,朱棣才和儿子一同护送棺木回北平,并完成了徐皇后的遗愿,封赏了当年与她并肩守城的女性。

朱棣与徐皇后两人年少夫妻,一路扶持,相知相伴,他们的爱情故事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让我们看到了帝王深情,看到了坚守初心,为爱奉献,看到了爱情本来的样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7:13: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棺椁,悲痛,皇后,死后的资讯:
皇帝独宠此女,死后皇帝肝肠寸断,竟撬开棺椁与其行夫妻之礼
皇帝独宠此女,死后皇帝肝肠寸断,竟撬开棺椁与其行夫妻之礼文|小羽爱情,是人世间最复杂的东西,有些人离开了,但另一个人仍然爱着他,独孤伽罗年幼时父亲参与政斗被杀,年仅17岁的杨坚带
2024-09-08 17:05:00
她是乾隆的第一个女人,让乾隆惦念六十多年,死后被追封为皇贵妃
...因此乾隆当时没有闲暇处理她的后事,就特意让人把她的棺椁暂停于东直门外。乾隆登基之后仅半个多月,他就下旨追封哲悯皇贵妃为妃,第二年定谥号为哲妃。哲悯皇贵妃也成了乾隆潜邸中早逝的
2022-12-22 21:07:00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亲自为其守灵,满洲二品大员为其抬棺
...妃抬棺。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棺椁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员,这在有清一代,不仅在皇贵妃的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帝的丧事中也未曾有过。第七,举行规模盛大的
2023-02-22 21:59:00
孝庄太后死后37年不下葬,她的尸体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太后去世,享年75岁。康熙二十七年4月19日,孝庄太后的棺椁被停放在了暂安奉殿中,直到雍正三年12月初10日(1726年1月12日)才正式入葬昭陵地宫!也就是说,孝庄太后的棺
2024-02-18 21:41:00
令妃魏佳氏:乾隆帝的传奇宠妃,死后二十年被追封为皇后
...巨大的悲痛。为了表达对她的怀念和宠爱,乾隆帝在她的棺椁安放在了裕陵的地宫内——这是明清两代极少数后妃能够享有的殊荣。 虽然魏佳氏在世时并未被封为皇后,但她在乾隆帝心中的地位
2024-02-03 17:11:00
此女15岁成皇后,25岁成太后临朝称制,个人生活却很简朴
...安排:一切从简,坟墓不过三十步,内饰一丈见方,普通棺椁,不许用随葬器物。
2023-05-16 04:56:00
上官婉儿死后被厚葬,为何又被打开陵寝,落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高,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墓中陪葬品非常少,连墓主人的棺椁都不见了。而这座古墓在后世又并没有经过盗掘,看来,是有人故意破坏掉的。上官婉儿墓是谁这么大胆子,敢破坏大唐昭容的墓室?还
2024-05-26 19:57:00
...宗以讪谤治罪之名打压贬官外放。再者赵光义对宋皇后的棺椁、牌位处置也很失当,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皇后本该和宋太祖合葬,但他先让宋皇后的棺椁停于长公主之处,后又辗转停在一处佛寺,棺
2023-07-26 10:27:00
怡亲王允祥生母的坟墓被挖开,雍正帝感恩戴德
...贵妃,自然不能待在原来的位置。雍正帝下旨,将敏妃的棺椁葬入康熙帝的地宫之中。雍正元年九月初一,康熙帝、孝恭皇后(雍正帝生母)的棺椁奉安于地宫之中,同时敏妃的棺椁进入从葬景陵地
2023-08-28 16: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