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瞬雨:影视化改编为何难有“最优解”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3-25 07:1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

网飞版《三体》剧集第一季上线,原著党几乎都是一次性刷完8集。由于有腾讯版剧集在前,很多观众就不约而同做了一次比较研究。诸多的科幻群、三体粉丝群、评论文章等都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甚至有天体物理专业人士组织了相关专题。讨论越热烈,创意越丰富,从《三体》衍生的讨论激发出越来越多对科技发展有益的观点。与好莱坞常见那些披着科幻外衣的超级英雄神话相比,基于科技探索和文明发展的科幻题材显然更有营养。

不过,在好评如潮的同时,恶评也一样如潮。大多数批评的声音集中在两个方面:是否忠实于原著?是否充分兼顾各方?任何一部影视作品,要做到面面俱到都是不可能的。批评者不仅会从视觉特效、人物设定和叙事手法等技术角度加以审视,而且更加众口难调的是:“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诸如此类的声音此起彼伏,即便好莱坞把所谓“政治正确”玩得炉火纯青,仍然摆脱不了来自族群、性别、历史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审视。

好莱坞影视生产流水线的优点和弱点,在《三体》剧集身上都暴露无遗。既然是开放式的改编,难免败笔。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整个宇宙为你闪烁”。这是原著中的第一波高潮,是三体组织针对主人公的一次挑衅和警告。这种需要借助专业的射电望远镜才能看到的闪烁,是宇宙背景辐射的闪烁,是看起来几乎能重写宇宙学理论的大事件。对身为物理学家的主人公而言,其震撼力度和影响深度要远远大于一次焰火表演式的视觉闪烁。网飞版将其改编为肉眼可见的星空闪烁,带有广而告之的意味,丢失了原著的深刻意味,大大削弱了原著的戏剧冲突和思辨美感,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魔改”还是“妙改”,就在一幕之间。

所以,对科幻作品的影视化改编,除了考虑娱乐性和理解性之外,还需要兼顾科学性。在两部《流浪地球》的改编中,导演郭帆依靠科学顾问团队,既回避了原著中存在的科学BUG,又充分融合了当今的科技热点,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

影视化改编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是,改编要不要忠实于原著?进而言之,究竟要忠实到什么程度?资深三体粉丝、日本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刷完网飞版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我希望人们都去读读原版小说,对于原著粉来说,可以推荐腾讯版《三体》剧集。”其实,无论是以戏剧性还是叙事性进行评价,一部影视改编作品都不存在某个版本是最优解。腾讯版虽然相对忠实于原著,但当时也被很多观众认为情节拖沓。而为了迎合全球受众的口味,也是为第二季、第三季的商业价值做铺垫,网飞版在改编过程中,对故事发生和发展的事件序列、人物设定与关系等内容,进行了重新安排。只有忘记原著,才可能享受改编。原著党在观影时会时时在影视作品中寻找原著的细节,这就很可能瓦解观感与表达的融合,形成解构与重构的对立。无论相关影视作品如何精彩,都无法得到欣赏。

一次成功的影视化改编需要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也就是说,它需要在当下的时代找到对接之处,使陈旧的叙事变得新鲜诱人。笔者为什么会觉得《沙丘》的改编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作为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笔者无法被电影开篇的叙事所吸引。写在宇宙背景下的中世纪家族争斗,这样乏味的叙事很难让人第一时间就产生兴趣。如果对原著陌生的观众被要求必须代入原著才能欣赏影视作品,那么原著党津津乐道的改编就将无法出圈,收获更多的受众。

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和观影都是每个人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但文字是抽象的,影视是具象的,所以图书读者的再创作空间非常大,而影视观众的再创作空间相对小。那么,影视的再创作更多呈现在改编过程中。批评往往来自于再创作,因为不符合具体观众的个人想象。就像某些观众发出的灵魂之问——“XX是非这样不可吗”。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娱乐和商业影视作品,内容自然或多或少会掺杂这样那样的迎合,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应该看到,网飞版《三体》的全球放送,不仅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对中国科幻和中国文学作品的了解,而且在客观上,对科幻影视剧领域泛滥的伪科幻,包括但不限于漫威超级英雄类型和仙侠穿越类型等,也算是良币对劣币的一次有力回击,对科幻领域重返黄金时代的科技探索精神也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

我们已经看到,光圈、镜头和洗印流程消失后,拍照已成为普通人的举手之劳。这时候,构图和艺术眼光就成为重中之重。与之类似,AI即将带来的影视业革命中,取景、运镜、剪辑等都将逐渐成为机器的工作。到那时,作为再创作核心的改编,将成为重中之重。康德曾说,“既不从自己的视点,也不从别人的视点审视事物,而是直面通过差异暴露出来的现实。”这一点,无论是观众还是剧组,都是很难做到的,但这却是看待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最恰当姿势。(作者是技术经济观察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还原还是再造:改编文学名著的当代戏剧影视作品的两难抉择
当我们观看一部由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戏剧或影视作品时,到底想要看什么?创作者改编这部名著又是想做什么?这两个问题似乎不需要讨论,但长久以来,正是因为观众的“期待视野”经常与最终的改
2024-02-20 15:59:00
什么样的文学改编影视更受欢迎?
...人世间》《三体》等为代表,一批由文学原著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究其改编成功的共性,其一是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其二是在保留文学原著特色的基础上发挥影视艺术的专长
2024-03-11 22:49:00
文学携手影视碰撞新火花(深观察)
...国传媒大学中国故事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2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显示,近几年来,以《人世间》《风吹半夏》《大江大河》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改编剧作成绩亮眼,取得“叫
2024-03-30 23:01:00
剧版《三体》官宣定档,一部注定轰轰烈烈的“剧王”要来了
...烫手“剧王”。 网上流传过这么一个说法,《三体》的影视化作品只有两种命运,“要么轰轰烈烈的爆,要么轰轰烈烈的扑,没有中间值”,简单来说,它不会是糊剧。《三体》,只会是一部全
2023-01-13 16:04:00
影视改编怎么办?
...制作周期长,许多网文IP往往要在版权卖出多年后才会有影视作品正式出炉。原作可能存在的“过时”主题、“过时”台词,如何规避?|改编要懂“加减法”当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一个必须
2023-08-30 02:36:00
《长安的荔枝》开机,“曹盾+雷佳音”能破解马伯庸IP改编困境
...愿意投钱无非是因为“值”。抛开市场关注度不谈,一部影视作品的价值并非只有拿了多高的收视率、拿了多少亿的播放量这种数据上的回报,对于马伯庸的影视化作品来说,更大的价值其实在于文
2024-03-13 21:34:00
老牌IP扎堆回归,影视改编为何偏爱经典?
...的事情。有的好评不断,有的一言难尽不过,经典IP改编影视作品,机遇和风险并存。拍得好的挺多,“踩雷”的也有不少。早前,口碑比较好的有87版《红楼梦》、86版《西游记》,剧情流
2023-09-09 00:11:00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渐趋精品化
...“大IP捆绑流量明星的粗放模式已经逐渐成为过去,现在影视作品更加尊重原著作品的观点,做回归故事内核的改编。改编者要打通文学和影像间的话语体系,通过高度适配的演员、高标准的视听
2023-12-06 06:45:00
《百年孤独》首播,忠于原著,但小于原著,电视剧无法企及文学
...分钟速览一部电影的内容。比它们略微有想象力的,则是影视作品。比影视作品更为有想象力的,则是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最终带给读者的便是,培养读者广阔与恣肆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是
2024-12-11 21:01: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著名导演王晟赫受聘为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行业导师
2025年11月6日,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第六期电影制作技术工作坊”系列活动期间,著名导演王晟赫先生正式受聘为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的行业导师
2025-11-11 15:20:00
2025年11月8日晚上,大V说吧随口秀演出活动在江苏省常州市凤凰谷剧院首次演出,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国家一级演员孙启新担当主持人
2025-11-11 13:49:00
孟瑶亮相2025中美电影节 彰显华语影人风采
近日,2025年中美电影节(China–US Film Festival)于洛杉矶隆重举行,群星汇聚,获全球媒体瞩目。著名演员
2025-11-11 13:49:00
遥望科技全约合作国民IP马景涛,打造IP新形象、拓展商业新价值
11月10日,马景涛X遥望科技签约仪式在遥望X27主题公园圆满落幕,这场融合了情怀与文艺的仪式,正式为双方的全约合作按下 “启动键”
2025-11-11 13: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金鸡电影收藏艺术展将于今日至15日在中影梦工坊影城(会展北天虹店)举办,邀请市民与影迷共赴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趣味的光影之旅
2025-11-11 08:38:00
“糊涂的爹,伪装的儿,算计的儿媳,草台的领导,意味深长的亲家。”由沈京喜、傅若清担任出品人,韩三平监制,李太言编剧、导演
2025-11-11 11:48:00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周书杨笔墨染古意,日坛盛景入画来
近期,青年画家周书杨携毫墨走进北京日坛,在《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直播间开启沉浸式写生。让日坛的古意与山水的气韵在宣纸上碰撞交融
2025-11-11 11:48:00
板桥“回家” ——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即将登陆潍坊
鲁网11月10日讯“七载春风一任好官百姓民心长,六分半书两袖清风千秋竹枝高。”280年前,郑板桥知潍县,赈灾济民、治理有方
2025-11-11 08:3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158部展映影片,46场主创见面会,一系列论坛、沙龙、项目路演、推介仪式……“金鸡”盛典
2025-11-11 08:38:00
侧田时隔三年再发新歌获天王天后支持 签约新经纪公司重新出发
香港乐坛公认的实力唱将与音乐才子侧田,今年适逢出道二十周年,日前就推出了时隔三年的全新创作歌曲《OldBoy》,不仅引起一众乐迷开启单曲循环模式
2025-11-11 08:47:00
新东方CEO周成刚最新力作 30个成长故事诠释国际教育真谛
世界从未如此广阔,当你决定“看见它”的一刻。11月9日,《从此,世界在我面前:写给中国家庭的国际教育启示录》新书见面会在京举行
2025-11-11 08:47:00
在“青春剧本”里,每一个奋斗的身影都是主角,每一段故事都值得永恒珍藏。请随我们一同聆听,当代大学生在热血与传承中的时代强音
2025-11-11 09:18:00
索南扎西:用艺术与善行书写时代答卷——2023年度工作总结
有这样一位歌唱家,以国家一级演员的身份、藏族歌者的赤诚,用歌声与善行点亮了无数人的生命。他不仅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宣传大使
2025-11-11 10:47:00
全彩绽放·欢乐颂|贵州体彩秋季狂欢全攻略
一审:罗晟鸣二审:何秋怡三审:杨 勇
2025-11-11 09:55:00
歌手马亦博首发单曲《我只是假装不痛》 艺术之路从《我型我秀》起步
马亦博,一位从内蒙古赤峰市走来的歌者,用他的首支单曲《我只是假装不痛》直面每个人心底深藏的情感伤痕。近日,中国内地男歌手马亦博推出个人首支音乐作品《我只是假装不痛》
2025-11-11 1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