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影视改编怎么办?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8-30 02: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从《我的人间烟火》到《骄阳似我》 言情小说“过时”了

影视改编怎么办?

影视改编怎么办?

制图/潘文健

说起往事,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尴尬。

从非主流的网名,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社交记录,再到疯狂迷恋追过的明星……每个人的青春里,都可能有让他们后来想起时忍不住“脚趾抠地”的“过时爱好”。

但从某种程度上,今天的尴尬,恰恰证明了一个人审美观与价值观的进步。曾经能够轻易满足我们的那些潮流,用现在的眼光看,只是单纯地落后了罢了。

有意思的是,这个夏天,这种“过时”带来的尴尬,不断在早年火爆全网的言情小说以及它们的影视改编作品身上重演——播出期间招致无数骂声的《我的人间烟火》,改编自玖月晞的《一座城,在等你》。小说当年连载时相当受欢迎,但到了电视剧播出时,观众批评男主角“复读考上军校”的设定不符合逻辑,强烈抗拒女主角许沁的“恋爱脑”,还找出了不少不符合当下生活实际的剧情。

同样,改编自竹已同名小说的《偷偷藏不住》,连载期间是晋江文学城热榜作品,但当剧版播出时,网友频频质疑13岁的女主角桑稚暗恋20岁男主角段嘉许的设定,并批评其中大量台词充满“油腻感”。

而曾经凭借《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等作品问鼎“言情大神”的网文作家顾漫,则在续写曾经的高关注作品《骄阳似我(下)》时惨遭滑铁卢,被质疑情节经不起推敲、第一人称叙事俗不可耐。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由此诞生:影视制作周期长,许多网文IP往往要在版权卖出多年后才会有影视作品正式出炉。原作可能存在的“过时”主题、“过时”台词,如何规避?

|改编要懂“加减法”

当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一个必须明确的前提是:小说和影视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艺作品,“过时”的审美、价值、趣味,不应该完全由小说作者的“背锅”。正如影视行业的共识,在改编一个IP时,既要有忠实原著的坚持,也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加减法”。

以引发质疑的《我的人间烟火》为例,虽然小说不乏为烘托男女主形象而设置的不合理情节,但女主角许沁并不是个单纯的“恋爱脑”——她在感情面前有胆怯、徘徊和纠结,那份小心试探之后的双向奔赴,恰恰是吸引书迷的关键。

然而,在电视剧改编的过程中,原著中许多“想当然”的漏洞没有被填补,角色身上的性格缺陷又被改得荡然无存,结果自然是观众看得一头雾水:不理解人物因何相爱,并进一步批评女主角是抛弃家庭、精致利己的“白眼狼”。

同样,《偷偷藏不住》原著小说堪称是近年“晋江低龄言情”代表作,早在连载期间就曾引发“文笔幼稚”“故事俗套”“人设简单”的批评。但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主创非但没有想办法夯实故事核心、丰富人物棱面,反而进一步增添了原著中的“少女幻梦”的色彩。大量的柔光镜头、天真幼齿的台词,都加深了非书迷观众的不适感——还没看明白男女主角是如何相爱的,镜头里已经是铺天盖地的“粉红泡泡”,这种情况下,谁能接受一个大学生和初中生的感情戏?

一位从事影视文学策划的业内人士透露,2015年以后,偏向轻松愉悦、日常甜蜜的甜宠网文开始形成风潮,大量2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成为这类小说的拥趸。与此同时,那个阶段影视行业普遍追逐网文IP,并直接导致了这些IP被疯抢,“大家当时都是争着买IP,但很多作品都有同质化的问题,故事细节经不起推敲,改编就变成了一个难题”。

这位业内人士同时认为,原著作者的创作或许有缺陷,影视改编要做的就是修正、提升,“改编时还是有机会注入新的价值观的,或者最少可以规避一些‘雷点’。只是从现在整体的环境看,大家还是偷懒照搬内容,还美其名曰‘忠实原著’”。

事实上,以往的影视改编作品中也不乏“化腐朽为神奇”之作。《甄嬛传》原著小说连载期间也有过“情节冗长”“第一人称充满自恋色彩”的质疑,然而,导演郑晓龙和编剧王小平大刀阔斧地去除了甄嬛各类内心独白,还引入了对封建帝制“吃人”的反思,作品的深度也明显提升了。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真正能够有所创新的改编,依然稀缺。以去年热播的《卿卿日常》为例,原著《清穿日常》篇幅极长、有着更为悲凉的底色,但剧版则突出轻喜剧色彩,还注入了女性互助的桥段以及职场元素,“这种改法当然也有人批评,可站在从业者的角度看,《卿卿日常》尽可能地争取到了最多的观众,可以说是很懂得扬长避短了”。

|有些“经典”不会过时

为什么曾经备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后来会被吐槽“太过时”?

当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追问许多影视从业者时,他们给出的答案却叫人意外:这些现在被批评“过时”的内容,实际也有“经典”的内核在。

“宋焰和许沁的破镜重圆以及家庭带来的干扰,还有孟宴臣对许沁的爱而不得,都是经典言情小说里常有的设定。但最后孟宴臣火了,为什么?还是因为细节做得好。”一位影视宣传分析认为,《我的人间烟火》在男女主角的线索上欠缺火候,这恐怕也会影响未来观众对消防员、医生等职业设定的作品的观感。

而今年夏天热播的《长相思第一季》,虽然原著诞生在10年之前,女主角小夭的自信与自爱,依然是今天观众相当欣赏的。“像小夭这种‘人间清醒’,是非常符合当下影视剧创作的需求的”,这位宣传表示,经典自有一种恒久的力量,“想要‘原地起高楼’去创新,肯定是有困难的,如果能找到经典的内核,尊重观众的审美,其实‘过时’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还有遭遇批评的《骄阳似我(下)》,有制片人感慨存在缺憾:“观众的口味是一直在改变的,断更的小说重新续上,影视剧推出第二季,都要面对观众新的审视和批评。就像顾漫说的,哪怕现在贴出来的文字是当年她写好的,长大后的读者也未必买账”。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天的观众审美在进步,对剧集所传递的价值、角色的道德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就好比当年大家可以接受何书桓的纠结,现在更多网友却吐槽他是渣男”。一位剧集制片人透露,他完全能够理解为何很多创作者在改编时束手束脚,以今年夏天的古装剧《长风渡》为例,男主角人设不再如书中“纨绔”,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暖男”,“本质上这还是一种创作上的不自信,害怕被网友挑刺认为角色有瑕疵”。

从这个角度上说,想要真正对抗言情小说可能存在的“过时”风险,影视创作者还是要将更多的注意力回归到内容上。毕竟,这个行业没有百试百灵的爆款公式。只有怀揣打破自我的勇气,尊重创作的规律,理解观众的审美,才有可能真正挖掘出IP的动人内核,呈现出符合当下甚至是具有前瞻性的脱俗之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爆款剧助力相关图书出圈
...销售火爆原因不同爆款剧助力相关图书出圈随着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的热播,经常随之出现突然爆火走红的服饰、土特产,或者地方旅游、图书等五花八门的相关内容。近日热播的剧集《狂飙》带火了
2023-02-04 05:05:00
什么样的文学改编影视更受欢迎?
...人世间》《三体》等为代表,一批由文学原著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究其改编成功的共性,其一是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其二是在保留文学原著特色的基础上发挥影视艺术的专长
2024-03-11 22:49:00
《三体》改编:国内版VS海外版 谁更得原著精髓?
...台上线了改编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三体》的影视剧,并引发了全球热议。《三体》作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之一,曾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远销至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2
2024-04-01 01:41:00
《繁花》落幕:小说“二度创作”如何大放异彩
...”,他们的命运交响是被重新书写的。大众对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问题已讨论多年,此次《繁花》热播,抛出了一个更极致也更有趣的全新探讨契机。从小说到影视,创作者如何赋予原作新的生命
2024-01-15 10:43:00
IP选角矛盾:男频网文,为女性观众服务?
...期间女性用户却为剧集带来了更多声量。选角新题,续集怎么办?同样困扰在选角上的问题是,续集怎么办?对字数在千万字以上的男频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目前已明确摒弃了用魔改的方式来缩减
2024-01-30 00:16:00
《百年孤独》首播,忠于原著,但小于原著,电视剧无法企及文学
...因为文学作品的完成,是基于读者想象空间而实现的。而影视剧作品的完成,则不过分依赖观众、影迷的想象空间,它在自己的影像语言当中,已经完成接近100%。作为小说样式存在的文学作品
2024-12-11 21:01:00
文学携手影视碰撞新火花(深观察)
...繁花》《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等多部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成绩亮眼。比如由王家卫执导、改编自金宇澄同名茅盾文学奖作品的《繁花》,开播仅10分钟收视率就突破2%,截至目前有超过4
2024-03-30 23:01:00
大尺度场景超炸裂!好莱坞耗资1.9亿美元,第一部只是它的预告
...家族:厄崔迪的手上。偏偏,厄崔迪和哈克南还是世仇。怎么办?大战一触即发。在第一部里,厄崔迪家族也因此遭到了哈克南的突袭,几乎全军覆没。首领公爵惨死,家族也几乎灭门。只有甜茶饰
2024-03-14 23:51:00
余华、朱一龙顶流碰撞 电影《河边的错误》叠满观众期待BUFF
...首映礼,并将于10月21日全国上映。当先锋文学经典经历影视化的再创作,当顶流名作家遇上实力派演员,当一个被河溪环绕的小镇上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杀人案……电影《河边的错误》已叠满观
2023-10-13 15:12: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11月10日,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了第二届青创·集活动。活动分为创意集市与文艺表演两个板块,涵盖了文化创意、游戏互动和艺术表演等多个区域
2025-11-11 19:27:00
11月10日下午,河北经贸大学经管学院第二届青创·集举办,活动分为创意集市与文艺表演两个板块。同学们化身摊主,带着自制手工、创意产品,共赴一场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盛会。(视频制作:
2025-11-11 19:32:00
《声鸣远扬2025》总决赛开唱,八大平台联手选拔歌唱人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全国歌唱人才选拔节目《声鸣远扬2025》总决赛于近日启幕,在湖南卫视、北京卫视
2025-11-11 21:29:00
微短剧《少年包拯在庐州》合肥开机,计划同步海外发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合肥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今天,青春励志悬疑微短剧《少年包拯在庐州》在合肥包公园开机
2025-11-11 21:29:00
唐山:千场评剧经典影片放映活动隆重启幕
河北新闻网讯(刘丽霞)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1月11日下午,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千场评剧经典影片放映”活动在唐山市路北区文化馆正式启动
2025-11-11 18:43:00
梨园新枝绽芳华 文华殊荣映初心 ——专访第十八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安庆黄梅戏演员虞文兵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暨第十八届文华奖颁奖仪式在重庆大剧院举行,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的演员虞文兵凭借在黄梅戏《太阳山上》中对李安本一角的精彩演绎
2025-11-11 17:59:00
《庆余年》“程巨树”喊话杭州宋城在线求职 宋城演艺回应
大皖新闻讯 11月9日,电视剧《庆余年》中“程巨树”的饰演者张恒瑞,发视频向杭州宋城景区在线求职,称特别想到景区与游客互动
2025-11-11 18:34:00
那艺娜首部短剧上线:第二部宫斗短剧演“妃子的妈”,未来还会拍电影
大皖新闻讯 近日,那艺娜首部短剧《坚强笨女人》上线播出。从“退票”歌手到短剧新秀,那艺娜的跨界新作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11月11日
2025-11-11 16:48:00
著名导演王晟赫受聘为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行业导师
2025年11月6日,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第六期电影制作技术工作坊”系列活动期间,著名导演王晟赫先生正式受聘为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的行业导师
2025-11-11 15:20:00
2025年11月8日晚上,大V说吧随口秀演出活动在江苏省常州市凤凰谷剧院首次演出,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国家一级演员孙启新担当主持人
2025-11-11 13:49:00
孟瑶亮相2025中美电影节 彰显华语影人风采
近日,2025年中美电影节(China–US Film Festival)于洛杉矶隆重举行,群星汇聚,获全球媒体瞩目。著名演员
2025-11-11 13:49:00
遥望科技全约合作国民IP马景涛,打造IP新形象、拓展商业新价值
11月10日,马景涛X遥望科技签约仪式在遥望X27主题公园圆满落幕,这场融合了情怀与文艺的仪式,正式为双方的全约合作按下 “启动键”
2025-11-11 13: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金鸡电影收藏艺术展将于今日至15日在中影梦工坊影城(会展北天虹店)举办,邀请市民与影迷共赴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趣味的光影之旅
2025-11-11 08:38:00
“糊涂的爹,伪装的儿,算计的儿媳,草台的领导,意味深长的亲家。”由沈京喜、傅若清担任出品人,韩三平监制,李太言编剧、导演
2025-11-11 11:48:00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周书杨笔墨染古意,日坛盛景入画来
近期,青年画家周书杨携毫墨走进北京日坛,在《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直播间开启沉浸式写生。让日坛的古意与山水的气韵在宣纸上碰撞交融
2025-11-11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