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24 17:16:00 来源:VISTA看天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三联生活实验室

(id:LIFELAB2020)

原标题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这届打工人的共同痛点就是,上班久了,总想上学。于是“在职考证”就成了叠加技能最直接的办法,似乎证只要考得越多,就能在职场困境还没到来之前,先给自己暗藏无数逃生通道。

事实是,好考的证,含金量太低,甚至写进简历里都嫌多余。难考的证,专业性太强,如果没有相关方面的工作经验加持,十有八九排不上用场。而且考证越多,越会陷入一种虚空,“难道下班花钱上课,其实是为了更好的上班?”

如何找到一门在职友好,含金量高,又能培养个人技能的兴趣爱好,是打工人迫在眉睫的需求。于是,当其他人还在上班卷学历、下班卷技能的时候——有一批年轻人学起了负担感更轻的方言。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图源@脆脆鲨

方言,也就是咱中国人的地域土话,看似作用不大,实际属于本土小语种赛道的王炸。

以前你认为,如果在职场讲了一嘴塑料普通话会有点丢脸,甚至耽误工作对接和社交。如今这批正在学方言的年轻人则表示:

“有时候,一口地道乡音,很可能比雅思高分和英语专八证书的杀伤力更强。保不齐就助你跟甲方签下大单,或是加薪升职。”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在香港的一些工作岗位招聘中,“粤语流利”也成为了求职的加分项。“原本学粤语是因为喜欢听粤语歌,猛然发现学这个还能打开新的职场局面。”

在这股年轻人学方言的热潮中,最先出圈的也当属粤语,以及沪语。作为热门旅游地的本土用语,它们最近也因影视剧加持而重新走红。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成都普法节目《谭谈交通》虽然已经停播多年,但依然在豆瓣榜单保持着9.5高分的神话。即便你从没去过川渝地区,也能跟着谭警官学上两句“晓得嘛”“走了噻”。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还有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的主持人小么哥,曾经是山东人民心中的顶流,如今也被各地年轻人当成济南话范本。十几年前的包浆视频,以及那一句“有么说么”的开场白,还被拿出来反复模仿。

上班倦怠的年轻人,开始在学方言的快感中焕发第二春。以前出来混的年轻人,都在去乡音,生怕别人从口音锁定自己的老家。现在说乡音反倒成了一种优势,“一个不小心就成了同事乡音崇拜的老师,提供免费的方言教学。”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工作之余的消遣方式是处处逃不过消费,而学方言则几乎是成年人门槛最低、烧钱最少的爱好。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你只需要跟着方言版的影视剧、或是现成的网络教程,一分钱不花的就熟练掌握了音韵和语义。”

开始学方言之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你还能用一口流利又幽默的土话和俚语,大杀四方。

“学河南话和成都话,是为了玩说唱;而奔放搞笑的云南方言,则是互联网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也许是为了旅游时更便捷,也许只为了听懂同事用方言小声“蛐蛐”了谁……曾经用普通话武装自己,把方言当作老土的年轻人,都开始主动学起了方言。

01

学方言的年轻人,

图什么?

不同于学英语,学方言的人,主打一个“无用之用”。

打开思路之后你会发现,最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哪怕只会讲一两句日常的方言,也可能比旅游攻略还好使。

和外语一样,在一些学方言的正规兴趣班或是书籍上,也是先从点菜、问路和找厕所教起。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图源@哈哈哈

有人在广深地区的茶餐厅点菜,“嘈杂的环境里大喊‘您好点餐’,一听就是初来乍到的新客。只有亮出一嗓子‘唔该’(麻烦),原地便能散发出一种常客的熟络。”

还有人在湖南的饭馆,如果想少放辣椒,还不被当地人鄙视,只要先热络地管阿姨叫声“娭毑”就好。

解锁了方言的技能,等同于手握叱咤全国的通行证。而且,最近的年轻人如此上瘾方言,学的不仅是基础的待人接物,还有最符合人类天性的八卦和吐槽。

在爆火的语言教学app多邻国上,粤语课程中常常出现的练习语句是:

“阿珍同阿强掂佐煲”;

(阿珍和阿强分手了)

“做人冇夢想,同鹹魚有冇分別”

(做人没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说方言仿佛解放天性,是一种原始的快乐。外人以为年轻人追赶的是沪语、粤语的时髦氛围感,其实掌握了各类方言土话中的幽默感,才算掌握了社交优先权。

互联网上,北方一派的山东话、东北话、陕西话等方言,总是被称作“性缩力爆棚”。但它以接地气的词汇和发音,总能让你快速成为社交场的主角。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东北朋友长海儿说,在社交场合一开口,话还没说完整,大家就开始默契地笑了起来,只因大碴子味自带一种化解一切尴尬的搞笑氛围,“我寻思我说话也妹有口音呐。”

而南方一派的吴侬软语、虽然温柔婉转,但自带加密功能,外人根本听不懂。尤其是温州话,因为难度太高,还被戏称为“恶魔之语”。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19岁的大学生momo说,“我两个室友都是温州人,为了能跟大家打成一片,我主动求教他们,苦练温州话。”

还有一批年轻人表示,“学方言就是在拓展自己的新人格,重新开发智力。”

说普通话总有点拘束,但学会了川渝方言的词汇,话语间就能透着股自信火辣,必要时刻还能来上一段说唱;模仿天津话的调调,像是在表演相声,言语里全是松弛,吵架都能成个节目。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图源@大楠人

如果说外语是一门技能,那方言就是才艺。你不一定能靠它内卷出一个搞钱的新赛道,但却因为才艺加持,而成为一个有趣的大人。

02

方言鄙视链

曾经,方言是一个人的身份证,即便你拿到了一线城市户口,张嘴也能让人嗅到你的老家在何方。

如今学方言成了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能说一口流利的土话,反倒成了一种地域骄傲。不过,这骄傲的背后,也蕴含着一套鄙视链体系,其中长期霸占金字塔顶端的,则是粤语和沪语。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图源@弓长张

最近跳槽到上海的湖北人虾滑,正在学沪语。他说在上海,会说正宗沪语,比拿到上海户口还难。“口音的分别,相当于身份证号是否为310开头,就算你用应届生积分或是人才引进的方式落户在这,也改变不了原本的出生地,只能算是‘新上海人’。”

他还看到上海街拍视频里的一些网红美女,如果说不上沪语,或是有些不正宗,还要被评论区嘲一句“洋泾浜”。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据虾滑观察,上海话是越远离市中心,口音越重。在这个城市的内部,也随着地段的好坏、房价的高低,而把方言划分为更细密的鄙视链。

“我为了沪漂省钱,租房在远郊金山区,跟着邻居爷叔阿姨学到一些措辞传统古早的金山话,但同时也和市中心的静安区产生了次元壁。因为据说是随着时代的演进,在那个时尚核心区域的上海话,变得比以前更时髦洋气。”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图源@大酱康乐醋

28岁的白领倩文在深圳工作,她开始学习粤语的原因,不仅是地理上方便旅游,还有——“讲粤语有一股附加骄傲感,俊男靓女们一张口,仿佛人均是中环月入三十万的金融精英;哪怕穿着朴素,也至少有种一天班儿都不用上的包租婆包租公气质。”

在掌握一些简单的日常会话之后,倩文在香港的旅行也越来越顺心,“跟一些水果摊、路边摊的老板用粤语交流,他们都很少有抬价的。就算说得蹩脚,他们也会把你当作努力扎根在这里的小年轻,谁都不容易。”

虽然在互联网中,方言鄙视链总带着些刻薄,但是“掌握一门方言,就像是得到了本地人的认同,你在这片地区打车、买菜、看病,做什么都能方便些。”

03

客服了方言羞耻症

精神状态领先同龄人30年

入门任何一种语言的最高效方式,通常都是从骂人开始。只有掌握了当地最野生的情感表达,才算体会到这门语言的精髓。

于是,学方言也被年轻人视为解决精神内耗的途径之一。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四川人最爱说叠词,神经兮兮是神戳戳,大惊小怪是惊抓抓,连骂人都自带萌感,被骂了还可能以为你在夸他。”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图源@苗苗

“渣男这个网络梗词,没准是来源于云南方言,因为那里管小气叫渣精,坏了烂了是烂渣巴。渣这个字简直太贴切,能形容各种贬义的东西。”

“在长沙,无业游民可以用打流来形容,能更隐晦的替代我失业的窘迫。虽然老一辈也用它形容流氓地痞,但如今很多年轻人去露营野餐发呆,也会管自己叫做打流。”

倩文说,学粤语之后,自己上班的心态都稳定了不少。“粤语有很多劲爆的歇后语,你都能拿来化解职场的苦闷。领导老不给我加薪,那就是‘阎罗王招工-揾鬼嚟做’,有同事去打小报告,他是‘砒霜浸辣椒-毒辣’。”

普通话太过直白,看似生猛的方言,却委婉地守住了年轻人的体面。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真正的有效劝学,不是告诉你这个东西有多少人在学,产生追赶流行的压力,而是让你看到它实际的用处在哪里,于我有利。

选择学方言的年轻人,是选择了自洽,以性价比更高又学起来快乐的方式,来自我消解忧虑。

会说沪语和粤语,成了职场第一竞争力?

图源@爱吃苹果的小梨

29岁的北漂麦吉吉在海南旅游时,从机场看到海南话的谢谢是嗲嗲之后,就迷上了学习海南话。在通勤无聊疲惫的时候,她时常翻一些网上的资料或小视频,跟着默念。

在家里偶尔练上两句海南方言的时候,室友会调侃她怎么突然“发癫”,因为“海南话的发音和越老泰等沿海国家的语言有些相似,总是咩啊嗷啊,听起来很可爱。”

麦吉吉说,每次学海南方言就像是触发了普鲁斯特效应,她能回想起阳光和沙滩,闻见海风的味道,还有每一个陌生的店家都曾和蔼亲切地叫她妹妹。

“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太快,只有像小孩子牙牙学语一般学方言的时候,才能让我坦然地傻一会。”

头图@浪得无名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2024 Vista看天下

V

童 年 智 商 税 背 背 佳,成 女 明 星 “变 美 神 器”

让 她上《歌 手》吧,喜剧 效 果 立 增 100%

南方公厕边 杂草,变成 了 北 方中 产 的宝

曾经用普通话武装自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2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建议丨网友建议发展本地粤语 广西:安排!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
...广西正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希望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粤语教育事业,在普及普通话的情况下,也应当大力推广粤语。”近日,一位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建议,政府应当支持桂东南桂南
2024-04-10 10:26:00
岭南新民谣·粤语季新年演唱会演绎新老粤语歌
...空》《七友》《落花游记》……1月10日晚,岭南新民谣·粤语季新年演唱会在广东艺术剧院举行,20组歌手与音乐人联袂演绎经典作品,新老粤语歌集结开唱。岭南新民谣·粤语季新年演唱会
2025-01-12 21:26:00
员工讲粤语被公司罚5000元,人社部门介入
网传广东佛山一家公司有三名员工因工作期间使用粤语进行交流,被公司罚款5000元,引发网友关注。据多家媒体报道,当地人社部门已介入调查,“如果真的是因为员工说了粤语进行了处罚,肯定
2024-02-22 09:28:00
林峰的言论再次成为全国热搜,广东网友:广州小朋友都不讲粤语了
...止都可能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林峰近期关于女儿学习粤语的言论,无疑又掀起了一波关于文化传承与家庭教育的热议。7月8日,那个总能在荧幕上带给我们无限惊喜的林峰,在香港的一次活动
2024-07-09 16:12:00
杭州机场有位会讲粤语的“阿sir”,这个清明脚步不停,嘴也不停
...站获悉,今年清明假期杭州口岸专门配备了3名熟练掌握粤语的民警24小时在岗靠前服务,为返乡祭祖旅客提供暖心快捷的通关服务。 杭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教导员李小飞就是粤语小队
2024-04-06 10:59:00
洪金宝儿媳讲普通话被喷!以5种方言反击:我背靠祖国、面向国际
...周家蔚观点:你的国语说得很好啊,不懂他们在喷什么;粤语是很古老的语言,但很遗憾很多父母说粤语而且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孩子却不会粤语。 我爱我的故乡,希望粤语也要传承下去。
2024-02-10 09:55:00
向佐高海宁的尴尬,是大量香港演员的尴尬,台词不过关
...香港影视剧行业可以向这些演员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在粤语的语境当中,便可以拍摄大量的港剧和港片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粤语区火爆,而且在东南亚和中国大陆非粤语区市场,也是火爆的。
2024-04-10 04:53:00
港区春晚,婚礼闹战,《还是觉得你最好2》能否再成黑马爆款?
...首当其冲的便是缺少了黄子华的坐镇。近年来,黄子华于粤语地区极具票房号召力,除了《还是觉得你最好》以外,其主演的《毒舌律师》以1.15亿高居2023年香港票房榜首。有香港影评人
2024-02-28 10:20:00
...二部长陈诗龙在国会引用香港演员刘德华在电影中的经典粤语台词,回击新加坡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对人力部数据不透明的指控。(gov.sg视频截图)国会通讯与联络部主管郑伟玲(译音
2025-03-17 18: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良渚博物院,如何“修复”自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以“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题
2025-10-10 15:34:00
东南网10月10日讯(通讯员 康郦晴 傅世祥)10月09日17时14分,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称尤溪县一幼儿园两名小孩手同时被卡在门缝中
2025-10-10 16:01:00
江西银行发放全省首笔化工转型贷款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和高碳排放行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下减排降碳的重要领域。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的高位推动下
2025-10-10 16:19:00
医患温情暖人心!济南市一院急诊医学科获赠锦旗
近日,已经出院的患者张先生专程折返,将一面印着 “医技医德赛华佗,心热似火如家人” 的锦旗,送到济南市一院急诊医学科医护团队手中
2025-10-10 16:24:00
农行德州临邑县支行:银警协作成功阻断电信诈骗
鲁网10月10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廉兴涛)近日,农行德州市临邑县支行营业部与当地警方紧密配合
2025-10-10 16:27:00
日前,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数控立车总领班兼移动工厂负责人庄秋峰,跻身首批“大国工匠”人才行列
2025-10-10 16:29:00
大疆Pocket 3二十天降价660元,消费者退差无门将起诉山姆与大疆
大皖新闻讯 近日,大疆宣布多款产品将在双十一前降价,最高优惠达1478元,包括户外电源、云台相机、运动相机、手机稳定器
2025-10-10 16:4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张泰来捐赠救灾物资的车辆,能免费通行高速公路吗?10月9日,公益人士胡雷发文质疑广西高速,称他向百色市德保县慈善促进会捐赠了一批抗洪救灾应急物资
2025-10-10 16:46:00
日照市中医医院张朋飞:大医精诚,守“肠”护“胃”
在追求健康与康复的过程中,每一位患者心中都怀揣着对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医生的深切期盼。为了回应群众期盼,帮助群众更好就医
2025-10-10 16:47:00
“中行的针纺集群贷真是太给力了!不用抵押,仅凭交易流水就能贷款。现在,新生产线已开工,下个月就能满负荷运转了,产能大概能增加1500万元
2025-10-10 16:53:00
精准营销与暖心服务并举,天蒙景区国庆假期实现双赢
国庆假期,山东文旅·天蒙景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游客接待量稳健增长,更在服务口碑与经营效益上实现双丰收。这得益于景区对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握
2025-10-10 16:59:00
深探广袤市场新机遇 共启焙烤行业新篇章 -- 2025中国国际焙烤秋季展、家庭烘焙展与焙烤行业峰会将于10月17-19日在武汉举办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与北京贝克瑞会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第10届中国国际焙烤秋季展览会(Bakery China Autumn 2025)
2025-10-10 17:30:00
鲁网10月10日讯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当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团圆与欢庆的气息时,作为肥城农行泰安桃源支行的一员,正用其特有的方式
2025-10-10 17:35:00
农行肥城老城支行:冒雨上门解民忧 农行服务暖人心
鲁网10月10日讯10月2日,农业银行肥城老城支行发生了暖心一幕。一位老人来到网点,神色显得局促不安,大堂经理金甲成见状立即上前询问
2025-10-10 17:36:00
见义勇为!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危难时刻显担当
鲁网10月10日讯近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机电系收到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信中讲述了机电系2025级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2班学生王祁岩与同伴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2025-10-10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