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文公“退避三舍”不是为了报答楚王,而是另有所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4 11:47:00 来源:戏说三国

以退为进,是一种很高明的战术,能够让敌军产生一种误判,认为是怕了自己,或者对自己产生了惧意。而让敌军放松警惕,打乱其原有布局,在出其不意的攻击敌军,以获全胜。

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就用这种战术战胜了楚国,成功的称霸中原。

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到了楚国,面对这个失势的公子,楚王选择了以盛情款待。但是楚王盛情款待是有所图,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今天盛情款待是公子,明天可能就变成了国君。今天种下的因,一段时间后就能结出丰盛的果。

晋文公“退避三舍”不是为了报答楚王,而是另有所图

酒宴之上,楚王对重耳说道:“如果有一天,公子能平安返回晋国,将如何报答我呢?”重耳低头想了想,郑重的说道:“如果托大王洪福,我能平安的回到晋国,当上国君,我一定会让晋国和楚国友好相处的。假如哪一天两国不幸交战了,我一定会命令我国的军队退避三舍的,以报大王的恩德。”

楚王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四年之后,重耳返回了晋国,并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在流亡的这么多年里,重耳知道百姓的疾苦,也知道一个国家必须强大才能不被欺负进而称霸中原。坐上国君的重耳,开始励精图治,任贤为能,着重发展建设自己的国家,以期使晋国强大起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晋国的实力大增。晋文公开始了他的称霸之梦。

晋文公“退避三舍”不是为了报答楚王,而是另有所图

与此同时,楚国也变得日益强大,也有称霸中原的野心。楚国在公元前633年,联合几个小国家开始征伐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毫无条件的就答应了,他知道这是一次天赐良机,也是晋国称霸中原的开始。

晋文公亲率三军救援宋国,楚国统帅成得臣得知之后,骄傲的成得臣看不起这个在外流亡过得新国君,想要给晋文公一个下马威,但是晋文公知道成得臣的脾气,决心先激怒他,然后再消灭他。晋文公一直坚守不出,又想起当年许诺楚王的话,就命令大军退避三舍(90里),一直退到城濮这个地方才停下来。

晋文公“退避三舍”不是为了报答楚王,而是另有所图

难道说晋文公真的就是为了履行四年前的诺言吗?是的,但也不全是。不全是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晋文公此举就是为了争取在诸侯国中争取支持,取得在道义上的优势,顺便也完成了自己当初的诺言,一举两得。第二,面对楚国强劲的战力,避开其锋芒,用示弱的战术来激怒成得臣。第三,就是利用城濮的地形来弥补晋国军队的不足,以求在战争中获胜。

晋文公“退避三舍”不是为了报答楚王,而是另有所图

果不其然,此举成功的激怒了成得臣,尽管楚国的将领认为晋国已经给足了楚国面子,而楚国应该见好就收,但是此时的成得臣已经算定了晋国是败军无疑了,又怎么会听进去这些话呢?何况成得臣还认为士气可鼓不可泄,楚国此次必胜。

但是战役一开始,成得臣就已经败了,败在了道义上,败在了骄傲上,纵然楚国的兵力远胜晋国。晋文公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彻底麻痹了楚军,在战斗开始后,先是佯败,再是用疑兵之计,诱使楚军统帅成得臣对楚军左右军大胜晋军信以为真,使楚军钻进晋军的包围圈,落得惨败,楚军统帅成得臣也是晋文公为了报答楚王的恩情而放回去的。

晋文公“退避三舍”不是为了报答楚王,而是另有所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以退为进的这种战争策略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不同的人,当我们和一个人争论一件事情的时候,真理一直在我们这里,但是对方对于这件事却毫不相让,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以退为进,先承认其实对的,把双方争论的焦点放开,这样并不代表自己就是错的,而是保证了自己的素养不被带坏,也保证了对方的面子,而不使双方变得恶语相向,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退让则是为了事后让对方找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做的准备,也就是一种前进的策略。

以退为进的策略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就是在商战中也是会大放异彩的。在商战博弈中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阶梯,虽然是一种表象但是却能让对方在心理上感到满足,不仅思想上放松戒备,而且作为回报,对方也会满足自己的某些要求,而这些要求正是己方的真实目的。这种以退为进的商务谈判策略,只要运用得法,往往是很有效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文公通过退避三舍立威立信,破楚救宋称霸天下
...军进攻晋军。 老成持重的晋文公下令后撤,一直退后了三舍,一舍三十里。部分晋军将领抱怨,国君给臣子退避,非常丢面子,狐偃说出兵要理直气壮。理亏气就会衰。国君曾受过楚君的恩惠,
2023-05-18 11:05:00
晋文公退避三舍,终成一代霸主
...实实地回答:“倘若真是不得已交兵,我愿命令部队退让三舍(九十里)。”意思是说不想与楚国发生战争。后来,秦国出兵平定了晋国内乱,杀灭群奸,重耳得以回国做了国君,称晋文公。他整顿
2023-07-20 15:07:00
晋国的实力与楚国旗鼓相当,晋文公为何要退避三舍?
...就是揍到你服。一张降维打击的大网渐渐展开。还原退避三舍是否要和楚国撕破脸皮干?对这个问题,晋文公一开始内心是抗拒的。显然,楚国在南边,要进入中原圈子有点难度,本就是井水不犯河
2023-02-01 17:12:00
退避三舍:晋文公的智慧与策略
...战就是城濮之战。这一战也为后人留下一个成语,即退避三舍。这一成语一直以来被视为重信守诺的典型,但从结果来看,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儿。晋文公借助这一成语达成了两个目的,要说清楚这
2023-12-27 22:29:00
晋文公的称霸之路:以退为进,实现雄图霸业
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当年晋国出现“骊姬之乱”,公子重耳逃亡在外避难之时,曾经在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礼遇。楚成王问重耳:“公子若反(同,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2023-12-10 15:47:00
城濮之战是怎么回事
...我们两国的军队在战场上兵戎相见,那我晋国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你还不原谅我军,那我们两军再交战好吗?”楚成王听了很高兴,赞许了重耳的说法。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后,励精图治、
2023-11-20 21:06:00
城濮之战,春秋时代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决
...联军。重耳兑现了当年对楚王的承诺,下令晋军主动退避三舍。楚军也如楚王所说,三舍之后仍步步紧逼,晋楚两军在城濮相遇,一场大战势不可免。 楚军的统帅子玉打仗勇猛果决,是当时的名
2023-02-02 21:54:00
重耳传奇:流亡公子的复仇与崛起
...吧。\"如果将来万不得已与大王兵戎相见,在下一定退避三舍,以报大王今日之情!对话之际,重耳的态度始终十分谦恭。 坐在下边的楚国大将子玉听完对话后,十分生气,高声抗议:晋公子
2024-05-08 21:02:00
城濮之战晋文公为何退避三舍
有名的成语“退避三舍”,故事的起源和发展又是怎样的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年轻时的他一直处于漂泊流亡状态,直到六十三岁才登上王位。在有名的城濮之战中,面对楚国军队
2024-04-22 15: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