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宫殿大厅里灯火辉煌,大厅的两边整齐地坐着文武百官,各人面前摆满了美酒佳肴。
大厅的中央,十多名穿着华丽的美丽女子正随着叮叮当当有节奏的编钟乐声翩翩起舞,看得坐在左侧的武将们目瞪口呆。
而右侧的文官们和几位貌似远道而来的贵客正在相互拱手示意,不时有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什么。
忽然,编钟乐声停了下来,正在翩翩起舞的女人们轻轻地退了下去,大厅里一下显得异常的安静。
大王驾到!
一个高亢的声音在正殿侧边的屏风后响起。
随即,一位身着黑色王服,头戴冕旒王冠的中年男子拉着一位年约6旬精神闪烁的布依老者从正殿右侧的屏风后转了出来,大步走向上方的王座。
王冠男人坐下后,布衣老者同时坐在了王座前案几的侧边。
案几上同样摆满了美酒佳肴。
居高临下扫视了大厅里的众人一眼后,王冠男人和布衣老者同时举起面前装满美酒的青铜爵。
大厅两旁的文武百官顿时双手举起酒爵站立起来,齐声唱喏道:大王万岁!恭迎公子殿下!
这是公元前637年春发生在楚国的国都郢王宫里的重要国事。
中年王冠男子是当时的楚国国君楚成王,而受到楚成王以诸侯之礼隆重欢迎的布衣老者正是流亡在外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
宾主言欢酒酣耳热之际,楚成王貌似玩笑地与重耳进行了如下对话:公子将来如果能回到晋国并得掌权柄,用什么来报答本王今天的热情?"珍禽异兽、珠玉绸绢大王都富足有余,在下不知道如何报答才好!唯有和楚国交好"。虽然如此,但你总要报答我一些什么吧。"如果将来万不得已与大王兵戎相见,在下一定退避三舍,以报大王今日之情!对话之际,重耳的态度始终十分谦恭。
坐在下边的楚国大将子玉听完对话后,十分生气,高声抗议:晋公子重耳出言不逊,请大王杀了他以绝后患!"公子是一位品行高尚的人,虽然长期流亡在外,但跟随在身边的都是些有本事的人,且他的话很有道理,怎么能杀他呢!楚成王相当的厚道!
重耳,与公子夷吾同为晋献公的儿子。
晋献公晚年昏聩,宠信骊姬,逼死太子申生,迫使两个成年公子重耳与夷吾流亡长期在外。
重耳在晋国为公子时,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在17岁时,就有赵衰、狐偃等五位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追随在身边。
受他们的影响,重耳也成为一个生性良善、品德高贵的公子。
有志不在念高!其从小就显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
晋献公死后,权臣里克杀死先后继位的骊姬的儿子奚齐和骊姬妹妹的儿子卓子,欲迎回流亡在狄国的重耳回国继位。
重耳以情况不明为由拒绝了,里克于是迎回流亡到梁国的夷吾继位,即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后,由于言而无信招致晋人反感!
他深知哥哥重耳在齐国的威望远高于他,自己的王位严格地说是重耳让出来的,非常担心其回国争夺王位,于是派人到狄国追杀重耳及其追随他的党羽赵衰、狐偃等人。
重耳只好带着随从离开居住了十二年的狄国,开始了又一次逃亡之路。
再次逃亡前,他对妻子说,如果二十五年后还没有回到狄国就可以改嫁。
妻子则笑着回答,虽然二十五年后自己坟头可能都长树了,但还是会等他回来!
他先逃到了卫国。
卫国国君看到他是一个倒运的公子,担心收留他会激怒晋惠公,连面都没见,于是他们只好继续往前走。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
他们走到一个叫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的地方时,饿得实在走不动了,看到几个庄稼人在吃饭,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扔给了他们。
重耳肝火大动,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
狐偃的连忙拦住,捡起泥巴,安慰重耳说:
“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拜谢了村民并把泥块装在车上,饿着肚子苦笑着继续往前走。
盲目往前走肯定是不行了,想到齐国是当时的大国,齐桓公喜好行善,且其欲称霸春秋,正广罗人才。于是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前往齐国避难。
来到齐国后,不出所料,齐桓公不仅热情地招待了他,还将其同族一个叫齐姜的少女嫁给了他,并陪嫁了二十辆驷马车。
重耳对此非常满足,从此在齐国过上了富足安逸的生活!
晋惠公八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内乱,以前齐桓公称霸时受其欺压过得诸侯国则趁机出兵侵犯齐国领土。
内忧外患使得齐国霸权不再!
重耳在齐国居住了五年,娇妻陪伴的安逸日子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使其慢慢忘记了年轻时的鸿鹄大志,并准备在此安度余生。
如果就此下去,春秋五霸将变成四霸,历史可能都得改写!
然而,皇帝不急太监急!
看到重耳安于享乐,不再复有当年的意气风发,长期陪其流亡的赵衰、狐偃等人急了!
你可以就此享乐一生,我们抛家别舍陪伴你到处流浪,难道真是为了在此养老?
于是他们就避开重耳在一棵桑树下商议如何离开齐国。
至于为什么要在桑树下而不是别的地方商量,可能是巧合,但史书把这个细节记录下来了。
巧的是重耳老婆齐姜的侍女恰巧在桑树上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所以史书记录桑树下这个细节,应该是想告诉我们发生这件事情的季节和时间。
侍女不可能无缘无故爬在桑树上。所以在树上采摘桑叶或桑葚的可能性较大。
那么这个时间应该是桑葚成熟的时间,即春夏之交的4-5月份。
侍女在桑树上采摘正欢,没想到大人们走了过来,于是趴在树上不敢动弹,听到了赵衰他们的谈话,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回屋后,侍女将听到的随从们准备强行劫持重耳离开齐国的话告诉了女主人齐姜。
为防消息泄漏,齐姜毫不犹豫地毒杀了那个侍女。
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在上层社会里真的就如草芥!
然后,齐姜就劝重耳赶快离开齐国。
然而,重耳不愿走!
这么安逸的生活不过,为什么又要去流浪?
要是放在今天,我也下愿走!不行,就不走,死也要死在齐国!"不走不行,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跟随你的人考虑。只有你成功了,他们才有出路!于是齐姜和赵衰等人用计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
等重耳醒来,已经走出了很远。
不得不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喜欢搞事的不安分而又顾全大局的女人!
醒来得知真相,重耳非常恼怒,举戈要杀舅舅狐偃。
狐偃说,如果杀我能成就你的大业,我愿意去死!
一个成功的男人身边,一定有一群有才华、喜欢搞事而又誓死追随的男人!
虽然离开了齐国,但晋国暂时还回不去。
一群人只好先来到曹国。
目光短浅的曹共公是一个小气而又吝啬的主,见重耳又变得穷困潦倒,见都不见就赶走了他们。
重耳再次体会到了落难的凤凰不如鸡的炎凉世态!
于是一群人只好来到宋国。
正在寻求霸业但刚跟楚国打了败仗的宋襄公深知重耳贤明,将来必成大器。
多个朋友总被多个敌人好,万一哪天狭路相逢还可以友好地打个招呼互相让让道,何况宋襄公一直被认为是一位讲仁义的国君。
于是按国礼友好地接待了他,但声明,宋国是小国,没有实力助其回国夺位,你们还是到大国去寻求帮助吧。
临分别时赠送了重耳二十匹好马!
雪中送炭,好人啊!
路过郑国的时候,郑文公不按礼节接待他们,郑国大夫叔瞻劝告说:重耳贤明,与郑国同为姬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应该以礼相待!"姬姓亲戚多了去了,我都要以礼相待?"既然大王不能以礼相待,不如杀了他以绝后患"。
郑文公仍不予理睬。
领导的水平有时候真的不如下级!
就这样,重耳一路酸甜辣地来到了楚国。
开明而有远见的楚成王以诸侯的礼节热烈欢迎他的到来。
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展现的欢迎盛宴!
好了,重耳这个长期落难的老年公子,从现在开始,将一步一步走在开创霸业的光辉大道上!
几个月后,在秦国为人质的晋国太子圉为了王位抛弃妻子怀赢公主不辞而别,回到晋国继承他死去的父亲晋惠公的位置当了晋怀公,惹得老丈人秦穆公大为不满。
听说大舅哥重耳在楚国,于是派人邀请其到秦国暂住。
离开楚国的时候,楚成王动情地说,晋楚相隔千里,实在不便相助;秦晋疆界相接,便于助你回国,且秦王贤明,你们又是亲戚,放心去吧!
临别时还谆谆嘱咐:楚国待你不薄,不要忘了你对本王的承诺!真是厚道的楚成王!
秦穆公更加厚道!不仅把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被重耳的侄儿晋公子圉抛弃的怀赢公主再嫁给了重耳,还连同附带了四个宗女,进一步夯实了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姻亲关系。
公元前636年春天,逃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在其妹夫兼老丈人秦穆公的帮助下杀掉了忘恩负义不得人心的晋怀公,顺利坐上了晋国老大的位置,史称晋文公。
那一年,晋文公六十二岁,可谓大器晚成!
即位后,晋文公重用贤臣、清除奸佞,平定内乱,使晋怀公时代造就的乱糟糟的局面很快安定下来。
攘外先安内,内部安定了,晋文公把目标瞄向了国外,他终于可以实践从小立下的称霸天下的志向了!
上任第一年,周王室发生了王子带盗嫂事件,王子带与哥哥周襄王发生火并,勾结狄人赶走了周襄王。
晋文公派兵勤王,杀死王子带,护送周襄王回到周都成周,得到了周王室的封赏与尊重。
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会同诸侯同盟国攻伐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
想起四年前逃亡途中在宋国和楚国分别受到的热情招待,晋文公非常为难!
一方面不想背弃对楚王的承诺与楚军直接交战,另一方面宋国也于自己有恩,且又是晋国的邻居和盟国,不救又不厚道。
救还是不救,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救吧!但不直接和楚军交战。当初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逃亡时就跟随在身边的大将先轸表了态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于是晋文公派兵讨伐楚国的同盟国曹国、卫国,迫使楚国放弃攻宋,撤兵救援。
正所谓攻其所必救!
楚成王得知晋军去救宋国,嘱咐领军大将子玉:晋文公这一生经历了太多危险才回国即位,见多识广,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轻易攻伐的,所以遇上晋军后尽量避开不要与之交战"。
在尽量避免晋楚两军直接交战这一点上,楚成王与晋文公可谓不谋而合!
但晋楚两军最终还是在卫国城濮(今河南陈留)相遇了。
这就尴尬了!打还是不打,这又是个问题。
楚军攻宋,风头正盛,加之领军大将子玉对晋文公没有好感,当年曾建议楚成王杀掉他以绝后患,是坚定的主战派。
加之楚军有四万二千人,而晋军只有三万二千五百人,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子玉早把楚王的交待抛到了脑后。
晋文公见楚军步步紧逼,双方交战实在不可避免。
那就打吧!
“等等,当年楚王于我有恩,本王曾承诺过两军相遇要‘退避三舍’,是兑现诺言的时候了!”
于是,晋军主动后退九十里(古时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即为九十里)。
如果这时候子玉能想起楚成王对他的吩咐,也就此退兵,这场仗还真的打不起来。
但自以为是的子玉以为晋军害怕了,率军追击,结果中了晋军的埋伏,大败而归。
濮城之战,为晋文公称霸春秋并最终成为继齐桓公以后的春秋第二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有人高兴有人愁!
濮城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既实现了对楚成王的承诺,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可谓名利双收。
而另一边,当初有恩于晋文公的楚成王,带领楚国人民称霸春秋的梦想就此受挫!
未来的路还很长,楚国的霸主梦在远远地向楚王招手!
历史将不会亏待厚道者,它告诉我们,楚成王被晋文公崭断的梦想终将在不远的将来由他的子孙后代来实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