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器晚成公子成就一代霸业,秦晋终于撕破伪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8 14:07:00 来源:戏说三国

晋怀公听说,重耳在秦国很受优待,甚至打算回国与自己争夺君位,坐立不安。不知所措的他,又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杀死追随重耳的人的家属。

晋怀公此时继位时间不长,根基本就不牢固,他这样的行为导致晋国大臣们对他大失所望,行动力较强的官员甚至派人到秦国找到重耳,表示支持,并劝说他尽快回国夺位。

公元前636年,辗转多国逃亡20载的公子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他先是去军队,控制了军队,然后回到祖上发家宝地曲沃,宣布继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继位后,晋国的大臣们纷纷来到曲沃,承认他的合法性,晋怀公开始逃亡,但很快便被杀掉。有个别对晋怀公死心塌地的大臣打算加害晋文公,一一被抓住并杀死。

至此,因晋献公头脑不清晰逼死太子驱逐公子立幼子为储君而引起的晋国十几年动荡不安,终于结束。

秦国在此期间接待三位晋国公子,并送立两位国君,对晋文公更是有送立之恩。

那么,接下来,秦晋两国会世代友好吗?

大器晚成公子成就一代霸业,秦晋终于撕破伪装

前文我们说过,晋惠公夷吾,废除井田制,学习秦国的爰田制,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高,晋国国力大大增强。晋文公继位后,整顿内政,任贤用能,减赋养民,促进商业,改革军制,扩充军队,从多方位下手,使晋国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一位英明的国君,即将带领晋国开始他的争霸天下之路。

楚成王借故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文公一则为了报答逃亡时宋国对自己的优待,一则出于挑战楚国霸权的考虑,答应了下来。他建议宋国给齐秦两国送礼,把齐秦两国也拉上,人多好开团。找好队友之后,他们联名要求楚国撤兵,与此同时晋国打下楚国的附属国曹、卫两国并分给宋国。

楚成王一看,好家伙,你们一边给我施压让我撤兵,一边打我小弟,你们欺负老实人呢?于是要求晋国恢复曹卫两国,否则就灭宋。

此时的态势比较尴尬,晋国若是不答应,等于是因为晋国的一意孤行,导致曾对重耳有恩的宋国被灭,对晋国的国际声誉有极其不好的影响;而且此时楚国提出的条件是同时保存曹卫宋三国,如果晋国不答应,那等于是晋国导致三国被灭,三国被灭的罪名会被扣在晋国的头上。在讲究仁义礼节的春秋时代,担上这样的罪名,为天下人所唾弃。到那时,楚国作为一时霸主,就有理由号召各国,联军灭恶晋。

但是如果依楚国的要求,直接恢复曹卫两国,什么便宜都捞不到,反而让天下人以为晋国怕了楚国,对晋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打击也很大。

晋国大臣建议,私下联系曹卫两国的君主,答应给他们复国,条件是他们要跟楚国断交。这样既保全了宋国,又削弱了楚国实力。晋文公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但是,来都来了,打一架吧。晋国扣下楚国的使臣宛春,以此激怒楚成王,楚成王果然勃然大怒,命令楚将子玉攻打晋国。这时候,晋文公却往后退却到城濮,这是在践行当时对楚成王退避三舍的承诺。子玉带兵追击到城濮,晋楚两军在此展开了决战。史称城濮之战。

晋军把虎皮蒙在战马上,楚军战马受惊,四散奔逃,楚军大乱,晋军又从左右两边夹击楚军,楚军大败。

大器晚成公子成就一代霸业,秦晋终于撕破伪装

城濮之战后,楚国持续多年的北进被终止。晋国的威望此时达到了顶峰,天下各小国纷纷臣服晋国。晋文公趁热打铁,在践土举行会盟,史称践土会盟。周襄王亲自前往赐祚肉,晋国成为了事实上的霸主。

大器晚成公子成就一代霸业,秦晋终于撕破伪装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以逃亡郑国时郑国对他招待不周为由,与齐秦宋等国联军攻打郑国。

郑国朝堂有一个老头,名叫烛之武,当时被秦军围困城中。老头老当益壮,半夜用绳子把自己从城头吊下来,偷偷去到秦军大营。

烛之武找到秦穆公后,站在秦国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见解。第一,秦郑不挨着,打下郑国后,晋国肯定是最大受益者,秦国又能捞到多少好处呢?第二,如果秦不参与灭郑,郑国得以存国,那么郑国会对秦国感恩戴德,并愿意让秦国在郑国建立军事基地;第三,晋国有历史污点,晋国的惠公曾经屡次对秦国背信弃义。您再好好想想,身边这样一位邻居越来越强大,对秦国有什么好处?

这番话击中了秦穆公的痛点,于是秦国退出了伐郑联盟,并派遣大将在郑国驻军。晋国看主力不仅退出了,还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于是也放弃了伐郑,秦晋自此交恶。

秦国在郑国驻军的将领,不太安分,希望搞点大事情。他建议秦穆公伐郑,自己作为内应,可以内外夹击,一定可以大胜。秦穆公觉得可行,他回过头又问百里奚和蹇叔的意见,两个老头都觉得不可行。千里行军,还要跨越别的国家,难免会被察觉,到时候进退两难。但是秦穆公心意已决,拜孟明视为将,执意发兵。

在军队出发那天,蹇叔在军队前头大哭,并说此次伐郑必然要失败,死在异国他乡,到时候可怎么给你们收尸啊。他本意是想感化秦穆公,没想到秦穆公人到中年越来越叛逆,对蹇叔破口大骂。

秦军在路上果然被郑国人发现了,并紧急回国报信,郑国迅速做出反应,驱逐了驻守在郑国的秦军,伐郑不了了之。

但是来都来了,空着手回去也太没意思了,于是孟明视率军回头就把一个叫做“滑”的小国给灭了。这可捅了马蜂窝了。

古代有一种战争礼仪,叫礼不伐丧,意思是交战双方有一国国君死了,战争就该停止,或者某国大丧期间,他国不得对其开战。

当时正值晋文公去世,晋国正处于国丧期,而这滑国恰恰是晋国的附属国,可以说是晋国的领土。于是秦灭滑国的性质就变成了,秦国你个老六居然敢违反政治正确,趁我们办白事搞偷袭。

于是刚继位的晋襄公穿着孝服就带军出发,去讨伐不义之军,这更激起了晋国将士的悲愤之心。他们在秦军回国必经之路等待并大败了秦军,秦军全军覆没,孟明视等三位将军被抓。

秦穆公嫁给晋文公的公主,也就是此时晋襄公名义上的母亲,来为三位将军求情,希望晋襄公手下留情,晋襄公不忍母亲苦苦哀求,才没有痛下杀手。

秦穆公听闻三位爱将死里逃生,亲自出城迎接,他不但没有怪罪,反而主动揽责任,并写了罪己诏,深刻检讨了自己的错误。秦国朝堂这才没有因为秦穆公此次的一意孤行而造成君臣不和。

两年后,秦穆公为了复仇,再次派孟明视带兵攻打晋国,晋襄公亲自率军迎敌,两军在彭衙相遇并爆发决战,史称彭衙之战。秦军复仇心切,而晋军也士气高昂。晋国主将狼曋身先士卒,勇猛冲锋,开了一波好团。最后虽然狼曋战死,但晋国大胜,秦军几乎全军覆没。

接连的失败让秦穆公痛定思痛,在国内进行了深彻的改革,并谋划着下一次出征。

一年之后,秦穆公重整旗鼓,集全国之力,组织军队,再次派孟明视攻打晋国。

孟明视抱着必死之心,带领秦军,越战越勇,连续打下晋国多座城池,并于王官大败晋军,史称王官之战。感受到秦军复仇的怒火,晋国将士不再出城迎敌。于是秦军来到崤山,看到三年前在这里战死将士的累累白骨,孟明视泣不成声,之后埋葬了他们,收兵回国。

一年之后晋国派兵攻打秦国,并夺取了城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8 23: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成霸业,离世后无人知
...5位君王,是姜太公吕尚的第12代孙。齐国的始祖姜太公,大器晚成,年近70,在渭水河畔钓鱼,钓到了周武王,并得到他的重用,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姜太公因辅佐有功,被封于齐国(今山
2023-06-07 20:44:00
重耳传奇:从佛系公子到晋文公的霸业之路
...史上那些百天登基,三岁御极的皇帝,重耳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大器晚成竟然是被一个女人逼成的。佛系晋公子重耳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
2024-04-13 20:17:00
晋襄公死后,赵盾为什么放弃和秦国修好?
...加上他和秦国关系不错。拥立公子雍为国君,可以修复下秦晋两国的关系。秦国如果能站在晋国这边,那晋国的霸业自然可以更好地维持下去。但是,贾季却想支持在陈国的公子乐。赵盾认为公子乐
2022-12-17 18:06:00
...起来,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原因之一,就是“听人劝”。齐桓公即位以后,要封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之才,胜我百倍,君若欲大展宏
2024-06-06 09:58:00
探究影响秦晋关系的因素
...期各诸侯国之间的联姻长盛不衰,其中最广为人知便是“秦晋之好”,即秦国与晋国之间的联姻。秦国和晋国在春秋时期联姻多次,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实际上政治婚姻无法真正决定秦
2024-06-16 20:41:00
"秦晋之好"真有传说的那么幸福美好吗?真相并非如此
"秦晋之好"这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于今天而言,主要寄寓的是婚姻幸福美好的意思。不过,它最初的意思却有些血腥,其典故源自春秋时期秦、晋两个诸侯国之间的"亲上加亲":通过政治婚姻的形式
2023-06-15 09:11:00
晋文公重耳十九年流亡,孤苦无依,凭什么成为一代霸主?
...不同的人生际遇。晋文公重耳可以说就是历经艰难,最终大器晚成的公子之一,他因“骊姬之乱”开始流亡,然后借秦之力返国即位,终成春秋五霸之一。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必要苦心志,劳筋骨
2023-02-03 19:41:00
...争,双方矛盾彻底激化。为了重耳能够顺利夺位,狐偃与秦晋大夫结盟,争取国内外的支持。而重耳杀晋怀公登位后,狐偃继续辅佐重耳,不仅帮助文公革新晋国内政,使得晋国逐渐从先前的内乱和
2022-12-26 13:38:00
成语典故的由来: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阴谋
...濮之战,称霸诸侯前636年,周襄王被夷狄围攻,不得已向秦晋等周边诸侯发出求救书,秦穆公屯兵于黄河岸边准备勤王。晋文公敏锐意识到争夺霸权的基础是拥护周天子,周王室与晋国同为姬姓
2023-04-15 08: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