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成语典故的由来: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阴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5 08:42:00 来源:戏说三国

很多人在语文课本中学过退避三舍的成语,它比喻退让和回避,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

这句成语典故出自楚成王与重耳(后来的晋文公)之间的对话。话说重耳年轻时流亡到楚国,楚成王以国君之礼相迎。

在一次宴会上,两人喝酒畅饮,成王问重耳:

“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道:

“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主持朝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成语典故的由来: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阴谋

四年后,重耳果然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是为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而重耳当年对成王说的话一语成殱,晋楚果然刀兵相见,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来历。

人们对晋文公的言而有信和知恩图报的君子美德赞叹不已,广为后世流传。

可退避三舍的结果是晋文公大败楚军,并成为继齐桓公之后新的诸侯盟主,所以退避三舍表面上是君子之德,实际却是诱敌深入,以退为进,体现晋文公高超的政治手腕。

漂泊流亡十九年的落魄王子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出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因与齐桓公处于同一时代,并称为齐桓晋文。

成语典故的由来: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阴谋

不过与齐桓公相比,重耳的霸业经历要坎坷得多。齐桓公九合诸侯,驰骋疆场时,重耳还在国外过着流亡生活,低三下四的看着别人的脸色,而这一流亡就是十九年。

重耳自幼聪明好学,好结交士人名流,按照正常的生活轨迹,重耳会有不错的未来前途,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公元前655年,他被父亲晋献公的爱妾骊姬诬陷,认定其有谋反嫌疑,在晋献公派兵抓他时,重耳匆忙逃跑。

成语典故的由来: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阴谋

重耳先是逃到了母亲的故国翟国,在舅舅狐偃的庇护下,重耳的日子还算安定,还在这里娶妻生子,这一靠就是十二年。

此时的晋国是他的哥哥晋惠公执政,晋惠公为人恶毒狠辣,他认为只要重耳活着就是一种威胁,于是派兵追杀重耳。

没办法,重耳只能继续逃命,在当时,齐桓公是诸侯中首屈一指的霸主,为人宽宏大量,乐善好施,重耳决定投奔齐桓公。

齐桓公对重耳的到来非常欢迎,还给他许配了一名同族女子齐姜,重耳在此感到很满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成语典故的由来: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阴谋

可惜好景不长,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内乱,重耳在齐国呆了五年后再次踏上流亡之路。

重耳先后来到曹国、宋国和郑国,曹郑两国君主对重耳十分怠慢,不加礼遇,当时宋国的国王是春秋五霸中的另一位霸主宋襄公。可惜刚刚被楚国打败,自身难保,没能挽留重耳。

最终重耳来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热烈招待,重耳也非常谦恭,在宴会上楚成王与重耳有了前述片段关于退避三舍的对话。

在楚国呆了几个月后,重耳受到秦国国君穆公的邀请,于是他前往秦国,秦穆公非常大度的把同宗五个女子全部嫁给重耳。

前637年晋惠公病逝,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在秦国的支持下,重耳踏上回国之路,依靠秦军的力量夺回王位,杀死晋怀公。

前636年重耳登基,是为晋文公,此时的重耳已是60岁花甲之年。

成语典故的由来: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阴谋

从履历上看,虽然重耳没有齐桓公小白那么耀眼,但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涯磨炼了他的意志,历练了坚强的品格,开阔了眼界,春秋五霸中的三位都见了个遍,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和秦穆公。

他从一个深居王宫大院的公子变成圆滑世故的政客,君子之谦和礼辞退让不过是成就政治目的的手段,政治斗争只有利益,没有情面!

城濮之战,称霸诸侯

前636年,周襄王被夷狄围攻,不得已向秦晋等周边诸侯发出求救书,秦穆公屯兵于黄河岸边准备勤王。

晋文公敏锐意识到争夺霸权的基础是拥护周天子,周王室与晋国同为姬姓,如果晋国不抢先护送周天子回京而落在秦国之后,就无法向天下发号施令。

只有掌握周天子才能让晋国获得称霸的机会,于是晋军抢先秦穆公发兵护送周襄王回到洛阳,晋文公一跃成为大国诸侯争霸之列。

前632年,晋楚因为争夺曹、卫两国发生摩擦,楚成王派遣大将子玉与晋文公在城濮展开会战。

成语典故的由来: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阴谋

晋文公决定退避三舍报答成王的礼遇之恩,结果楚军轻敌冒进被晋军打的大败,子玉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国内自杀,晋文公把楚国的俘虏献给周襄王。

同年晋文公以周天子之命召集诸侯,在践土(今河南原阳)会盟,城濮之战的胜利和践土之盟标志着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霸主。

城濮之战是典型的以退为进,诱敌深入。晋文公打着退避的幌子让楚军产生轻敌心理。

在开战前,晋文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晋军有七百辆战车,车马装备齐全,又砍伐了当地树木作为补充作战的器械。

开战后,命令晋军让战车拖着树枝装作大军逃跑的样子,楚军受骗追击,晋军埋伏的伏兵向楚军拦腰冲杀,佯装逃跑的晋军回过头来从两面包抄楚军,最后导致楚军全军覆没。

成语典故的由来: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阴谋

可以说,在晋文公称霸诸侯的道路上,楚国成了最“靓丽”的背景板。

我们的书本将退避三舍作为宣传民族谦虚美德的典故,不忍心将背后隐藏的斗争谋略公布出来,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其实了解历史真相更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

小结

晋文公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与齐桓公相比平淡许多,齐桓公依靠管仲改革实力大增,九合诸侯,连年战争,以军事实力成就霸业。

而晋文公忍辱负重十九年,通过城濮之战和践土之盟奠定霸业,以政治手腕控制诸侯,其手段虽然没有齐桓公来的直接,但是更加平和稳定。

前628年,晋文公病逝,与齐桓公因晚年宠信小人落得被软禁饿死的下场相比,晋文公的人生显得圆满幸运得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6 21:46: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
2024-06-28 14:24:00
成语退避三舍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春秋时期,诞生出一个成语叫“退避三舍”,延续至今人们用它来表示退让,谦让,以及惹不起躲得起。那么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有关楚国的灭亡,以及一个流浪的君主,重耳。重耳是晋献公和
2023-02-03 14:35:00
探讨一下成语典故“燕然勒石”背后的故事及其寓意
成语典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哲理智慧。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成语典故“燕然勒石”背后的故事及其寓意。一、燕然勒石的典故来源“燕然勒石”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
2024-11-14 19:26:00
成语典故腹中鳞甲是什意思
...告诫过自己李严是个居心险恶的人,这也是成语腹中鳞甲典故的由来。建兴十三年,陈震逝世,他的爵位便由儿子陈济世袭。
2023-05-28 19:57:00
奇诡世界的人性拷问
...故事广为人知,而有些成语譬如“卑梁之衅”背后的历史典故,估计很多国人就不甚了了。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楚世家》,故事大意是:春秋后期,吴国的边境城邑卑梁和楚国的城邑钟离一界之
2023-10-23 01:28:00
将军分肉漏了车夫,次日车夫驾车将他送去敌营,自此多一个成语
...也就诞生了许多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成语。这一个个有趣的典故正是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典故中不仅讲述的是哪个年代的故事。更多的还有蕴藏在其中的那些不禁令人深思的哲理
2024-12-03 09:35:00
韩信的军事智慧:征战沙场与成语背后的故事
...对于韩信都有着较高的评价。在历史上,还有一些韩信的典故中记载了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在一些传说中,我国著名的象棋最早也是由韩信发明创作的。
2023-11-27 08:55:00
四岁小孩扬言娶表姐为妻,背后竟是一政治阴谋
小时候老师经常教我们成语,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许多老师在教授成语的时候,都会附带给我们讲述成语背后的故事。不过由于当时年龄太小,老师在讲故事时都会进行简化甚至改编。长
2023-02-08 13:37:00
高高在上的礼器“飞入”寻常百姓家,来看2000多年青铜文化演变
...长戈,用力一挥,吼声如雷,太阳竟为他返回(倒退)了三舍(舍是古代长度单位,一舍三十里),大地又恢复了光明,鲁阳公也终于消灭了敌军。后人遂用“鲁阳挥戈”称赞人的勇敢,能力挽危局
2023-08-13 15: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