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快科技4月8日消息,光催化水分解制氢,作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关键,对减少化石能源依赖、缓解环境污染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该所团队在二氧化钛中引入稀土元素钪,设计出具有定向光生电荷传输通道的催化材料,大幅提升了制氢效率。
太阳能制氢主要有发电后电解水和太阳光直接光解水两种方式。二氧化钛虽被称为“光催化材料”,但被激活的电子和空穴易复合,且高温制备易形成原子级缺陷,降低制氢效率。
科研团队通过“元素替代”和“结构整容”解决问题。他们选择稀土元素钪,因其离子半径与钛相近、价态能中和氧空位带来的电荷失衡、还能重构晶体原子排布。引入5%钪原子后,成功制备出特定晶面组成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形成“电荷高速公路”和强电场,提升了光生电荷分离效率。
测试结果显示,改造后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性能显著提升,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提升200余倍,量子利用率突破30%,产氢效率比原来高出15倍。
未来光催化分解水效率进一步突破后,有望实现产业应用,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Sc掺杂对于金红石TiO2的缺陷抑制作用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随心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8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