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深圳两项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5 01: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首席记者 闻坤)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据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和深圳大学的“新技术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两项重要成果入选,凸显深圳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至今已举办29次。

将二氧化碳人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变废为宝”,是科技界持续攻关的重要领域。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2022年,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深圳先进院于涛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完成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该成果于2022年4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自然—催化》发表。

“我们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可供微生物利用的原料,方便微生物发酵。”于涛介绍说,团队利用新型固态电解质反应装置,直接得到了无需进一步分离的纯乙酸水溶液。然后利用改造后的酿酒酵母通过乙酸来合成葡萄糖,酿酒酵母通过不断地“吃醋”来合成葡萄糖,目前合成的葡萄糖产量达到2.2g/L。

研究团队透露,未来要合成淀粉、制造色素、生产药物等,只需保持电催化设施不改变,更换发酵使用的微生物就能实现。

另一项研究成果来自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该项目填补了可规模化的高效稳定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原理与技术的空白。

由于淡水资源紧缺,向大海要水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复杂的海水成分(约92种化学元素)导致海水制氢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先淡化后制氢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高昂。

2022年1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和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以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全新思路,建立了相变迁移驱动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该技术彻底隔绝了海水离子,实现了无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高效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即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

《自然》相关评审专家表示,该研究成果解决了有害腐蚀性这一长期困扰海水制氢领域的问题,能够实现从海水中规模化稳定制氢,将打开低成本燃料生产的大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制氢”和“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前者是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后者由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深圳先进院于涛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完成。本
2023-01-20 04:05:00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电子科大两项成果入围
...头合成。2022年,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创建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
2023-01-13 14:06:00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闻坤)今年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由俞大鹏院士团队联合其他单位完成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
2024-05-16 07:02:00
...天文、化学能源等科学领域。记者现场了解到,两项来自深圳科技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上榜。分别是:来自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田奇等人的研究成果“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
2024-03-01 09:40:00
...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两项研究尤为引人注目。深圳团队破解难题氢能作为新一代清洁能源,电解水制备氢是一种绿色且高效的方法,但使用淡水资源作为电解液,无疑加剧了淡水资源短缺
2023-01-31 04:05:00
新能源车、AI、新质生产力……报告里这些热词与深圳密切相关
...成绩让人振奋,多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其中不少成果与深圳密切相关,也有不少布局事关深圳下一步发展,通过一组热词一起来看看。热词1新能源汽车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
2024-03-06 10:57:00
重磅!第二届香港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家知名机构和企业确认参展,包括海南亚洲艺术研究院、深圳赛德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机构和企业将带来各自的最新创意或技术成果,共同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数字文化盛宴。同时,
2024-03-23 17:02:00
...附加值化合物,是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创建的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这项技术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
2023-01-30 07:47:00
...系列,让人们找回了“童年的味道”……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的现代农业专家们,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四个面向”建设要求,围绕种子、耕地、生物安
2023-10-24 07: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
两名女生跟网友上山“探险”被困山谷 救援队助她们脱险
救援队员找到两名被困女生。(十方应急救援队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树林茂密、毒蛇出没,两名女生跟着40多名网友上山“探险”
2025-10-06 08:50:00
琴动鼓浪屿声传海内外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获《人民日报》点赞
艺术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加,图为国际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观看庭院音乐会。(供图/鼓浪屿管委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6 08:5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的合力宣言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路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2025-10-06 09:17:00
大厂:“老字号”与“新网红”齐飞 月饼市场热闹开“抢”
河北新闻网讯(杨迪)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大厂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各种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为市场主角,为节日增添了浓厚氛围
2025-10-06 10:14:00
国庆中秋假期护娃“睛”!河南小儿眼科权威熊凤枝教授: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清晰视界
大河网讯 国庆长假来临,不少家长计划带娃出游、居家休闲,但孩子长时间看屏幕、户外用眼不当等问题,也让儿童眼健康成为假期关注焦点
2025-10-06 12:53:00
怀化文旅回应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很难回到巅峰期,但比爆火前经营效益好
大皖新闻讯 日前,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国庆期间现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2024年爆火的湖南怀化“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也成了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2025-10-06 16:0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10-06 17:02:00
当国庆的红旗漫卷天山,中秋的明月照亮晋疆,有一群医务工作者正以坚守代替归乡。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组团医疗援疆,协调派出省内优秀医务人才
2025-10-06 18:31:00
中秋此乡亦故乡!六安一驾校为300余名异地学员摆下30桌团圆饭
大皖新闻讯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300余名学员为了不耽误所在驾校的训练,选择在六安过节,而驾校充分理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2025-10-06 21:46:00
毫厘之间见匠心 岳西工人好手艺造出好国徽
大皖新闻讯 桂花香里,金属铿锵。为天安门城楼制作新国徽的安徽兴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门头上,一幅巨型国徽高高矗立,工人们在这枚国徽的“注视”下
2025-10-06 21:50:00
“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 温情上演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欣 喻波)10月6日晚,“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在十堰文化广场主会场温情启幕
2025-10-06 21:49:00
重磅福利!天柱山对合肥等三地市民推出“终身免费游”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天柱山景区天气格外晴好,巍峨的天柱峰更显雄奇壮丽。尽管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已悄然过半,天柱山景区内还是人头攒动
2025-10-06 1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