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集护眼、通透、高刷新率于一体的天马 “天工屏”;“全球最窄四等边设计”的手机屏幕……今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显示企业接连推出行业领先产品,频频站上技术“C位”,推动“厦门屏”实力再提升。
这背后,离不开长期的技术积淀,更得益于良好的协同创新生态。火炬高新区锚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支持天马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新型显示创新联合体,联合上下游重点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协同攻关,积极打造政产学研“创新闭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构建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上下游携手 跑出研发“加速度”
在火炬(翔安)产业区,三安集成的生产线上,一颗颗芯片经过精密生产流程后,被运往11公里外的厦门天马微电子。在这里,三安的芯片与天马的先进面板技术融合,将化身为一块块新型车载显示屏。
这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毗邻,更是产业链协同的深度“耦合”。双方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平台,围绕车载显示等具体应用场景,从芯片设计阶段起就共同定义参数、开展全链条验证,着力实现“需求牵引、同步研发”。
“随着企业创新边界的打破,整体研发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三安光电氮化镓事业部高级副总经理黄少华表示,通过建立专项协作小组和周、月、季常态化对接机制,一些原本需3至5年开发周期的项目,如今在一年半内即取得成果,研发周期大幅缩短,让技术创新更敏捷地响应市场需求。
校企合作 让创新成果走向产线
向“新”突破,向“高”登攀,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在火炬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眼下,来自厦门大学的科研团队正与天马微电子的工程师并肩攻关,聚焦蓝光材料的研发,这一领域是当前显示行业的技术“痛点”。
“作为厦门在推重大科技计划的项目,厦门大学正联合稀土研究所、天马微电子共同申报并推进OLED(柔性显示)的科技计划。”
据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谢国华介绍,团队开发的新型蓝光材料已有部分在天马进行验证。“新型蓝光材料有望替代传统的蓝色荧光材料,将发光效率提升三倍,也就是说手机的续航时间可以更长。”谢国华表示,通过与企业深度协作,科研方向更加聚焦产业实际需求,研发路径更清晰,有助于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近年来,火炬高新区联合嘉庚实验室等开展“揭榜挂帅”,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已有18项协同攻关技术实现产业化。其中,推动南强智视AI光学检测技术(缺陷识别精度99.9%)导入天马产线,年增效超5亿元。
龙头带动构建“深度协同、内生增长”产业生态
在协同创新网络中,龙头企业是“主心骨”。据天马微电子OLED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部负责人杨康介绍,作为行业引领者,天马在厦门围绕三个维度发力,积极构建“深度协同、内生增长的新型产业生态”。“一是打造上下游‘创新共同体’,通过开展同步研发,缩短研发到量产的周期,构筑技术研发优势;二是共建政产学研‘创新闭环’,携手火炬高新区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推动多家企业落户厦门,助力创新要素高效联动;三是通过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并与本地高校合作开设定制化培养项目,形成‘人才蓄水池’效应。”
这一生态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近年来,火炬高新区每年安排超20亿元资金,以“研发投入+人才引育+平台建设”三位一体的政策包,支持像天马这样的龙头企业建成30多个产业创新赋能平台,攻克Micro-LED巨量转移等23项技术。此外,在产业链工作专班精准推动下,康宁显示华南总部、路维光电掩膜版等20余家关键配套项目相继落地,推动本地配套率提升至50%左右。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完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服务体系,优化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配置,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协同创新生态,助力厦门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高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1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