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全面展现济南市产业链发展成果,传递工业发展“后劲与信心”,近日,鲁网“‘链’式集群 泉城蝶变— —济南产业链发展一线调研”活动深入火热的项目建设现场,通过媒体视角立体呈现产业链升级路径、实践成效与未来潜力。
鲁网11月11日讯(首席记者 李海婧)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正站在大规模产业化的前夕。
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绘就清晰蓝图:至2027年,国内机器人整机年产量将攀升至100万台;至2030年,完整产业链将全面成型。
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与市场同频共振,为机器人产业铺就了广阔的发展赛道。一个新的万亿赛道已开启,济南积极把握时代机遇,将机器人产业列为重点培育的13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以“硬核科技+全链生态”的坚定姿态,崛起为全国机器人产业版图中的重要增长极。
近日,“链”式集群 泉城蝶变——济南产业链发展一线调研活动走进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透过优宝特这扇窗口,一窥济南如何在这场产业革命中加速奔跑、大放异彩。
奔跑的“行者泰山”
“你好,行者泰山!”近日,在位于济南高新区的优宝特,听到记者打招呼,人形机器人不仅热情回应、挥手致意,还能流畅地完成握手、作揖等动作。
这位名叫“行者泰山”的人形机器人,是今年世界人形运动会上当之无愧的“人气明星”。它在100米表演赛上一举夺魁,斩获4×100米接力赛铜牌,更在1500米赛跑中因“断臂完赛”的坚韧表现火爆出圈,赢得了广泛关注与赞誉,充分彰显了济南智造的硬核实力。

“目前,‘行者泰山’仍然在加速进化。”优宝特创始人兼董事长范永告诉记者,“行者泰山”已迭代到第三代,搭载了企业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和算法,拥有更智慧的“大脑”、更发达的“小脑”和更灵活的“肢体”。基于模仿学习,它已能完成包括华尔兹、武术在内的多种复杂展示性动作,展现出优异的运动多样性。
人形机器人商业前景广阔,有相关产业报告预估,到2045年,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将超过1亿台,整机市场规模可达到约10万亿元级别,机器人的应用版图正迅速扩大。
“我们的机器人技术正向更高阶的智能化跃进,并在更多现实场景中落地,现已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范永表示,“未来,我们将拓展腿足机器人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实现物料搬运、分拣、零部件组装等作业。同时将布局智慧农业领域,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此外在康养陪伴、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领域也有广阔应用前景。”
从电力巡检到应急救援,从智慧农业到康养陪伴,优宝特正将技术突破转化为实际场景应用,成为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之一。“经过市场检验,我们确信‘行者泰山’的技术指标可以位列国内同行业的第一梯队,对于未来的发展,公司上下充满信心。”范永说。

链上的“智造之城”
独木难成林。济南的抱负,远不止于打造一个热闹的机器人展馆,而是要培育一片共生共荣的“机器人+”产业雨林。
在优宝特等链主企业带动下,济南市已集聚各类机器人企业113家,核心产业规模达150亿元,牢牢占据山东省机器人产业规模的半壁江山,成为全省重点培育的四大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区域之一。
如今,济南机器人产业已呈现出蓬勃的集群效应,形成了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的产业共同体。
在济南高新区的机器人产业园,一幅完整的产业图谱清晰可见:山东泽翔精密的谐波减速器如同机器人的“关节”,优宝特的人形机器人构成“躯干”,鲁能智能的巡检系统则是延伸的“神经末梢”。这条覆盖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的完整生态链,赋予济南机器人产业强大的协同创新能力和稳健的抗风险能力。
济南机器人产业的崛起并非偶然,其深厚的制造业创新实力为机器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济南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工业体系完备。同时,济南还是首批中国软件名城,拥有3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机器人领域拥有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更是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可以说,从研发到制造,再到应用,济南集聚了机器人企业的“全周期”成长要素。
在精准政策引导与全方位生态培育下,济南机器人集群效应正加速释放。国网智能、兰剑智能、优宝特、奥太电气、德晟机器人、科亚电子、浪潮智能终端等一批知名企业涌现,在冶金、电力、汽车制造、建筑等细分领域实现多项突破,打造了电力巡检、焊接、仓储穿梭等一批知名机器人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一座以机器人产业为引擎的“智造之城”,正在济南这片沃土上拔节生长。
进击的“六有图景”
任何产业的茁壮成长,都离不开坚实的根基与持续的动力。济南通过清晰的产业规划和完善的要素保障,为这片“机器人”雨林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
顶层设计率先明晰。济南专门成立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推出《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济南市机器人人才专项政策》等政策,全力构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济南创新推出的机器人应用场景“三张清单”颇具特色,包含87个需求场景、28个供给方案、56个匹配案例,精准对接制造业、医疗、农业等11个领域,仅2025年就推动30亿元合作落地。“需求牵引供给”的模式,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中“有技术无场景”“有需求无供给”的痛点。
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了让企业心无旁骛搞创新,济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让人才扎根无忧,让企业用人放心。
——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持续打造“我在济南刚刚好”城市人才IP;
——制定机器人领域人才分类认定政策,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助力济南在机器人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及产业集聚等方面实现突破,推动机器人产业高地建设···
在这片创新沃土上,每个奋斗者的小愿望都在生根发芽。正如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算法工程师卢娜所说:“济南的产业链条完整,人才聚集度高。尤其是年轻人,有热情、有责任心,愿意留下来。”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站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济南机器人产业的下一步目标已然明确——打造“有人才、有技术、有产品、有场景、有应用、有载体”的“六有”生态圈,力争成为“黄河流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
从“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到“一座产业城”的拔节生长;从“龙头引领”的星火燎原,到“集群共进”的浩荡声势——济南正以“智造”为笔,描绘黄河流域机器人产业高地的宏伟蓝图,奋力书写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济南答卷!
责任编辑:范金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