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抓住安全“牛鼻子”书写发展“大文章”
——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园区分局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记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园区分局统筹安全和发展,持续用好市场监管“工具箱”,抓住安全“牛鼻子”,助力工业园区“打造千亿级产业、争创国家级园区”,取得成效。
梳理发展需求 抓住“牛鼻子”
淮安工业园区现有企业186家,涉及“两危一重”和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相关企业39家。园区分局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通过专项检查、专题调研、专门会议,梳理园区相关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情况和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协调市场监管专业资源,为企业实现稳步发展护航。
截至目前,园区分局专项检查企业119家次,走访调研企业34家次,梳理出企业主体责任机制落实、老旧特种设备安全评估、叉车智慧监管平台衔接等领域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累计启动改革3项,邀请有关企业召开特种设备专题会议7次。该分局综合运用提示提醒、案例警示、培训考核、平台演示等,帮助相关企业绷紧生产安全弦、找准产品提优抓手、探索市场拓展路径。
强化机制改革 解决“真问题”
“多亏了市场监管工作人员,要不是他们及时帮助我们协调特种设备检验和登记注册,项目整体验收就要受影响了。”前不久,淮安比亚迪项目负责人在办理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后这样感慨。园区分局将比亚迪80余台特种设备检验登记时间从30天缩短至4天,助力比亚迪顺利通过项目验收,跑出淮安市场监管服务“加速度”。
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园区分局工作人员发现,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因特种设备更新改造而停产,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同时,不少企业特种设备保养情况良好、安全系数较高,具有延长使用寿命的基础性条件。针对上述情况,园区分局积极同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淮安分院对接,在保障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的基础上,为老旧特种设备装置开展安全评估,以最小的产能损失,最大限度为企业更新特种设备争取“窗口期”。
超设计使用年限特种设备风险管控机制改革是近年来园区分局坚持的系列改革举措之一。该分局针对所有设备根据使用年限、存储介质、风险等级逐一开展技术评估,做到合格的继续使用,风险高的增加检查频次,不合格的责令企业淘汰,为企业减少了运行成本。园区分局还与中国特检院合作,运用中国特检院先进检验检测装备和技术,有效解决了一批无法解决的难题,助力工业园区特种设备领域安全发展。
提升安全水平 算清“生意账”
在特种设备中,叉车使用范围广、危险系数大,近年来,因为叉车无证驾驶造成的安全事故多发。为彻底解决这个难题,园区分局深化“机改+保险”叉车智慧监管,在辖区全面推进叉车智慧监管系统安装和市场监管平台接入。
“安装叉车智慧监管系统并接入市场监管平台后,市场监管部门能够实现对叉车使用者的人脸识别、定时抓拍、全程监管,发现无证人员要使用叉车,系统会自动发出声光警报,保障叉车使用者具备相应的操作资质。”园区分局有关负责人说。同时,叉车智慧监管系统还在安全带、限速等方面进行配套设置,全方位夯实叉车安全管理。
在叉车安全监管过程中,园区分局积极同司法部门合作,面向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长期开展“滴灌式”安全宣传,要求企业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风险防控。“市场监管局的同志帮我们算清了一笔账,为了图方便、图省事不给叉车装智慧监管系统,无证操作出了事故,损失的就不仅是装系统的那点费用了。”在参加叉车安全约谈后,淮安工业园区某企业负责人说。
“作为市场监管人,一定要守好主责、紧扣主线、实事求是服务经济发展,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向内厘清政策举措,向外深挖痛点堵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园区分局局长程培宣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