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控血脂要怎么做?别掉进这9个误区中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4-28 09:0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血脂不正常,是很多人体检单上的重要问题。不仅中老年人,就连年轻人,甚至青少年中,血脂指标不正常的人都不在少数。比如甘油三酯(TG)升高、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以及部分脂蛋白指标异常等。经常有人非常烦恼地说:我已经吃得很素了啊?怎么还没有把血脂降下来?

3月25日我国相关专家发布了《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在这个指南当中,特别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对控制血脂的重要意义。既要合理膳食,又要规律性适度运动,预防肥胖,戒烟限酒。

在血脂指标当中,甘油三酯是相对最容易改善的指标。只要管好嘴、多动腿、减体重、减腰围,这个指标就比较容易下降。与此同时,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问题。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比较难以单靠饮食来控制。但保证充足的规律运动,改善代谢能力,控制体重和腰围,对改善胆固醇指标也是有帮助的。

对需要降脂的人来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 控油脂。在降脂饮食当中,特别强调了控制每天的油脂摄入量。烹调油每天不超过25克,其中减少动物油和棕榈油等饱和脂肪比例过高的油脂,并避免反式脂肪酸。

2. 控酒精。对血脂升高的人,特别是甘油三酯偏高的人来说,要严格限酒。

3. 控糖、控精白淀粉。要增加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慢消化碳水化合物,增加全谷杂粮的比例。

4. 高危人群限制胆固醇摄入量。对一般健康人来说,并没有要求限制食物胆固醇摄入量。但对已经有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已经有高胆固醇血症和有高危因素的人来说,每天的食物胆固醇摄入仍应控制在300毫克以内。(这大概相当于1个鸡蛋+50克瘦肉中的胆固醇含量)

5. 选择合理的膳食模式。从膳食模式来说,国外已经推荐多年的DASH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模式,我国的东方膳食模式,以及去年我国学者发表的心脏健康膳食,都可以作为控制血脂的膳食模式来应用。这些模式的共性是强调少糖少盐,少饱和脂肪,充足蔬菜水果,适当增加全谷杂豆等。

6. 改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运动、避免熬夜、充足休息、减轻压力等。

7. 定期做血脂检查。该指南建议40岁以下的健康人每2~5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脂。高危人群和相关疾病人群应遵医嘱按时检查。同时,建议把血脂检查列入中小学体检项目。

建议检查的血脂指标增加了三个项目,在TG、TC、LDL-c、HDL-c之外,还增加了ApoA1、ApoB和脂蛋白(a)三个脂蛋白指标。

血脂指标控制的目标范围,因每个人的风险评估等级而各不相同。如果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改善措施实施数月,仍无法使明显异常的血脂指标得到改善,则需按医嘱来服用降脂药物。

药物治疗的问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这里就给大家说说,在降脂饮食运动实操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1:吃得太少,过度减肥。

不仅胖人会出现血脂异常,瘦人也未必血脂正常。这是因为,营养不良和代谢能力低下也会造成血脂上升和脂肪肝的情况。在膳食中蛋白质不足、碳水化合物食物也不够充足的情况下,由于脂蛋白合成障碍,可能造成血脂紊乱。膳食中的必需脂肪酸和磷脂严重不足时,也不利于脂代谢的正常进行。所以有些过度减肥、食物不足的人发现,每天增加一个鸡蛋,多吃半碗饭,几个月之后,血胆固醇水平并没有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

误区2:吃得非常素,但是优质蛋白质不充足。

人体可以用碳水化合物来合成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所以,纯素食并不能保证降低血脂水平。若没有充足的蛋白质供应,人体容易出现肌肉流失、体脂率上升、代谢能力下降等问题,对控血脂更为不利。所以,在膳食指南推荐的数量范围之内,瘦肉、去皮鸡鸭、鱼虾都可以吃,胆固醇含量不太高的鸡心、鸭胗等也都可以按瘦肉一样正常食用。如果吃鱼肉蛋类食物较少,就需要增加豆制品、坚果油籽和杂豆类主食,以便增加蛋白质的供应量。

误区3:凡是含脂肪多的食物都不敢吃。

并没有研究证明,在合理范围之内,摄入脂肪的总量越少,血胆固醇水平就越低。实际上,适量摄入坚果中的脂肪,对血脂管理是有益的。每天吃两个核桃,或一小把杏仁(或巴旦木),或几粒夏威夷果,既能增加食材的多样化程度,也是健康膳食模式的一部分。

吃坚果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坚果是新鲜天然状态,不要油炸,不要过度烤制,不要加入大量油和糖;二是数量要注意不过量,每天有一汤匙(10克左右)到一小把(25克左右)果仁就可以了。三是吃的方式多样化,可以作为零食,也可以作为三餐的一部分,这样更不容易过量。

误区4:觉得动物油可怕,植物油就随便吃。

很多人注意选择低脂食材,但没有注意少油烹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即便是植物油,也需要限制在每日25克之内。按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调查报告(2020),目前我国居民的平均烹调油摄入量为43.2克,比建议的25克多出了73%。仅此一项,每天就增加164千卡的热量,要增加至少半小时的快走才能消耗掉。所以,如果本来运动不足,多吃油更会增加肥胖危险,而增肥本身就是提升血脂的重要因素。

误区5:经常吃添加油盐糖的主食和点心。

膳食指南所建议的25克烹调油中,包括了制作各种面点和零食所添加的油脂。很多人日常吃的菜肴并不油腻,但很喜欢吃添加了油、盐、糖的主食和点心,比如葱花饼、草帽饼、手撕饼、玉米烙、烧饼、酥点、锅巴等。这些食物是精白淀粉+大量脂肪的组合,升高血脂的潜力较大。

其中部分加工食物含有较多饱和脂肪,它们在室温下呈现固态,给人一种没有什么油的假象。只要细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就会发现高脂肪的真相。

误区6:吃太多的水果,经常用水果来替代一餐。

一些女性爱吃水果,经常用水果代替午餐或晚餐的方法减肥,认为这样就可以无限量地放心吃水果。但这种方法容易造成蛋白质供应量下降,糖摄入量过多的问题,可能降低代谢率,不利于控血脂。餐后大量吃水果更会额外增加热量供应。因此,餐前、餐中、或两餐之间吃水果更为合理,而平均一日总量也宜控制在膳食指南所建议的200~350克的范围内。

误区7:因为害怕淀粉和糖升高血脂,干脆不吃主食,大幅度减少碳水化合物。

少吃碳水化合物食物的吃法,开始可能会降低体重,但一旦恢复食用就极易反弹。同时,长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对胆固醇水平和尿酸水平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如果没有医嘱或专业指导,不建议自行采用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法。更安全的方法是把一部分精白主食换成全谷杂豆。燕麦、荞麦、藜麦、黑米等全谷物均有帮助改善血脂的研究报告。也有汇总分析表明,每天只需要吃半杯熟的淀粉豆类,就能起到有益血脂的作用。

误区8:因为体重不超标,就觉得自己不胖,无需减肥。

一方面,体重不超标,但腰腹脂肪增加,就可能影响代谢,造成血脂的不良变化。另一方面,因为遗传和体格差异,在同样的体重和体型下,不同的人身体状况差异很大。

有人BMI只有21就出现了血脂异常,有人BMI24仍然体检全部合格;有些人腰围不到70就已经血脂血糖异常,有人腰围到80仍然一切正常。

不妨想想自己18岁左右刚成年时是什么体重和腰围。除非长期进行健身,否则随着年龄增加的数量中大部分都是脂肪。所以,原来特别瘦弱的人,在体重和腰围增加之后更容易出现血脂血糖异常等问题,要在苗头出现时逆转。

误区9:运动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强忽弱,难以坚持。

长期规律性的运动对改善血脂非常有益。但是,很久不运动,然后某一天突然猛烈运动的方式,对血脂并没有好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伤害心血管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每周安排3~5次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可能看到改善血脂的效果。

资料来源: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中国循环杂志,2023,38(3):237-271

(作者系注册营养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血脂的饮食误区,小心营养不良还控不住血脂,建议看看
...食物可能无法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如果膳食中大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同时缺乏足够的蛋白质或其他营养素,人体也很难将其转化为有作用的物质,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来对抗致病因素。三、如何预
2023-04-18 18:58:00
孩子为啥沾上老年病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慢消化碳水化合物,增加全谷杂粮的比例。高危人群限制胆固醇摄入量。对一般健康人来说,并没有要求限制食物胆固醇摄入量。但对已经有心血管
2023-04-10 06:06:00
每天一个鸡蛋,究竟是“养生”还是“心血管祸根”?4个误区要避
...生素D、钙、磷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不仅热量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比较少,所以是当之无愧的“营养佳品”,坚持吃还有很多好处。每天一个鸡蛋,还会慢慢收获这4个好处! 1、改
2024-09-23 20:32:00
已经每天只吃素了,为什么体检还是血脂高?
...里的坏脂肪自然就多了。除了脂肪,还有个问题就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很多老人家喜欢吃白米饭、白面馒头,这些食物虽然能快速补充能量,但是它们里面的糖分太高,会让血糖飙升,血脂也就跟着
2024-05-25 10:18:00
胖瘦不决定血脂的高低,血脂高不高,看脸能知道
...摄入,就靠多吃米、面等主食填饱肚子,人体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化生成甘油三酯,时间长了也会造成高血脂。2、选择不当虽然戒了荤腥,但很多人喜欢吃瓜子、板栗、花生、核桃等坚果和其
2023-07-22 10:52:00
高血脂饮食的4个饮食误区,小心血脂越吃越高
...小零食。误区三:不吃主食我们日常所吃的主食多为精制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后容易合成甘油三酯,不利于血脂控制。于是很多人选择不吃主食,其实这个做法并不正确,长期不吃主食会导致身体
2023-10-21 06:06:00
4个症状一出现,可能暗示血脂已经太高了,尽早控制
...饿感,继而摄入更多主食。精制米面等主食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后多余的碳水会被转换成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成分,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血脂上升。其次,植物油脂摄入过多。相对而言
2023-09-01 12:28:00
血脂高的危害与应对
...能会导致某些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而B族维生素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主要存在于奶、蛋、动物肝脏和鱼中。因此只摄入素食,可能患有B族维生素缺乏症,而造成脂肪代
2023-11-13 07:45:00
降血脂的“冠军”公布,4种食物名列前茅,建议常吃
...糖含量大约为16克,高血脂患者需要减少摄入过多的简单碳水化合物,特别是高糖食物,以控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摄入过多的糖可能导致血糖和胰岛素的过度变化,进而影响血脂的代谢。除此之
2023-10-08 06:1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吴素贞:针药并用,化解更年期“多事之秋”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下午+夜诊、周五全天、周日全天“一阵潮热、一身汗、一晚睡不着”——这是许多女性对更年期的第一印象
2025-09-10 10:25:00
躬耕教坛心如炬 照亮银龄逐梦路——贵州老年大学举行2025年教师节活动
9月9日下午,贵州老年大学6号楼报告厅内暖意融融、掌声阵阵,以“躬耕教坛心如炬·照亮银龄逐梦路”为主题的教师节活动在此举行
2025-09-10 01:24:00
医护温情进社区,家门口的“三甲医院”暖人心!贵阳市公卫中心携手小车河街道举办免费义诊活动
9月3日下午,在贵阳市南明区财富广场负一楼的合力超市门口,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正忙碌着,身边围满了陆续赶来的居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坐下
2025-09-10 02:26:00
新规落地在即!今后“纯牛奶”必须100%生乳制造
作者:廖玉婷已实施15年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即将迎来重要更新:今年9月16日起正式实施的“第1号修改单”
2025-09-09 12:0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锁自闭症孩子的社交密码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9-09 09: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颈后凸起的成因与“消包”指南
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夜诊,周日全天。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
2025-09-09 09:36:00
烟台疾控科普:减重防控高血压——体重减一点,血压稳一点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各位朋友,高血压这个“沉默的杀手”是否正在困扰着您或家人?您可知道
2025-09-09 10:15:00
重庆黄泥磅医院:用专业和坚持赢得颅面神经疾病诊疗口碑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颅面神经疾病的诊疗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专业实力的重要标尺之一。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2025-09-09 11:32:00
小结石黑科技 昆明肾结石专科医院独创中西结合“三通疗法”
“不是说小结石可以自然排出吗?为什么我的肾结石只有几毫米,却一直排不出来?”在临床上,云南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黄丽娟博士常常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
2025-09-09 11:33: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为不同阶段肺癌患者提供精确医疗服务
近日,72岁的李女士在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复查后欣慰地表示,“没想到现在能恢复正常生活,真的非常感谢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陪伴
2025-09-09 14:32:00
云知声与广西医保局达成战略合作,共筑医保服务新生态
近期,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股票代码:9678.HK)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5-09-09 16:54:00
《心灵导航》| 从独行到同行,孩子的校园社交指南请查收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阮晓燕)九月的校园,课间的笑声、课后的分享,藏着孩子们最纯粹的社交日常。你家孩子是否还在为“没朋友”发愁
2025-09-09 17:20:00
口腔种植迎来三维协同时代,德特安雅以材料-表面-结构整合提升治疗效率
面对口腔种植领域的复杂临床需求,单一技术维度已难以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种植体的长期成功,愈发依赖于材料、表面处理和结构设计等多维度的协同作用
2025-09-09 17:30:00
杨大林舒心颗粒:帮您应对负面情绪,提升整体心理状态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大林舒心颗粒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2025-09-09 17:31:00
开学必备清单漏了它?郑州普瑞眼科:建立儿童视力健康档案,科学防控近视发展
暑假悄悄过去,孩子们的视力却可能已在不知不觉中“滑坡”。户外活动减少、屏幕时间增加、作息紊乱……这些假期因素正在悄悄损害孩子的双眼
2025-09-09 1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