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胡立刚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胡立刚)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设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向阳村千亩高标准粮田里,阵阵稻香和欢快气氛传颂着乡村振兴新时代大都市“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故事。新时代上海丰收的故事,在上海乡村蓬勃生长,在南方稻作区里传扬,在以江淮为代表的平原旱地和以云贵为代表的高原山地滋长,而丰收的种子,是“沪稻”,即来自上海的常规稻、杂交粳稻、节水抗旱稻、超级稻等品种。“沪稻”香处看丰收,是乡村振兴新时代大都市上海的丰收故事。
不到150万亩水稻面积的上海拥有松江大米、青浦薄稻米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崇明大米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上海重视稻米文化的结果,而“沪稻”系列在内提高稻米文化品味,走出去服务稻作地区的农民增收和改变非稻作区农业产业结构。
离中秋国庆长假还有几天,喜欢先尝为快的上海市民便吃上了今年最早的新鲜软型粳米——上海国庆稻。
上海国庆稻米已经端上了上海市民的餐桌,带着上海纯正基因的中晚稻正竞相演绎丰收场景。在金山区廊下镇沪耕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300亩连片“申优28”超级杂交粳稻长势很不错,粗壮的稻秆和结实的稻穗似乎诉说着又一个“超级稻”的故事。
“希望分布在崇明区、金山区的高产田能获得800公斤高产,形成更多优质高产种植技术,通过联合育繁推种业公司输向全国。”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上海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曹黎明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