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黄道周劝皇帝远离小人被罢职,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气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0 15:44: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大将袁崇焕,他曾有效地抵抗了清军的入侵。除了这些武将,还有不少文人为保卫明朝江山,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黄道周便是其中之一。

黄道周的祖籍是福建莆田,自幼家贫,但他十分好学,而且天资过人,十来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十四岁的时候便广有才名,有“闽海才子”之称。黄道周虽然才华出众,但考场上却十分不得志,每次应试都是榜上无名。但他却并未就此消沉,而是继续钻研学问,同时还进行讲学、著书等活动。

黄道周劝皇帝远离小人被罢职,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气节

一直到三十八岁那年,黄道周才终于考中进士。当时,担任考官的是袁可立。袁可立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刚直,且敢于为民请命,曾因为勇于谏言,而数次遭到贬黜。他看到黄道周的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为国为民的忧虑,颇有英雄相惜之感,因此点了他个进士。

因为他学识渊博,且极有见地,因此被委派到翰林院任职。当时,魏忠贤弄权,黄道周联合了数位忠臣,准备上书皇帝,劝他远离身边的小人。但因为当时黄道周母亲病危,他回乡看望母亲,并没能直接参与。

黄道周劝皇帝远离小人被罢职,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气节

崇祯即位之后,清兵屡次进犯,大将袁崇焕力抗清兵,立下了汗马功劳。清兵也意识到,袁崇焕是他们进犯中原的最大障碍,必须想法设法铲除。于是,就趁着袁崇焕回京的时机,散布谣言,说袁崇焕有降清之心。崇祯疑心极重,果然中了清兵的诡计,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曾举荐过袁崇焕的大学士钱龙锡,也因此而受到了牵连。

因为害怕受到牵连,朝廷之内无人肯为钱龙锡辩护。黄道周得知之后,连夜上书崇祯,极力为钱龙锡辩护,并指出崇祯过于追究罪责,导致无辜朝臣受到牵连,损害朝廷的利益。崇祯看了,认为他是有意维护钱龙锡,不予理睬。黄道周不肯罢休,接连数次上书。崇祯皇帝大怒,将黄道周的官职降了三级,调出京城。黄道周离京之前,再次上书崇祯,劝他远离朝中小人。崇祯认为他胡乱捏造,将他贬为庶民。

黄道周劝皇帝远离小人被罢职,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气节

此后几年,黄道周一直在外著书讲学。一直到后来,面对清兵与起义军的双重压力,朝廷岌岌可危,崇祯又想起了黄道周,再次将他调入京城,并恢复他的官职。这一时期,清兵步步紧逼,朝廷当中便有人主张降清。黄道周得知之后,便上书崇祯,指出杨嗣昌等人暗中与清兵议和。但崇祯偏袒杨嗣昌,认为黄道周是无理取闹,将他贬到了江西,任按察司。此后,曾有人举荐黄道周,崇祯非但不听,反而将举荐的人治罪。可见对他很是厌恶。

黄道周见崇祯不纳忠言,而清兵又步步紧逼,义军势如破竹,眼看明朝就要灭亡。于是黄道周便辞去官职,回到老家,著书讲学。过了没多久,义军打进北京,崇祯自缢而亡。之后,清兵进关,打败了义军,占领了北京,建立了清朝。

黄道周劝皇帝远离小人被罢职,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气节

此时,清军虽然占据了北方江山,南方还有不少地方尚未沦陷,并且建立了南明,继续与清军对抗。黄道周不忍江山落在清兵手里,再次出山,被隆武帝封为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主持抗清的战斗。

当时,清政府在江南颁布剃头令,但遭到了江南百姓的强烈抵抗,并因此导致了大量百姓被杀。江南百姓求助于隆武帝,隆武帝让黄道周组织军队抵抗。黄道周征集了数千人入伍,又募集了三个月的粮草,然后带着这些军队,北上抗击清兵,结果在乐平一战落败,在撤军途中遇到清军的埋伏,不幸被俘。

黄道周劝皇帝远离小人被罢职,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气节

虽然身在囹圄,但黄道周依然坚持做文章。清廷也知道黄道周学识渊博,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此杀了实在可惜,因此就派人前来劝降,但都遭到了黄道周的严辞拒绝。在此期间,黄道周的妻子曾给他写过信,嘱咐他不要顾及家里,要以国家为重。清廷见黄道周不肯投降,只好将他处斩了。南明皇帝得知之后,十分哀痛,为他谥号“忠烈”,并建庙定期祭祀。

中国的文人,向来十分重视气节。黄道周在朝廷为官时,不怕冒犯皇帝,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直谏;在明朝灭亡之后,黄道周又组织军队反抗,努力恢复河山,被俘之后宁死不降,完美体现了一个中国文人的气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因1事得罪崇祯,连降3级贬为平民
黄道周是明代的抗清英雄,也是杰出的画家。为官正直清廉,多番得罪权贵,却不曾退却,被俘后也不改一身正气。崇祯兴大狱,株连甚众,原大学士钱龙锡亦牵连论死。当时朝中大臣摄于崇祯帝的威势
2023-06-21 13:51:00
钱谦益降清又反清,他为何反复无常?
...一代文宗”和“虞山诗派”领袖。他还是著名的史学家,黄道周曾说,有钱谦益在,“国史犹未死也”。钱谦益在文学、文化方面的成就不容置疑,可以算是领导一个时代的大人物。除此之外,钱谦
2023-11-30 15:39:00
明末清初的黄道周是怎样的一个人
...,清军入关。时殉国的臣子众多,可达到千人以上,大臣黄道周也是其中一个。黄道周率千人“扁担军”抗击满清,失败后于南京就义殉国,被处以斩刑。行刑之时,侩子手满是不屑,笑他贪生怕死
2023-02-24 14:22:00
北宋名臣辈出,但为何传世的政绩却很少?
...寇准敢拉皇帝的衣服,李沅敢烧皇帝的诏书,大量大臣以气节闻名。这样的名臣存在的基础,是赵宋的祖训,善待文人,从赵普和赵匡胤开始,北宋的皇帝在无关原则的事情上,就有迁就大臣的习惯
2022-12-19 15:30:00
天启乳母客氏为何成了东林君子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天启政局时,不能提皇帝昏聩,但必然先骂魏、客二贼。黄道周称:“珰魏始煽,保客有鷕”;夏允彝称:“宫中惟忠贤、客氏为政”;吴应箕认为,客氏与魏忠贤“比而乱政”,“爰纠妖姆,里表
2024-06-17 09:37:00
初唐诗人宋之问的人品之争
我国古代的文人,自幼饱读圣贤之书,大抵都是很有气节和风骨的,比如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比如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或者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但是也有一少
2023-10-23 14:37:00
盘点史上十大死社稷的君王
...割据福建,独享一方,理也不理。已年过花甲的明朝老臣黄道周对隆武帝表示:“我为大臣,当先皇帝而行,以为人臣表率。”同年,黄道周凭一腔忠义,仅带万余两白银,携数名弟子慷慨出征。隆
2023-05-01 11:38:00
展现文人风骨杭州日报讯 11月12日,明羽艺术·弘扬黄道周文化书画作品展在福建省东山县文博中心开幕,展出书画艺术家明羽创作的黄道周诗词和东山题材书画作品70件。展览持续至11月2
2023-11-19 06:58:00
...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后世对史可法的评价多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
2024-06-04 06: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