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末清初的黄道周是怎样的一个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14: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末清初的黄道周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末清初,清军入关。时殉国的臣子众多,可达到千人以上,大臣黄道周也是其中一个。黄道周率千人“扁担军”抗击满清,失败后于南京就义殉国,被处以斩刑。行刑之时,侩子手满是不屑,笑他贪生怕死,黄道周解释“我饿”,侩子手听后态度大变,恭恭敬敬请他“上座”。后人在其衣内找到血书一份,曰:“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落款:大明孤臣黄道周。

一、谏官的沉浮仕途

黄道周38岁方才中了进士。按理说,“不惑”将至,理应处事圆滑,懂得变通,可黄道周并不重视这些。走上仕途后,他经常做的就是挑朝廷的刺。1630年袁崇焕被杀,这本与黄道周毫无关系。仅仅因为袁崇焕一案牵连了一位大学士,名为钱龙锡,而黄道周认为钱龙锡被袁崇焕所牵连,十分委屈。

明末清初的黄道周是怎样的一个人

哪怕他与钱龙锡素不相识,他也丝毫不顾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毅然决然上书给崇祯皇帝,替钱龙锡伸张正义。他要为国、为臣子们留下一段实话。在黄道周的再三坚持下,钱龙锡最终被赦免,而代价却是黄道周“连降三级”,暂时罢免回家。黄道周似乎并不在意。在家乡开了个小书院,在书中寻求义与气。

黄道周的坚持不止于此。1638年,崇祯皇帝就清兵的问题召开了御前会议,复官的黄道周和兵部尚书杨嗣昌意见相悖,杨嗣昌主张议和。当然这也不是他自己的独到见解,而是许多官员共同的想法。以当时明朝的军事实力而言,谈判是最优解。他们负担不起这场战役了。黄道周不同意,他身后的大臣宁愿殉国也不愿议和。这种坚持并不能带来胜利,而议和自然也无法挽回明朝的大势。

黄道周慷慨激昂,丝毫不顾及所谓“时务”,同杨嗣昌争吵得面红耳赤,其他观战的大臣吓得站在一边,不敢说话,也不敢阻拦。崇祯听得心烦意乱,又不想对抗清军,便讥讽黄道周只会说话不会办事。这次会议之后,黄道周被连降6级,调任至江西,老老实实做一届“芝麻官”。

二、自建“扁担军”对抗满清

1644年清军入关,势头猛烈,无人能抵挡。赋闲在家的黄道周眼看着李自成、吴三桂、左良玉等人屡战屡败,黄道周坐不住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和他们拼命。他决定出山辅佐唐王。唐王有心却无力,虽然很想从福建打回去,可手里所有的兵力都在他的下属郑芝龙手里,唐王没有什么实权。

明末清初的黄道周是怎样的一个人

而郑芝龙不愿惹事,只想在边陲安稳余生。一年过去,唐王也没能要来兵。黄道周依旧没有退缩,决定自己筹备。最后他招募得几千人,大部分是平头百姓、门下书生、老乡总计4608人,仅有十几匹马,和满打满算不足一个月的粮草。

没有盔甲,没有武器,人们只好拿来家里的扁担当武器,于是得到“扁担军”的称号。黄道周的妻子随他召集许多妇女一同打仗,这些妇女甚至没有扁担,赤手空拳,史称“夫人军”。隆武皇帝下旨赐予黄道周2400白银,240两文绮路费。同僚张肯堂和何楷等人又捐赠白银1860两。

七月二十二日,北伐开始了。南京江北等处地方少保、太子太师、吏兵二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明知必死无疑,却无比坚定。路上,黄道周向延平、建阳、崇安、龙溪、长泰五个衙门借了7110两白银,又向官吏、乡绅募捐,得到1180两。

明末清初的黄道周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支队伍走了三个月,走到江西遇到清军,遂交战,并不激烈。“扁担军”失败得毫无悬念,黄道周全军覆没,被械送南京。清廷派出文臣武将挨个劝黄道周投降,可黄督师掩鼻不语,作为昔日的同僚,洪承畴深感痛心。他劝说黄道周放弃抵抗,这样还能留住性命。可黄道周却拒绝了。他提笔写下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随后,他开始绝食。黄道周的夫人蔡氏对丈夫的气节与忠烈极为肯定。

三、兀立不扑,尽忠殉节

清军被黄道周的强硬激怒了,决定将他处以死刑。隆武二年的三月初五,天气已渐暖。此时,黄道周刚好绝食十二天。囚车驶至西华门的时候,行车颠簸,黄道周踉跄一步,险些坠于车下。狱卒看他腿软,不禁满是嘲讽,安慰他莫怕。

明末清初的黄道周是怎样的一个人

黄道周大怒,向狱卒道:世上何来怕死的黄道周!绝食多日,身体虚弱,又加行车不稳,以至腿软,本是忠义之举,岂可为人所不齿?监斩官急忙下跪敬礼告罪,连行刑也向黄道周请示:先生请。黄道周不为难他,便一口应允,身体面朝南方三次遥拜,站立接受行刑。一刀下去,头断血溅三尺而身体直立不倒。人们惊叹,竟是如此先生!

乾隆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专门写下如此“圣谕”称赞黄道周:“立朝守正,风节凛然,其奏议慷慨极言,忠藎溢于简牍。卒之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黄道周的行为,便是连清人也不得不佩服,可见其操守之正统,是值得无数人学习的范本。在黄道周的身上,传递着这个民族最宝贵的闪光点:气节、忠贞、信仰。

明末清初的黄道周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人说,黄道周为代表的忠义臣子,对于现在来讲已经不适合了。他的行为似乎过于顽固,不知变通,死守气节。他们不识时务,遇到危难便是赴死也不妥协。

可近代以来的无数战争,甲午战争、抗战......甚至以往五千年的中华民族遭遇的无数战乱、无数的入侵,中华文明却从来没断了传承,没有毁灭、绝迹,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明而源远流长,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坚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先儒黄道周得旨从祀孔庙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铜陵北极殿供奉的黄道周牌位 ◀乾隆帝评价黄道周“一代完人” ▼《四库全书》记载黄道周谥号 ◀《光绪吉林通志》卷四十五旨准黄道周入孔庙记载 曲阜孔庙大成殿 ⊙
2024-01-21 02:21:00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与曾皇后:患难中的真情
...帝,改元隆武。升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并且封王妃曾氏为皇后,隆武帝饱览诗书,很有建树,仁慈爱民,将南明小朝廷经营的井井有条。而曾皇
2023-11-26 15:27:00
黄道周劝皇帝远离小人被罢职,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气节
...将,还有不少文人为保卫明朝江山,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黄道周便是其中之一。黄道周的祖籍是福建莆田,自幼家贫,但他十分好学,而且天资过人,十来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十四岁的时候便广有
2023-04-20 15:44:00
黄道周:明朝末年的直言忠臣与民族英雄
...会变成这样呢?此人就是明末文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黄道周。天启二年,38岁的黄道周中进士,在这一朝先后任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黄道周的老师是袁可立,为万历年间的言官。袁可立曾
2023-11-18 15:27:00
他被崇祯厌弃却为国捐躯,一身傲骨铸就天价书法
...吧!”铮铮铁骨,崇祯怒斥这位被清军处死的老人,名叫黄道周。他是怎样的人呢?一是才华深厚,二是性格刚硬。他自幼好学,14岁时就成为了当地的才子,23岁就开始著书立说,在当时绝对
2023-07-08 16:10:00
他因1事得罪崇祯,连降3级贬为平民
黄道周是明代的抗清英雄,也是杰出的画家。为官正直清廉,多番得罪权贵,却不曾退却,被俘后也不改一身正气。崇祯兴大狱,株连甚众,原大学士钱龙锡亦牵连论死。当时朝中大臣摄于崇祯帝的威势
2023-06-21 13:51:00
...行动诠释了“忠”的含义,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人物。黄道周,年少时家境贫寒,经过勤学苦读,于天启二年考中进士,奉旨到翰林院工作。崇祯在位时期,内阁首辅更换频繁,几乎一年换掉一个
2023-03-12 14:55:00
明朝书法家黄道周誓不降清,遇难前留下16个字,字字泣血
...被清军杀害的老人就是明朝著名学者、书法家、抗清英雄黄道周。黄道周,初名螭若,字玄度,亦字幼平、幼玄、去道等,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等职
2022-12-31 23:05:00
崇祯为什么在两年后抛弃东林党
...皇帝也非常信任他们,再加上官职略小的侯恂、钱谦益、黄道周等东林党大佬们在朝堂上的配合,熬过了魏忠贤残酷镇压时期的东林党,似乎看到了他们主政的黄金时期就要到来。可惜,他们的理想
2023-06-20 20: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