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杨小冬表演生鸡蛋壳刻字
在中车常州车辆有限公司劳模工匠传习馆的工作台前,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杨小冬屏气凝神,用电钻笔轻触台前的生鸡蛋,并小心翼翼地挪动着,伴随电钻开动的马达声、钻头旋转的沙沙声,不一会儿,鸡蛋壳粉末纷纷落下,鸡蛋上一笔一画,字迹渐渐清晰……
“这是我用电钻在鸡蛋壳上刻的‘五一’两字。”操作台前的杨小东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看上去有点腼腆,虽然年纪不大,但在大家眼中是妥妥的技术大拿。
杨小冬介绍,鸡蛋壳的厚度约0.3毫米,为了在鸡蛋上刻字,他需要用电钻笔把刻字深度控制在0.1—0.15毫米间。用手电筒给刻好的鸡蛋打光,透过字迹,可以看见鸡蛋膜内流动的蛋液,而鸡蛋膜完好无损。
为什么要在生鸡蛋上练刻字? 杨小东说,主要为了练手。公司海外出口车型品种多、要求高,对生产部件有高度的精准要求。刚来车间工作时,有一道工序就是拿四分尺对成品的轮轴进行质检,每个部件的误差要精准控制在四分之一根头发丝误差内,很考验一线工人的手力和巧劲。
杨小冬告诉记者,自己当初在学校学的专业是数控加工,但生产现场更多与焊接、车轴有关,更考验工人实操水平。为了迅速提高技术,自己就琢磨了一套在鸡蛋上刻字的练习方法。
“每个蛋壳的弧度都是不一样的,稍有差错就会刻不上字,或者鸡蛋破碎。这不是为了秀绝活,而是因为对自己的工作技能提高有很大帮助。”杨小冬说。在练习中熟能生巧,他慢慢感受到自己出手越来越稳,眼也更尖了,有时候相同部件差之毫厘的差距,凭借肉眼就能感觉出不同。“最开始我刻一个字要半天功夫,现在几分钟时间就能搞定。”如今杨小冬的这门绝活,不仅能做到刻字,还可以做到刻出中车logo等复杂图案。
只要有空闲时间,杨小冬就找来与数控、电子以及机械有关的书籍,不断充实自己。他通过请教师傅、上网查找资料等各种途径了解有关数控的最新消息和资讯,一有机会还到兄弟单位“取经”。通过勤学苦练以及老师傅们的言传身教,他很快就取得数控高级工证书并成长为车间生产的主力。
在自我提升的同时,杨小冬也不遗余力推进技能“传、帮、带”,热心参与公司年度技能培训等级考试培训工作,编制理论课程PPT,对参加考试员工理论辅导,无私地向青工们传授自己的绝技绝招,带领参考人员进行实作训练。近年来,他累计培训200余人次,先后培养出18名高级工、4名技师、20余名技能员工,他本人先后获中车劳动模范、中车资深技能专家、中车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中车劳动奖章、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12: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