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社保“第六险”将全面推进 业界呼吁建立动态筹资机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16 10:53:00 来源:市场消费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被誉为社保“第六险”,启动试点以来,已运行8年时间,覆盖人口超过1.8亿。近日,多项长护险配套细则和标准发布,长护险迎来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

随着长护险扩面提上日程,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安排及服务体系备受关注。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全国推进过程中,建议逐步实现全民覆盖,建立多元化的动态筹资机制,在实施中兼顾全局性和地方差异化。

业内建言

逐步实现全民覆盖

长护险是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被称为社保“第六险”。

数据显示,2023年,49个试点城市参加长护险人数超1.8亿人,享受待遇人数达134.29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持续提升,长护险在全国扩面成为大势所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我国自2016年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颖表示。

王颖长期聚焦重点人群健康研究,是《全国长期护理保险运行模式与体系机制比较研究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的主笔教授。今年,该白皮书课题组实地调研了8个试点城市的长护险运行情况,并搜集研究了49个试点城市的长护险方案,最终形成了86页的白皮书研报。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长护险制度历经初步探索、逐步扩展至深化细化的重要阶段,在试点区探索建立起一项全新的社会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面向不同群体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长护险制度稳步推进的同时,试点地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在政策上进行前瞻性布局。

长护险的覆盖面是研究团队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49个试点城市中,已经有34个城市覆盖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王颖说,还有15个城市仅覆盖了职工医保人群,对城乡居民医保人群没有实现覆盖,这可能会加剧社会公平性问题,削弱长护险的普惠性。建议遵循社会保障互助共济和大数法则,扩大筹资对象范围,逐步实现全民覆盖的制度目标。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作为一项将在全国普及的社会保险制度,长护险实现人群全覆盖是大势所趋。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系教授朱铭来认为,未来长护险的发展趋势肯定是要实现更广泛的人群覆盖。他同时提到,城乡居民医保人群参与长护险涉及财政补贴以及个人缴费意愿等复杂问题,而且每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推进参保人群扩面挑战不小,核心还是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长护险筹资机制。

一位地方医保局负责人亦提到,该地区三分之二居民参加的是居民医保,这部分人群如何纳入长护险保障是需要考量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筹资问题。

呼吁建立

多元化筹资机制

如何筹资以及长护险基金收支能否平衡,是长护险制度可持续运行的基础与核心。从目前试点情况看,长护险基金总体运行平稳。2023年,长护险基金收入243.63亿元,基金支出118.56亿元,整体收入大于支出。

朱铭来分析,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长护险保障内容进一步扩大,例如保障范围进一步将中度、轻度失能情况纳入其中,“收入结余可能就兜不住了”。

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已成业界共识。朱铭来表示,有些地方单纯依靠医保基金划拨来推进长护险,从长远来看肯定是难以持续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筹资机制。

从筹资渠道来看,白皮书显示,个人缴费(含个账)、医保基金划拨、财政补贴、单位缴费构成绝大多数试点城市长护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整体呈现出“四足鼎立”的筹资格局。同时,也有部分城市采用一元或者二元等较为单一的筹资渠道。

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筹资方式也是重点问题。目前我国长护险试点城市主要采用三种筹资方式:定额筹资、比例筹资和“定额+比例”混合筹资方式,其中采用定额筹资的城市最多,即以固定额度为标准进行缴费。

王颖认为,相较定额筹资,比例筹资既坚持了社会保险的互助共济原则,又兼顾合理划分筹资责任的保障机制,有助于增强筹资的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我们建议尽量采取比例筹资,根据个人的经济收入和失能风险来建立筹资的动态调整机制。”她表示,同时建议筹资水平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保障水平,因地制宜。

日本女子大学社会福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洁在日本执教生活30多年,近距离观察了日本长护险制度的多次改革。沈洁介绍,日本长护险实施的24年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长护险基金压力日益增加,长护险政策大约每3年调整一次,调整的重点是调整参保与给付对象标准、建构社区综合化养老服务体系、调整服务对象的义务承担比例。

兼顾全局性与差异化

除了筹资这一核心问题,长护险制度还涉及失能评估体系、护理服务体系等多个环节。在长护试点过程中,各地差异化相当明显。

白皮书认为,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全国推进过程中,需要兼顾全局性和地方实际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在国家层面需要建立统一的制度框架,消除试点的过渡差异化和碎片化,以确保政策的基本一致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由于全国范围内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各统筹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因地制宜。

相关机制建设正在推进。近日,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发布《关于推进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建设,这是今年9月以来发布的第五项长护险配套政策。

商业保险公司亦是长护险制度全国推广的重要参与者。目前商保公司主要通过经办和承办两种方式参与长护险运营。在政策性长护险“保基本”的基础上,保险公司也在探索开发商业长护险产品,助力构建双支柱长期护理保障体系。例如,中国太保寿险广泛参与构建长期护理保险网络的同时,也积极推出多款商业性护理保险产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6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医疗保险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社保管理论坛上,专家与业界代表齐聚,为中国长护险制度发展探路。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为达到规定失能等级的长期失能参保人,提供生活
2023-12-01 23:29:00
...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精准实施“社保高质量扩面专项行动”,力争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数据分析,动态、精准锁定未参保人员和中断缴费人员,采取针对性政策
2024-05-07 13:13:00
聊城市人社局:打好就业 “组合拳” 织密民生 “保障网”
...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比如支持企业吸纳就业的扩岗补助、社保补贴、税收优惠,支持重点群体就业的培训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鼓励自主创业的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推动惠企利民政策“直达
2025-06-11 22:07:00
...署,提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这是提升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2024-08-06 06:25:00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我区织密织牢社保网为群众幸福兜底■ 聚焦新业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社保精准扩面专项行动 ■ 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提供多层次保障本报讯 (记
2024-01-31 06:44:00
...人养老金试点工作健康发展,38.9万人缴费2.1亿元;全区社保领域第一个地方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居)协办员服务规范》获准公布。完成全区消防救援队伍养老保险属地化参保
2024-01-21 09:28:00
...撑、以专项整治为抓手,积极构建覆盖全流程、多层次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通过跨部门协同、数据智能核验、精准化宣传等举措,有效织密社保基金安全网,切实维护参保群众合法权益。跨部门协
2025-05-27 11:20:00
...求。财政部门要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加强投入保障。人力社保部门要指导“浙医聘”平台做好承接的县编省(市)代招工作,对医共体招聘、岗位、职称、薪酬一体化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医保部门要
2025-05-07 09:43:00
...业培训三大平台,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聚焦强社保惠民生,在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上奋力拼搏。深入实施社保精准扩面行动,聚焦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推动参保人数、缴
2024-02-28 14: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