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蜀汉第五次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然而,孔明前脚刚仙逝,部队后脚就爆发了内乱,彼时的蜀国第一大将魏延,还因此身亡。
魏延不但死得冤,被自己人所杀,而且,死后更冤。
原因就在于罗老先生那本写得精彩,却有些扭曲史实的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写道,魏延生前就想谋反,所以,诸葛亮在临死前,就提前定好了除掉魏延的计划。
小说《三国演义》比正史《三国志》更有意思、更好读,也就更为流传,所以,导致很多人都以为魏延真的是个反贼。
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陈寿在《三国志》里写道:“原(魏)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陈寿写得很明白:魏延并无投降曹魏之心,否则,他的方向跑偏了。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在北伐军中病危,秘密与杨仪、费祎、姜维,安排自己身故后的撤军节度,具体部署为“令延断后,姜维次之”,做了这番安排后,诸葛亮就去世了。
孔明死后,杨仪派费祎去找魏延,试探他的态度。
魏延听后,表示反对撤军,并特别强调不愿为杨仪断后,他接着又与费祎做了一番部署,要费祎与他联名下发部队。
费祎则骗魏延说:“我回去为你向杨仪解释一下,他军事经验很少,一定不会违抗你的命令。”随后他出了营门,上马就跑。
后来,魏延派人去打探杨仪等的动作,发现他们正按诸葛亮的部署带队撤还。魏延大怒,抢在杨仪前面南撤,将所过的栈道全烧了。
杨仪见此情形,只好重新伐木,修路搭桥。
与此同时,魏延和杨仪各向成都的朝廷上书对方叛逆。
一天之内,紧急文书交替到达,后主刘禅郁闷了,便问董允、蒋琬。
董、蒋二人担保杨仪不会谋反,也就是说,既然杨仪不反,那么魏延就值得怀疑。
之后,在一个叫南谷口的地方,魏延占领后,派兵逆击杨仪。
杨仪令王平在前面指挥,王平斥责魏延的先锋部队,说:“丞相刚刚去世,尸骨还未寒,你们怎么就干出这样的事!”
魏延的手下听了,顿时觉得是魏延做错了,于是一哄而散。
魏延只好带着余部逃往汉中,但在路上被马岱所杀。
魏延与杨仪向来不和,两人怨气极深。
比如一次争论中,魏延曾拔刀指向杨仪,导致后者当场情绪崩溃,“泣涕横集”,而在魏延被杀后,其首级被送到了杨仪那里,杨仪竟扔到了地上,还狠踹了三脚。
而且,以前大家在一起议事时,为了隔开二人,费祎常坐到他们中间,当和事佬。按照平时他们的座位,差不多是这样的排列:杨仪(或魏延)—费祎—魏延(或杨仪)。
那么,后人为何会认为魏延之死是诸葛亮的责任,甚至是其刻意安排的呢?
便是来自诸葛亮临终前议事时,并未叫上魏延,这给了人们“遐想”的空间。
笔者认为:一来,因为诸葛亮与魏延存在军事战术方面的分歧(如“子午谷奇谋”);
二来,此时的诸葛亮油尽灯枯,召见杨仪等人,与其说议事,不如说安排后事,而此时如果魏延在场,再提反对意见,诸葛亮恐怕已没有气力去弹压对方了。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诸葛亮生前压制过魏延的冒险行为,但依然重用魏延,因此,诸葛亮对魏延还是信任的。
魏延的死,也不仅仅是诸葛亮的责任。
一方面,当魏延与杨仪相互告状时,费祎没有及时向朝廷说明情况,而董允、蒋琬也没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另一方面,两人进而厮杀时,姜维同样没有作为,没有起到居中调停的作用,不得不说,他们都失职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7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