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小说中魏延是被诸葛亮设计所杀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06:02:00 来源:戏说三国

关于魏延,其实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称为五虎之下第一人,足见其才能是多么的强大。不过一提起魏延,大家肯定都会跟“反骨”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认为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造反,所以最终被诸葛亮设计杀死,罪有应得。然而在正史中,魏延真的是因造反被诛吗?

正史中的魏延

实话说,正史中的魏延,跟演义中的魏延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在演义中,魏延刚投靠刘备时,诸葛亮就命人把魏延拖出去斩了,原因是魏延脑后有反骨,至于反骨是什么,长啥样,大家都不知道,只能说诸葛亮一见魏延,就觉得魏延这人不咋地。幸好刘备及时出手,救下了魏延一命。而实际上在正史中,根本没有魏延有反骨这一事记载,诸葛亮想杀魏延一事,完全是三国演义编造出来的。甚至于说,魏延的出身,都和演义中交代的不一样!

在演义中,魏延是荆州刘表的手下,他本来是想打开襄阳城,迎接刘备的,结果刘备没去,后来魏延又去到长沙韩玄处,在关羽进攻长沙城时,魏延打开城门投降。可见在演义中,魏延最开始是别人的手下,之后才投奔刘备的,不过在正史中,魏延首次出场,就是作为刘备的部曲。

《三国志》: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三国志中并没有说魏延是其他军阀的手下,所以他很可能一开始就跟随的是刘备,也正因如此,刘备觉得魏延非常可靠,所以才会在汉中之战后,将魏延直接提拔为汉中太守。当时大家都以为刘备打下汉中后,会让张飞去镇守汉中,毕竟荆州可是交给关羽的。汉中这么个重要的地方,一定要交给一个非常受信任,而且军事能力非常强的人,相比较而言,张飞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了。然而刘备的任命却出乎众人所料,他没有让张飞镇守汉中,而是选择了魏延,搞得一军尽惊。

《三国志》: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从刘备对魏延的破格提拔来看,他是非常看重魏延的,竟然把镇守汉中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魏延,不过魏延也并没有让刘备失望。魏延镇守汉中期间,边疆还是比较稳定的,曹军不敢多加骚扰。

刘备死后,诸葛亮当政,按照演义的说法,诸葛亮虽然重用魏延,但是对魏延也是提防有加。尤其是在第四次北伐时期,魏延不听诸葛亮的命令,并撺掇同僚反对诸葛亮,引起了诸葛亮的不满,于是诸葛亮开始谋划,想要诛杀魏延了。

《三国演义》:邓芝回见孔明,言魏延、陈式如此无礼。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烈而重之。吾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患害。今已显露,可以除之。”

从此刻开始,诸葛亮已经有了除去魏延的想法。之后上方谷之战,诸葛亮原本是打算把上方谷口、谷尾全部堵住,要把司马懿和魏延一起烧死的,结果最终天降大雨,救了魏延一命。诸葛亮见烧不死魏延,便让马岱卧底在魏延身边,等到魏延谋反时,马岱再出手诛杀魏延,结果后续的发展果然如诸葛亮所料,诸葛亮去世后,魏延谋反,最终被马岱诛杀。从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其实一直都是不怎么看好魏延的,这和正史完全不同!

正史中的诸葛亮,其实对魏延非常好,一直在保护着魏延!魏延这个人,和关羽非常像,典型的傲上而不欺下,魏延对士兵很好,但是对于那些士大夫可就很差了,所以魏延这个人,其实和同僚的关系相处得非常差。就说杨仪,人家是丞相府长史,结果魏延和杨仪关系非常差,两人要是坐在一起,很容易就直接动刀子;再比如刘琰,这人可是刘备的老部下了,刘备还是豫州牧时,他就开始跟随了,结果魏延和人家关系搞不好,最后还是诸葛亮出面,逼迫刘琰写信给魏延道歉。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魏延这个人的人际关系是真的差,完全和同僚处不好,要不是诸葛亮看重魏延的军事才能,多加庇护,估计魏延早就被排挤出去了。

所以说,从正史来看,诸葛亮对魏延其实是非常宠爱、重用的!这一点,和三国演义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看正史只看演义,估计很多人会认为诸葛亮不怎么重用魏延!

说完正史中魏延的基本情况,我们再来看看,正史中的魏延,究竟是怎么死的,和三国演义有何不同?

三国演义中魏延的死亡原因

三国演义中,魏延的死亡原因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所以在这里不多作描述。演义中,魏延就是造反被杀,而且他的每一步都被诸葛亮给预料到了,结局比较惨。

魏略中魏延的死亡原因

关于魏延的死,魏国方面其实也有不同的看法。按照魏国的说法,当年诸葛亮弥留之际,其实是想把军队大权交给魏延的,毕竟魏延乃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存在,而是还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深受刘家的重用,对刘家、对蜀汉非常忠心。不过杨仪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害怕魏延报复他,毕竟他俩的关系是势同水火的,所以杨仪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打魏延。魏延本来就没有投魏的打算,害怕与杨仪交战就说不清了,于是只能逃向汉中,并写信给刘禅,说杨仪谋反。最终杨仪派出马岱将魏延斩杀。

《魏略》: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关于魏国的这种说法,其实有两个大的漏洞。

第一个漏洞是既然诸葛亮已经交代了,他死后由魏延统领大军,为啥众人还会听信杨仪的谣言?魏延这个人虽然脾气不好,但却是完全忠心于蜀汉的,而且魏延在蜀汉已经做到了征西大将军、假节,地位非常高,他如果投降魏国,魏国能够提供更高的职位吗?

第二个漏洞是魏延本身军事能力非常强,且脾气火爆,面对杨仪的进攻,他怎么可能不战而逃?杨仪怎么可能打得过魏延?

从这两个漏洞来看,杨仪造谣进攻魏延的说法,似乎并不是非常可信。事实上,当年陈寿在编纂《三国志》时,也并没有采纳魏国的这种说法,转而采用了蜀汉的说法。

三国志中魏延的死亡原因

在三国志中,认为魏延之死,完全是他自己作的。当时诸葛亮病重,曾经召开了一次临终会议,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召集在一起,安排他身后之事。诸葛亮命令在他死后,秘不发丧,由杨仪掌军,率军退回成都,并让魏延、姜维断后。

《三国志》: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

诸葛亮死后,杨仪掌握军队,准备率军回撤,还特地派费祎去探一下魏延的口风,看看魏延是否会遵守诸葛亮的遗命。很显然,魏延并没有打算遵守,他并不想就此撤军回去,还想继续和司马懿鏖战,并说丞相虽然去世,但他魏延还在,还可以继续战斗。得知这一消息后的杨仪,当即决定,不管魏延了,直接撤军回去。

而魏延一看杨仪竟敢直接率军离去,当即大怒,率军日夜兼程,赶到了杨仪的前面,烧毁栈道,阻止杨仪回军,并向刘禅上书,说杨仪谋反。杨仪看魏延竟然阻止自己回师,也向刘禅报告,当时蜀汉朝廷接到两份报告,一致认为是魏延在撒谎,力保杨仪,可见魏延这人混得是有多差,根本无人为他说一句话。最终魏延没了主意,只能用强,想要率军击败杨仪,抢夺军权,但被王平击败,而魏延被击败后,只能逃往汉中,最终被杨仪下令追杀。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魏延虽说没有投降魏国的打算,但是他违抗了诸葛亮的命令,率军攻打杨仪,其实本身已经算是造反了。所以说,从明面上来看,魏延是罪有应得。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诸葛亮的临终安排,其实也会有一种疑惑:魏延之死,是不是诸葛亮有意安排的呢?

首先、诸葛亮临终前的那场会议,叫来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但并没有叫魏延,这就让人非常疑惑了,魏延好歹也算是军中二号人物啊,这么重要的会议,诸葛亮为啥不叫魏延前来?

其次、诸葛亮既然知道杨仪、魏延这两人势同水火,坐在一起都要互砍,为何最后会把大军的控制权交给杨仪呢?他就不怕杨仪得势,对魏延不利?而且魏延也必定不会服从杨仪的管理,两人很可能会发生内讧!很多人说,诸葛亮看重杨仪,可我们从诸葛亮给刘禅的密信中来看,诸葛亮其实也是不满杨仪的。

《三国志》: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

最终杨仪的结局也是比较惨的,虽然他贵为丞相长史,平定了魏延之乱,以为诸葛亮死后他会升官加爵,但是最终他却根本没有获得一点好处,丞相之位是由蒋琬接替的。可以说,杨仪忙活了一场,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杨仪还因为乱说话,被下狱自杀了。可以看到,诸葛亮对于杨仪本身也并不是非常看好的,那么他为啥会让杨仪去指挥大军撤退呢?他不怕逼反魏延?或者说他就是这么谋划的?

事实上,三国演义中之所以把剧情设定为诸葛亮不喜欢魏延,最终设计杀掉魏延,应该也是对于上面这两个疑惑的解答。因为从三国志来看,诸葛亮的临终安排,确实显得非常诡异,仿佛他是故意这么安排,逼迫魏延和杨仪火并一样。

结语

正史上对于魏延的死亡原因,公认的说法是三国志的这种说法,说魏延不满杨仪领军,想要率军夺取杨仪的兵权,最终被杨仪击败,魏延被马岱追而斩之。本质上来说,魏延攻打杨仪,并不是为了投降魏国,而只是单纯针对杨仪,想要抢夺大军控制权,不过他的这种做法显得非常幼稚。而如果仔细分析诸葛亮的临死安排,其实很容易发现魏延有被算计的嫌疑,那么重要的会议没叫他,还找了个死对头当他的顶头上司,这换作任何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这简直就像是在针对魏延所做的,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会倾向于认为,是诸葛亮在用计诛杀魏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09: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临死,为何一定要设计除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而另有原因
...,功勋卓著。创建蜀国立过不朽荣誉。对刘备忠心耿耿。诸葛亮去世后要杀魏延,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小说集《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个反面人物,尽管他武学高超,悍勇绝美,但常存不臣之心。极
2023-11-07 17:59:00
他是三国最有争议战将,武力直逼蜀汉五虎将,差点射杀曹操
...式向刘备投降。当然,魏延归顺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诸葛亮指出魏延脑后有一根逆骨,时间长了就会造反。他想杀魏延,刘备劝他放弃。而魏延的“反骨”论也为此埋下了伏笔。最后就是魏延这
2023-02-19 20:47:00
被刘备视为心腹的魏延,到底怎么得罪了诸葛亮?背后隐秘令人心寒
...帐下无数英雄好汉一向颇受后人喜爱。在这个时期它既有诸葛亮这样千古难遇的谋臣,也有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更吸引了无数豪杰在其手下做事。其中魏延便是刘备手下备受器重的名将,不仅战功
2024-12-25 08:53:00
诸葛亮是如何吓退司马懿二十万雄兵的
诸葛亮的形象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小说中,总给人以谨慎持重的印象,但小说中也有表现其用险的情节,空城计就是一例。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都了解空城计的故事,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在诸
2023-07-24 20:53:00
魏延死后墓中石像真的是诸葛亮吗
...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本来是降将,入蜀之初因为诸葛亮本人的不看好,而没有被重用,也成为了一个谋略,武艺不在五虎将之下,却一直无法进入一线将领行列的遗珠。民间对于这位饱受冷
2023-06-08 15:31:00
诸葛亮和空城计:一段历史与文学的碰撞
诸葛亮的形象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小说中,总给人以谨慎持重的印象,但小说中也有表现其用险的情节,空城计就是一例。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都了解空城计的故事,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在诸
2023-09-09 17:07:00
浅谈魏延谋反背后的权力斗争
...的统治地位,集团内部便先后失去张飞、马超、黄忠,到诸葛亮北伐时不得不将军队交给老将赵云、魏延。不久赵云也在第三次北伐时病逝军营,蜀汉大军只剩魏延一人还能扛起军队大梁。而他作为
2023-06-10 17:48:00
三国时一桩冤案,忠心耿耿的大将不仅自己被杀,还被灭了三族
...知道有马岱在,便照计杀了魏延。按照小说情节的发展,诸葛亮死后,魏延因长期受到诸葛亮的追问而心怀怨恨,又因为与杨义肃的恩怨而造反。不过,诸葛亮早已预料到魏延死后会造反,所以命马
2023-02-13 20:58:00
三国时期魏延谋反是确有其事,还是小说杜撰的?
...打造之下,整个汉中防线固若金汤,使敌人不敢小觑。在诸葛亮主政时期,魏延更是成为了蜀汉军队中硕果仅存的名将,屡次北伐立下了不少功。这些事情的叠加,使得魏延的自我感觉变得良好,魏
2023-09-20 01: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