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在江南收不上来的税,清朝为什么收上来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7 10:08: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收不上来的江南税赋,满清是怎么收上来的?这一直是一个被很多人讨论的话题,网络上的解读也是各有千秋,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些个人的看法,大家读完这篇文章之后,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明朝在江南收不上来的税,清朝为什么收上来了?

其实清兵刚到江南的时候,一直在忙着打仗,他们采取的是入乡随俗的政策,拉拢江南士绅以支持自己的满清政权。

可是,随着战争的持续,很快满清的财政压力就越来越大,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它们也开始打起了江南士绅们的税收。

可是,那些江南的士绅对此非常嗤之以鼻,它们在心里想的是“我们连在江南起家的大明都扛得住,还怕你们这些建州蛮夷”。

于是,这些江南士绅们重新拿起对付明朝的那套方法开始为自己谋利。

他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靠着昔日的权势和积累下的财富,结交官府,拉拢书吏,隐瞒田财,拖欠钱粮。并且动不动就说“我们家资金周转困难啊”,或者是“哎呀,我们遭遇了困难,没有钱交粮交税”,甚至有的人直接就是装糊涂,装作没听到那种征税的通知。反正就是故意到期不交。

江南的这些士绅们都不约而同的放下身段,用软磨硬泡的方式抗粮抗税,跟朝廷对着干。

几年下来,江南那么多州县,拖欠的钱粮和白银数目大的惊人。

可是,因为刚开始管理这么大的地盘,满清也没有啥经验,朝廷也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办?而在朝廷的那些汉官们,也都装聋作哑,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来。

于是,这个拖欠税收的事儿就一直拖着,真正让满清这帮人下定决心要和江南士绅死磕的原因,还要从郑成功说起。

1658年,郑成功北伐长江,江南好多个府县望风而降,那些忍了建州鞑子十几年的江南士绅们似乎又看到了出头之日,纷纷的杀猪宰牛欢迎“王师北归”。

按照当时的情形预估,如果郑成功能成功的拿下南京,那么满清在江南的局面极有可能就会瞬间崩盘,但是很可惜,郑成功因为轻敌和无援,最后这次北伐也失败了。

但这也把满清的那一帮高层惊出一身冷汗,并且他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发现江南这帮人呢,实际上就是一帮政治的墙头草,站在满清的角度,这就是一帮养不熟的白眼狼。

既然这些江南士绅们没有真正的政治立场,那干嘛还惯着他们呢?

向他们收税,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财政问题,还可以对郑成功以及那些反清组织的经济基础来一个釜底抽薪,断绝那些反清组织的钱粮支持。

于是,就发生了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奏销案”,清廷将上年奏销有未完钱粮的江南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并溧阳一县的官绅士子全部黜革。

明朝在江南收不上来的税,清朝为什么收上来了?

并且,满清朝廷对税收进行新规,凡是欠税40%以下的,就要剥夺功名,责打20大板,欠税越多,责罚就越重,同时还给地方的各督抚下了一道谕旨,要求他们对那些抗税者撕破脸皮,不讲情面,彻底清查,如果继续包庇窃税者,就要以渎职罪论处。

对于这个规定,这些江南士绅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他们依然以不变应万变,反正每个地方每年都会有天灾人祸的,总能找到不交税的理由,关键还是那些已经结交后的官府书吏们,他们总能找到办法去帮这些士绅们减免税赋。

还是奏销案发生的这一年——公元1661年,8岁的玄烨登基,索尼和鳌拜以康熙的名义发布谕旨,给各地的官员下达了一个收税的KPI考核指标。规定只有按期完成征税任务的官员们,绩效考核才能达标,如果KPI不达标,不管官职的大小,一律冻结仕途的升迁。

但是,朝廷又留了一个机会给这些官员,就是限期把那个钱粮税收补齐的话,那你的仕途升迁再给开放,并且可以获得快速升迁。如果限期内还是补不齐,那就要降级处分了,严重的还会革职查办。

总之,清廷就是用这个KPI的方法落实到个人,反正就是不管你用什么理由和方法,朝廷只要税收,否则KPI绩效考核这一块你就过不了关。

其实,在明朝的时候,朝廷也这么干过啊,曾经也落实到个人的,但是大家通过资料以及历史都知道,明朝的那些惩戒向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偶尔用来惩治几个倒霉蛋还行,实际结果却是不尽人意。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在混前程,搞不定哪一天,江南的那个谁谁谁就可能入阁当家做主了,混官场的,总要留些情面为以后铺路啊。

可是满清不一样,人家靠八旗起家,当家做主的永远是满洲的少数贵族,江南的那帮士大夫无论怎么努力,永远也进不了清廷的核心管理层。

既然如此,那么既然涉及到前程了,谁还会在乎谁的面子呀。于是,江苏巡抚朱国治就率先动手了。

他向江南士绅们发起了一个催粮催税的运动,朱国治率先开始查账,只要是有欠税的,哪怕只欠一丁点,也要造册问罪,并且在苏州、松江、常州、镇江这个四个府一共抓了13517名士绅,其中有2171个是乡绅,还有11346个秀才。

明朝在江南收不上来的税,清朝为什么收上来了?

朱国治把这个欠账数目,欠账人的名单,以及是你各欠了什么类型的税,分门别类的汇编造册,要求他们两个月以内必须那个把欠税补齐,否则就要从重治罪。至少要剥夺功名和打板子,严重的话还会革职充军、抄家充公。

这么来势汹汹的一搞,把一部分士绅确实给吓到了,于是,一部分人就主动上交了共计白银4.9万两,还有一部分人还是硬扛着不交。

朱国治一看,这一万多人欠了这么多年的税,才补了不到5万两,这跟自己的KPI考核的缺额相差太多了。于是朱国治决定加大惩罚,于是就开启了更猛烈的第二轮催缴。

这一次,他不搞催收那一套了,而是直接抓人,而满清朝廷这些人的处理决定也很简单,就是不管你欠的税有多少,不管你职务有多高,所有人的功名通通革除,其中还有3000多个被带上枷锁送到刑部治罪,最后给关进了大牢,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才陆陆续续被放出来。

这些士绅里面有现任官员的,统统降两级,调离要职,而这些人的仕途就此遭受了重大的挫折。

那些欠税的衙役,要照价赔偿,还清那个欠税,在经济上大受损失。

最惨的不是这些,而是这帮人前脚被抓走了,后脚那些家产立刻就被官府打着“冲抵欠税”的名义一扫而空。他们很多人在第二年出狱的时候,还想着先回家歇歇,却发现连家都没了。

其中有一个在翰林院上班的探花,叫叶方蔼,查账造册的时候发现他还欠了一厘银子的税,大概就是一个铜板,也就是一文钱。结果他也被削职了,他就到处找人托关系,写报告上书,强调自己只欠了一文钱而已,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呢。

但是满清高层的那些贵族对他是鸟都不鸟,依法办理了他,然后给民间留下一段“探花不值一文钱”的典故。

注:叶方蔼后来仍然官复原职,并被判定与此案无干。后来因为才华还历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刑部侍郎。并且著有《读书斋偶存稿》《叶文敏公集》《独赏集》。

明朝在江南收不上来的税,清朝为什么收上来了?

反正满清朝廷当时的意思就是吃定江南士绅了,你们有本事就去追随郑成功,否则你就乖乖的掏钱。不掏钱的话,要么我咔嚓了当官的,谁让你们KPI考核不合格呢?要么你们这些当官的就给我咔嚓了哪些士绅们,谁让他们不交税呢?

真到了刀架到脖子上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会非常的简单。关键是人家的八旗军和核心管理层没有任何变化,这才是人家能收上税的核心因素。

说到最后的话:核心竞争力不能丢,只要有核心竞争力在手,KPI就能制约一切。否则,任何的制约条款都是一纸空文。因为如果你的核心竞争力是我赋予你的话,你拿规定来约束我?做梦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7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是如何趁机剿灭江南士绅的
...是清初东南三大案之通海案的背景。一、江南士绅集团和郑成功的光复作战明朝的士绅集团不同于六朝世家大族,它极具弹性和开放性。明代士绅是指有功名之人。在明代,举人以上不纳税、不服徭
2024-07-14 19:07:00
明朝官绅用什么方法逃税?清朝时,他们的方法为何就不管用了?
明朝末年,江南士绅抗税已成顽疾,朝廷对此束手无策,最终使得财政崩溃。而清朝则以强硬的姿态,雷厉风行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维护了统治的稳定。那么,明朝官绅到底有什么五花八门的抗税手段?
2024-12-10 08:46:00
崇祯皇帝在松锦之战后为何没有选择南迁
...一面唯一的旗帜,永历皇帝时期的南明擎天双壁李定国和郑成功也是因为拥唐拥桂的政治因素才没办法通力合作,所以,崇祯皇帝真要是一心南下,即使只过去他一个人,南明的历史也会大不同,估
2023-05-27 14:21:00
明朝对江南士绅无可奈何,为何清廷一招让他们集体闭嘴
一、让明朝头疼的江南士绅或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关系,烟雨蒙蒙的江南和磅礴苍茫的西北,自古以来就是前者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后者则占据政治地位,因而,宋、明等朝代,国家的税收及人才输
2024-06-04 20:16:00
在讨论明朝相关话题时,“江南士绅”是个高频出现的名词。在不少人眼里他们不仅把持社会经济、遥控朝廷,甚至在幕后决定着皇帝生死,是明亡的主因。那么江南士绅到底是个什么群体,真的有这么
2024-05-13 15:21:00
明朝亡在江南士绅这些读书人手里,可清朝皇帝却不惯着他们
很多人不解,明朝的士大夫为什么到了清朝却变乖了?因为明朝皇帝不敢砍的人,清朝皇帝他就敢砍,也不管你有没有功名,也不管你功名大不大,更不管你是不是士绅。比方说江南的士绅们都有一个习
2024-11-01 10:30:00
反清斗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郑成功南京之役
由于收复台湾的不朽功绩,国姓爷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然而,对于当时作为反清将领且拥有个人野心的郑成功来说,收复并退守台湾,实在是非常无奈的一步棋。毕竟,当时
2023-02-15 20:38:00
郑芝龙为什么降清,一起来看看
被清军抓捕的郑芝龙郑成功是公认的民族英雄。但英雄却有一个人人唾弃的汉奸爹,他父亲郑芝龙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好。追根溯源的话,郑芝龙原本也是一代枭雄,郑成功的军事力量就是继承自老爹,
2024-07-24 17:02:00
抗清英雄张煌言,不屈不饶坚持抗清,以死殉国的忠烈志士
...得知舟山已经失陷,回救不及,便陪同鲁王逃往厦门投靠郑成功。03此后,张名振和张煌言数次进入长江,攻打崇明、镇江,进逼南京,力图收复明朝失地。1653年八月,定西侯张名振和兵部
2023-05-12 08: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