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
今年作文题考生:不太难
海南侨中名师点评:审题并不难,内容易“同质化”
海南高考作文题(新课标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读写结合类试题首次在高考全国卷中使用
今年新课标Ⅱ卷作文是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指出,读写结合类试题是首次在高考全国卷中正式使用,可以看出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阅读、写作、思考相结合。
本报讯 语文科目考完后,不少考生表示作文题“不算太难”。今年的作文题在立意上有何特点?具体写作上该抓住哪些要点?海南华侨中学资深语文老师徐永清表示,今年作文题在审题上并不难,但容易让考生内容“同质化”,要想出彩,必须在结构设计和表述上呈现个性化,“‘放松’‘沉淀’‘成长’的具体阐释是本次写作的难点,考生只要能用个性化语言阐释清楚,比较容易胜出。”记者 王小武
今年的作文题目让考生“有话说”
“梳理2021年、2022年以及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发现一些关联。”徐永清表示,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021年的作文材料为“人”字的笔划,“逆锋起笔,藏而不。”“中锋用笔,不偏不。”“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即为“人成才”的三个步骤,有修身立德之题义。2022年的材料作文是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把青年学生的志向和奋斗与家国的未来挂钩,是个人价值与民族复兴的对接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今年的作文题落点在“自我空间”,“从2021年的‘内修’到2022年的‘内外融合’,又回到今年的‘自省自强’,这就是连续三年高考作文题的关联之处。”
“今年的作文题直面青少年‘个人空间’问题,是教育发展的一次深化反思。”徐永清称,青少年“空间问题”与“双减”政策相关,学习空间为什么会被挤压?怎样让青少年的个人空间变得更快乐、更健康?这需要深度思考。
徐永清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很有“温度”,考生对自身的学习生活空间有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很容易写出自己的困惑、想法和建议。但应注意的是,题目不是要求考生写出简单的诉求,而是要通过个人感悟,审视教育生态,呼唤教育的“人性”和“个性”。
审题不难,个性化语言阐释易胜出
徐永清认为,今年作文题审题并不难,从语言文字运用题Ⅱ引出当代青少年“空间问题”。从试卷某一题目中引出作文构想,这是一种新的出题方式,值得思考。
“当代”“青少年”两个关键词,是对时间阶段和角色年龄的限制,考生应把写作视角锁定当下青少年群体。“希望”一词是对写作的立场指向,因此“自己的空间”成了题目的核心点。后文的“放松”“沉淀”“成长”是对“当代青少年的空间”这一核心点进行细化议论的三维。可以说,这是有限制性的“一元三维”作文题。
考生需注意两点:一是引题出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需要考生概述当下青少年学习生活空间受影响的现象,并指出症结;二是“放松”“沉淀”“成长”三者之间论证的顺序不要打乱,这三者是有联系的。“‘放松’是去除焦虑更好地判断选择奋斗的方向,从而在思想精神上自觉地过滤掉有害的思想和习惯。‘沉淀’之后,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成长可期。”徐永清表示,需要指出的是,青少年的个人学习生活空间不是逃避外界烦扰的“自私空间”,而是一个修炼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孕育其中,“自我空间中见真我而悟众生,悟众生而兴家国。”
徐永清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容易让考生内容“同质化”,要想出彩,须在结构设计和表述上呈现个性化,“毕竟这是‘一元三维’的作文题,关系点比较多,因此结构设计严谨的考生会有很大的优势。”
除了结构,还要看内容的填充。“‘放松’‘沉淀’‘成长’的具体阐释是本次写作的难点,考生只要用个性化语言阐释清楚,比较容易胜出。”徐永清表示,该作文题容易写成时评类风格的作文,“如果考生在道理阐释上真情流露,就能打动阅卷老师。如果以典雅、精确、凝练的语言行文,更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