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陕西榆林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05 15:3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陕西榆林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防治荒漠化与干旱十分重要。

陕西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榆林市荒漠化土地面积为4198万亩,除吴堡县之外的11个县市区均有分布。

1952年1月开始,榆林市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造林防沙、兴修水利。之后,一代又一代的榆林人,心怀“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企盼,征沙治土,植树造林,创造了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的生态奇迹。如今,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携手同行,用一株株樟子松、沙地柏等树木,共同描绘更美丽、更动人的“榆林绿”,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经验借鉴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塞上大地,风景如画。

70多年来,榆林市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模范群体,他们通过治沙、管护、人工造林等方式,帮助周边村民增收致富,使区域农民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改变,驶入良性生态循环发展轨道。

“南治土、北治沙、全域治水”,经过坚持不懈综合治理,目前榆林境内860万亩流沙已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0.9%提高到目前的36%,年流入黄河泥沙由5.13亿吨减少到2.1亿吨,实现生态环境由“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为全国防沙治沙、环境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沙漠上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在沙漠上建设森林城市,这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今已在榆林成为现实。

2016年11月榆林市正式提出创建申请,2017年1月,原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榆林市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并将榆林市列为国家西部干旱半干旱沙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试点予以示范带动和技术支持。由此开启生态建设的新征程。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榆林市通过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强化监督,形成高位推动、全面开展、跨部门协作的良好局面。

2019年11月,榆林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西部干旱半干旱沙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生态建设经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年来,榆林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市域森林覆盖率由33%提升到34.8%,城区绿化覆盖率由37.67%提高到40.24%,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坝草沙综合治理,打造了横山哈兔湾、榆阳掌盖界和小纪汗、神木马场梁和圪丑沟等规模在5万至10万亩的大型荒漠化防治示范点,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一体化同步推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同提高,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民植绿推动“浅绿”变“深绿”

榆林计划到2025年完成营造林及种草500万亩,推动生态版图从“浅绿”走向“深绿”,全面加快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步伐,奋力谱写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房前屋后绿意盎然,南山前湾绿柳成荫,景区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榆阳区青云镇色草湾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近年来,色草湾村结合村域实际,以实现“区域景观化、山区林果化、乡村宜居化”为目标,通过保护优先、保育结合的方式,把全村生态振兴示范项目建设分为暖泉山庄、新农村四周、特色林果基地、花卉博览园、色草湾前湾、色草湾中湾、色草湾后湾7个部分,总投资1124.2万元。在树种选择方面,以樟子松、油松、侧柏等树种为主,对全村范围内的荒山荒坡、道路、河流、房前屋后进行绿化。同时,通过采摘园建设和鲜食杏低产林改造,促进农林生产和旅游经济等多产融合。

同色草湾村一样,榆林还有19个行政村目前也建成了生态振兴示范村。今年,全市又计划投入6.7亿元实施生态廊道建设、重点区域绿化、全民义务植树等“林业十大工程”,安排项目142个,营造林131.92万亩。其中,市级投资规模、营造林面积持续增加。

手植一片绿,秀美一座城。如今,越来越多的榆林人主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个人、团体纷纷通过认建、认养、捐资参与义务植树,“家庭林”“亲子林”“纪念林”等层出不穷。围绕“双碳”目标,榆林市深入开展企地合作碳汇林建设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其中,榆阳、横山两区55家企业以社会资本参与形式完成造林86.3万亩,投资12.607亿元。放眼塞上大地,绿色涌动,生机盎然,一幅山水和谐、绿色发展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数据来源: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7: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陕西榆林生态蝶变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第 13 版)陕西省榆林市,位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处,坐落于黄河“几字弯”中心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2025-01-06 05:50:00
本文转自:法治网金秋时节,陕西榆林郁郁葱葱,风景如画。毛乌素沙地的腹地,层林尽染,鸟儿悠然自鸣,一片大美风光。 千年沙海变绿洲,离不开榆林检察机关依法优化履职的生动注脚。近年来,
2023-10-12 16:57:00
陕西检察机关提升调查取证科技化水平 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陕西榆林10月19日电 (记者 张一辰)陕西省检察机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荒漠化防治工作推进会18日在陕西榆林召开。旨在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荒漠化综合防
2023-10-19 09:19:00
三秦大地深绿版图再萌新绿
...中国绿色时报吴堡县沿黄绿化 闫宇涛摄徐凡4月,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林场,10万亩樟子松已抽出新梢,满树的雌雄球花。从黄沙飞舞到绿波荡漾,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翠,经过70多年
2024-05-15 09:44:00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安9月12日电 (杨英琦)12日,“陕西榆林荒漠化地区违建高尔夫球场,无任何审批手续营业十余年”一事引发关注,榆林市官方对此回应称,相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2023-09-12 22:08:00
陕西榆林再通报“荒漠化地区违建高尔夫球场”:全面关停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9月15日电 据榆林发布客户端消息,针对“荒漠化地区违建高尔夫球场”一事,榆林市联合调查组再次发布情况通报称,针对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的榆林高尔夫球场有关
2023-09-15 10:22:00
陕西榆林:荒漠变良田,土豆获丰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9月23日,山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大地种业第二农场,工人们正在收获土豆,据测算,今年这里的土豆亩产达5000公斤。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榆林市约93%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2024-09-26 16:58:00
“种”绿沙漠,“苗”绘驼城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邓剑洋驱车行驶陕西省榆林市北部的毛乌素沙地,葱茏绿意扑面。因“能”而兴,因“能”而行。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能”下决心,在坚定不移走好生态
2024-09-26 18:17:00
会员卡最低32万,荒漠“长”出高尔夫球场,无手续营业十余年!榆林再通报:已全面关停
陕西榆林年降水量仅400毫米左右,是典型的荒漠化和沙化地区。令人感到诧异的是,一座占地近3000亩的违建高尔夫球场却在此地营业了10余年。据当地自然资源局执法支队工作人员表示,对
2023-09-15 17: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南京高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姜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2025-11-02 09:14:00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11月1日,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在风景秀丽的羊山湖擂鼓开赛。现场20支高校龙舟队挥桨竞渡,在湖面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水上“速度与激情”。 南京
2025-11-02 09:14:00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G334国道,东起吉林龙井,西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在吉林省境内绵延的895公里中,不仅串联起长白山麓的林海与松花江畔的湖光
2025-11-02 10:1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东志编辑 黄镇华二审 彭玲三审 李枫
2025-11-02 11:21:00
河北新闻网讯(刘志刚)清晨的京哈高速九门口复线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冲刺年底通车目标;国道G228昌黄路至秦唐界段宽阔平坦
2025-11-02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