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王芳通讯员孟令旭
12月2日,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大新村药品代购员刘胜才又为本村老人张庆友送去了速效救心丸等药品。
“我岁数大了,任何车也不会骑,腿还疼,到县城也不方便,这些药镇上买不着,胜才送来药太好了。”张庆友老人说。
原来,今年83岁的张庆友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需要常年服用速效救心丸等药物,这些药物需要到近30公里以外的沾化城区购买,由于儿女常年不在身边,吃药成了“老大难”。改变从黄升镇开展“敲门问需·幸福升温”活动开始,今年黄升镇根据留守老人较多的镇情,通过工作人员走访入户,搜集群众的“心坎事”。经过问题搜集,镇上发现遇到“买药难”的群众不在少数,于是各村配备了代购员,张庆友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据了解,自9月10日,黄升镇开展“敲门问需幸福‘升’温”活动以来,全镇16名科级干部、35名镇机关干部和210名网格员走访问需群众8722户24833人,其中,在村居住5166户14004人,电话沟通在外3556户10829人,共收集意见建议20大类926条,其中,反映新建或维修道路139条;路灯少、不亮或未安装21条;浇地困难412条;家庭生活困难需求救助125条;申请残疾评定15条;买药难、买药贵、看病难40条;人居环境类20条;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生活用水等154条。
为彻底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黄升镇党委政府共召开问需调度会议21次,进行实地督导34次,电话抽查2000余个,将收集到的诉求问题进行归类,清单问题原则上做到网格内能解决的,在网格内解决,网格解决不了的由联村科级干部协调解决,联村科级干部解决不了的提交镇党委扩大会议共同商定解决方案;根据问题需求种类及数量,组建“照明全覆盖”“低保公平办”“评残主动办”“买药容易办”“灌溉齐心办”“环境全提升”“硬化全覆盖”7个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民生任务落实。
“买药容易办”专班负责人李风德介绍,“针对群众反映的需求以及各村的摸排,第一对村卫生室配备药品进行了规定必须配齐60种常备药品,对于没有卫生室的村各村配备1至2名家庭医生并将医生信息制作成卡片发放到每户中;第二每个村配备一名代购员,每个月对于长期用药的群众统计一次购药需求,并对常规药物进行代购。通过以上措施的长期坚持真正解决群众买药难问题。”
“这个事儿非常好。镇干部到家里来了解问题,我们一反应,马上就给办了这个事了,真是为民办事。”颜家村村民李金健高兴地说。
而在胡营河五支邓王泵站指导安装调试的“灌溉齐心办”专班负责人张新泉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原先胡营河五支这边的耕地浇地非常困难,每次浇地要么铺设上千米的塑料管浇地,要么多台抽水机分二三次提水,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一亩地浇地费用80元以上,现在投入70余万元建成的一体化泵站,四根出水管每小时出水量可达2000方,能灌溉18亩地,浇地费用每亩也就三四十元,能彻底解决邓王、杨家、前后皂四个村偏远3000余亩的浇地问题,浇一遍地与以前相比可为群众节省10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方案,条条有人抓落实,已上门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评残5人,核实低保户125户,安装路灯320盏,灌溉农田6000余亩,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6.04公里。同时,对重点攻坚事项实行“督导办”,及时调度整改推进情况,持续拓宽民意诉求渠道,办好民生“微实事”。
“通过最基本的入户方式向群众问到最直接的、日常不易发现的民需民情,问到工作薄弱处,为镇村开展民生类工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更有温度的方向,解决好群众‘心坎上的事’,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针对本项活动,黄升镇党委书记王文涛如是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