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偏嗜五味要有度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2 09: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李学军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董港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不少人的饮食口味有所偏嗜,有些人嗜酸成性,有些人素爱甜食,而有些人则无辣不欢。中医认为,饮食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对应五脏,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然而,对其中某一味有偏嗜,可能反映出身体某个脏器出现了健康问题,同样,过食五味也会影响五脏的健康。所以,想要吃出健康,五味偏嗜则要有度。

中医认为,五味分入五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即五味与五脏之间具有一定亲和性。如若长时间嗜好其中一味或几味,五脏功能会失去平衡,易出现偏盛或偏衰。通常来说,饮食的口味偏嗜主要与自幼养成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以及地理环境等有关,有时则是因为健康异常或者营养失衡所致。日常生活中,应警惕饮食突然偏嗜,这种变化往往是身体的“健康预警”,应及时就医,排除病变。

偏嗜酸味,应疏肝理脾

肝属木,酸入肝。酸味主收敛、涩滞,具有滋养肝脏之功。适度食酸可养阴生津、健运脾胃、滋养肝脏。嗜酸过度则会影响肝、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引发消化系统疾病。《黄帝内经》记载:“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若偏嗜酸味、食酸过度,则易使肝气失于疏泄,气机调达不畅,肝气郁结溢盛,从而克伐脾土,导致脾气亏损。脾主肌肉,其华在唇,食酸过度则易使肌肉角质增厚皱缩,嘴唇失去光泽并出现外翻情况。

养生建议:①偏嗜酸味的人,平时可以选择一些酸味的新鲜蔬果,如柑橘、石榴、橙子、西红杮、葡萄、山楂等,满足自身口味喜好的同时还可以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

②对于腌制酸菜、酸辣粉等酸性醋制品的食用则应减少,以免这类食物对胃肠道刺激过度,从而引发消化功能紊乱等胃肠系统疾病。

③应保持情志舒畅,精神愉悦,以利肝气条达;生活中要注重顾护脾胃,以增强后天之本。二者相辅相成,共奏疏肝理脾之功。

偏爱苦味,注重调理心脾肺

心属火,苦入心。苦味主泻火、燥湿、坚阴,适当摄入苦味,能够清泻心之实火,可清心除烦、解暑祛热、燥湿除满、泻火存阴、通利大便。《黄帝内经》曰:“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食苦过度,则助生脾土,土气过盛,壅滞不行,易使津液与水谷之气停滞,胃肠食积不化,可出现嗳腐吞酸、脘腹胀满等症;食苦过度也易使心气受损,影响食欲;苦味之品多性寒,过食寒凉之品,引起脾胃受寒,亦会出现腹痛、便溏等情况;同时,偏嗜苦味,则会克伐肺金,易致皮肤枯槁、毛发不荣。

养生建议:①偏爱苦味的人,可因时制宜,多于炎热酷暑时进食苦味食物;或因人制宜,痰湿、肥胖、便秘者可适当食用苦瓜、莲子、蒲公英等。

②茶、咖啡是广受大众喜爱的苦味饮品,具有提神、加快新陈代谢的作用,日常可以适当饮用,但应避免贪嗜成瘾。

③过嗜苦味,易耗心气,损伤肺脾二脏。嗜苦所致气虚者,平时应注重调摄心气,可酌情使用党参、黄芪、大枣等甘温之品泡茶饮用。

偏好辛辣,需肺肝同调

肺属金,辛入肺。辛主发散、活血、行气,辛味对肺气具有宣发作用,正常食入可发散风寒、宣发肺气、行气化瘀,并能祛散脾胃湿气。《黄帝内经》云:“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若偏好辛辣之品,食用过多,人之筋脉易败坏、松弛,精神也易受到损伤而散失。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过食辛辣,则克伐肝木,可导致筋脉拘急,爪甲也随之干枯;食用过度或过久还会导致肺气宣发太过,汗出过多,气机耗散,伤津耗液,汗为心之液,则心中空空然,常见症状为精神萎靡、头昏脑涨、麻木等;偏好辛辣之味,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及内、外痔等肛肠类疾病。

养生建议:①偏好辛辣之味者,易导致舌燥口干、咽喉肿痛等。平时应少吃辣椒、大蒜、生姜等常见的辛味食物,同时可在菜肴里酌情加一些滋润甘寒之品,如山药、白萝卜、银耳等,从而达到养阴润肺、以偏纠偏的目的。可吃甘蔗、莲藕等滋阴润燥的食物,甘蔗具有润肺滋阴、生津止渴、清热解毒之功,吃甘蔗不仅能缓解嗜食辛味导致的耗液伤津,同时也能缓解因辛辣入胃导致的便秘;莲藕则有清热润肺、凉血止血之功,是清润泻火之佳品,同时也适合消化不良、体质虚弱者服用。

②过嗜辛味易伤肺气、耗伤肺阴。根据五行相克理论,肺伤而劫夺肝阴,嗜辛者平时应注重益气润肺、滋阴补肝、肺肝同调。

偏喜甘味,宜脾肾同调

脾属土,甘入脾。甘主补益、和中、缓急,适量食用可滋补脾胃之气。《黄帝内经》曰:“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若偏嗜甘甜之品,易使脾气壅滞不通而上逆,导致心气喘闷,出现皮肤色泽发黑,进一步损伤肾气,使肾气失于衡守;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过食甜味,则克伐肾水,引发骨骼疼痛,头发也会脱落;食用过度还会使脾胃壅滞,运化失司,食物积于胃肠,引起脘腹胀满不适,可能导致糖尿病、龋齿、肥胖等。

养生建议:①偏喜甘味者,平时在饮食摄入上可以选择具有甜味但同时含糖量低的谷类、豆类、果蔬等作为主食,如玉米、山药、红豆、南瓜等。谷类食物在具有甘味口感的同时,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豆类食物则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②奶茶、蛋糕、甜品等甜腻的甘味食物要减少食用,因其大多富含反式脂肪酸,过度摄入可能会引发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关疾病。

③偏嗜甘味之人,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脾胃不足、肾气失衡,此时应首先纠正嗜甘之好,再予以调理脾胃、补益肾气之品(如山药、薏苡仁、大枣、白扁豆等),平日也要适当运动,以助消化。

偏嗜咸味,当心肾相济

肾主水,咸入肾。咸主软坚、补肾、下燥、利水,对肾具有一定的滋补养肾作用。适量食用可滋肾润燥、强腰壮骨、凉血通便、软坚散结,使身强力壮,充满活力。《黄帝内经》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若偏嗜咸味之品,食用过多,全身骨骼就会受损,肌肉就会逐渐短缩,心气也抑郁、衰弱、无力。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过食咸味,肾水则上克心火,抑制心主血脉的功能,进而会使血脉凝聚流行不畅,颜面色泽也由于失于濡润而发生变化。食用过度会损伤肾脏,进而造成肾功能受损,典型症状如感觉全身乏力、腰部隐隐作痛、生殖能力降低等。

养生建议:①偏好咸味之人,应清淡饮食,有意识地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并保持每日摄盐量不超过6克,以防“越咸越吃”的恶性循环。

②肾功能不全者应立刻纠正嗜咸之好,并进行低盐饮食;肝功能不全以及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也要减少食盐以及咸味饮食的摄入。

③过嗜咸味易伤肾气、耗损肾精,使人体进一步因水不济火而致心火独亢,嗜咸者平时应注重补益肾气、填精生髓、清心泻火,可酌情配伍肉桂、生地黄、龙眼肉、茯苓以及莲子等药,以达水火既济之目的。

《黄帝内经》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总的来说,口味有偏嗜者要积极纠正饮食偏嗜,合理搭配膳食五味,使得骨骼坚正强健,筋脉柔韧有力,气血流通不滞,肌腠固密不疏,如此可化生精血,气骨精强,终得天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医降压有三宝:睡得好、吃得糙、脾气小
...能,影响消化,引发脾胃方面的一系列问题。2.苦入心。苦味能泻火、燥湿,适当摄入苦瓜、莲子、芹菜、蒲公英等苦味食物,可清泻心之实火,起到清心除烦、解暑祛热、燥湿除满、通利大便等
2025-06-14 05:59:00
五气五味五谷五色五音与五脏的关系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提出五音疗疾之理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参”。五脏六腑之气可以配合相应的音乐来治
2023-07-29 04:38:00
为什么中医说“屁为脾之镜,腰为肾之镜,腿为肝之镜”?
...医常说“屁为脾之镜”。中医典籍中也有相关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024-06-03 11:24:00
小寒时节:固肾气暖脏腑
...保暖,固护肾气暖脏腑,内敛生机,静以待之等春来。《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为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倪晶莹说,起居养生上,小寒节气也应遵循冬季闭藏的规律,做到早睡晚
2024-01-05 07:45:00
冷饮雪糕
夏天不宜多吃
...护心气。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夏时心火当令,可多食苦味以清心,同时亦可增进食欲。下雨后天气闷热潮湿,人容易出现湿困脾胃症状,可多食用冬瓜、绿豆、赤小豆、白扁豆等祛湿消暑的食物
2023-07-28 03:34:00
夏季养生从心开始
...提到夏季养生,首要任务就是养心。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这一点:“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
2024-05-30 10:50:00
五脏竟会影响人的颜值?
...、废气的环境,平时注意防寒保暖,适量运动。养心。《黄帝内经》中讲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日常要调整好心态,不急功近利,学会取舍,不互相攀比。养肾。做到生
2024-03-23 06:25:00
三伏天,青海老人这样养生
...老年人晚睡不能超过23时,次日5时或者6时起床即可。《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思是春夏之际要保养阳气以适应自然界阳气渐生而旺的规律。曹昌霞说:“三伏天人体处
2023-07-30 05:05:00
多数体质问题,都能通过吃饭调好
...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推荐的饮食观。比如麦补肝、黍补心、粟(小米)补脾、稻补肺、菽(豆子)补肾 ,羊入肝、鸡入心、牛入脾、驴入肺、猪
2024-08-19 14: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心灵导航》| 读懂青春期,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管理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也是家校教育的“攻坚期”。如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同频共振,用科学方式陪伴孩子成长?11月10日
2025-11-11 18:10:00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