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夏季养生从心开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30 10: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提到夏季养生,首要任务就是养心。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这一点:“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意思是说,夏季是草木茂盛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相交,阳光雨水充足,要晚点睡、早点起,心情要愉快,不要压抑自己。夏季要养心,否则就容易耗损心气、心血,导致冬天患重病。

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毛以林教授表示,夏季属火,暑热通于心,人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失眠、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因此,夏季要注重养心,尤其是有心血管病的人。“养心的重点有三个方面。”毛以林说,首先是养心阴,要注重清解暑热。其次是顾心阳,夏季回避暑热时不可贪凉,尤其不可过多摄入冷饮,以免损伤心阳。最后是健康运动,应安排在早晚进行,回避暑热。同时,注意活动适度,不可出汗过多,否则容易导致血液浓缩。适当饮水,保持血液运行顺畅。在日常养心方面,毛以林分享了以下几点心得。

宜晚睡早起,午休不可少。夏季炎热,宜晚睡早起,适当午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与此同时,保持心情愉快,心胸宽阔,以利气机通泄。

出行宜清凉,居室宜通风。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裤,建议尽量减少这种穿着。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这样才能少吸热。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透气性更好一些。早晚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应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饮食宜清淡,适当吃点“苦”。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多吃杂粮。热性食物和冷食瓜果不宜过量,尽量选择苹果、葡萄、木瓜、枇杷之类性味较为平和的水果。在中医理论中,苦瓜、丝瓜等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非常适宜夏季食用。

忌久吹空调。一味贪凉极易使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损伤阳气。长时间吹空调、风扇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气血运行受阻,诱发心绞痛,并且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建议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

忌大量饮水。夏天出汗多,容易缺水,有些人口渴了就会一次性大量饮水。其实,这样的喝法并不好。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进而增加心脏负荷。夏季最好小口、少量、多次饮用温水。

忌贪食生冷。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饮料,或是吃一个冰激凌,清凉又解暑,非常惬意。不过冷饮吃太多不仅不能解暑,反而会引发健康问题。这是因为,夏季人体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如果摄入生冷食物过多,会严重损耗阳气,还容易导致肠胃问题。(综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何防暑降温,为您提供以下几个建议
...时期,中医学理论认为,夏季应心,在此时节,养心成为养生的关键。高温酷热,易生心火,容易出现心烦急躁、无精打采、睡眠不安等,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心绞痛频发、卒中风险增加,为此平时
2023-07-16 16:28:00
末伏养生重在防燥祛湿 市民要养阳气莫贪凉
...科执行副主任马骏结合厦门气候特点提醒广大市民,末伏养生重在防秋燥、莫贪凉、祛湿气、养阳气。防秋燥:谨防“秋老虎”,避暑不可忘。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避免户外长时间作业,外出
2024-08-16 09:29:00
夏至后暑热为盛 护心养阳正当时
...交替的时节,这一时节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护心养阳是养生防病的关键。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龙霖梓说,夏至时节,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暑湿困脾阻碍运化,人体容易出
2024-06-20 15:03:00
暑热湿重易生病! 养阳气、祛暑湿是关键
...任、副主任中医师徐奚如,跟大家聊聊小暑时节如何做好养生。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中的第五个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热,预示着虽然炎热,但还没有
2023-07-10 00:05:00
最潮湿、最闷热的三伏天,西苑医院济宁医院专家支招助您健康度夏
...热气盛,在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如何养生保健,才能帮助人们健健康康度过夏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朱志扬介绍,三伏天正处在传统中医讲的湿土主
2024-07-29 13:32:00
换季必备!立秋养生教你“三保健”
...大家可以根据立秋节气特点,通过“三保健”的方式进行养生。起居保健:早睡早起,注意房间温度《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使志安宁。”周青介绍,在炎热的夏天,昼长夜短
2023-08-07 19:44:00
立秋:凉风有信,滋阴润燥(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时期,也是人体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李晓玲介绍,立秋时节不仅延续了夏天的“热”,而
2024-08-05 05:27:00
...昏欲睡等症状,甚至被中暑、腹泻等疾病所困扰。而大暑养生也就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那么大暑季节如何做到科学养生呢?一、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久过
2023-01-09 21:49:00
节气话养生 | 小暑时节顾护阳气,安度夏天
...气候闷热,如同进入了蒸笼一般。小暑节气如何顺应时节养生?记者邀请了南京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医师朱亦诚给大家科普——小暑位于一年的年中,正是阳气最为鼎盛的时候。朱亦诚介绍,此时人体
2023-07-06 15: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脂肪肝、酒精肝人群定制配方,活性萃取科技助力肝健康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晚睡追剧、超时工作、频繁酒局应酬似乎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常规状态。长此以往,肝脏这个“默默付出”的身体器官
2025-09-15 10:24:00
千人共庆,健康启航!山东中健长生露周年盛典闪耀潍坊
2025年9月10日,山东中健长生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周年庆典活动在山东潍坊鲁台会展中心举行,50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这场集荣耀表彰
2025-09-15 10:59:00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为什么每天刷牙,还是有口臭?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从预约挂号到诊疗结束,医院提供全程导诊服务,环境整洁舒适,医护人员态度亲切,注重保护患者隐私。许多患者反馈
2025-09-15 11:01:00
筑梦光明,启航新程:青岛钰森眼科医院开业
秋高气爽,海风送瑞。9月12日上午,备受瞩目的青岛钰森眼科医院在青岛市甘泉路7号云丰中心举行了盛大的开业典礼。伴随着绚丽的鲜花与热烈的掌声
2025-09-15 10:26:00
定期影像复查:对抗肝癌的“生命警报器”
当肝癌悄然进展,早期往往毫无症状,出现腹痛、黄疸等明显表现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肝硬化患者,定期影像学检查是拦截早期肝癌的“关键防线”
2025-09-15 06:50: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第37个“全国爱牙日”惠民活动来袭
为进一步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切实助力全民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水平的提升,在第37个“9.20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特开展一系列惠民活动
2025-09-14 09:56:00
火了!海外评论区都在问链接
从挑剔的专业酒评家到追求lifestyle的潮流达人,一杯「中国酒」被海外社媒达人们争相晒出获得好评无数,被追着要链接……看看他们怎么说?LifeStyle NO
2025-09-14 10:41:00
老字号齐聚2025齐鲁美食节 共展齐鲁美食魅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召旭 许昱洲9月12日,2025齐鲁美食节暨跟着齐鲁超赛品美食活动在德州市体育公园南广场盛大启幕
2025-09-14 11:12:00
黄山市一学校公开表态食堂拒用冷冻肉
大皖新闻讯 9月14日,位于黄山市黄山高新区的昱城中学像往常一样,定时公布了该校食堂一周(9月15日到19日)菜谱。在该次公布的信息中
2025-09-15 00:00:00
饮食宜忌不能忘,肺结核患者这样吃才健康!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增强免疫力、加速组织修复,还能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那么
2025-09-15 04:03:00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从日常习惯开始
通讯员/刘诗锦每年9月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为阿尔茨海默病日,2025年宣传活动主题为“早防早治,守护认知”
2025-09-15 04:03:00
高邑县医院开展糖尿病防治健康宣教
河北新闻网讯(赵江友、刘晓辉)9月10日下午,高邑县医院内分泌消化内科主任郭子明为医院患者开展糖尿病防治健康宣教。宣教中
2025-09-14 11:50:00
泰国美食节于济南香格里拉热情启幕
初秋,趵突泉畔清风徐来,由济南香格里拉与泰王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泰王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商务处及泰国国家旅游局上海办事处联合举办的「泉心美馔·寻味泰国」美食节
2025-09-13 13:45:00
【天眼问医】辟谣小剧场|那些年我们信过的关于酒的谣言①
喝酒后喝酸奶真能解酒吗?喝酒“上脸”是肝脏代谢能力差的表现吗?这些广为流传的说法其实藏着不少认知误区。误区一:喝酸奶可解酒
2025-09-13 15:53:00
突破性溶栓革新:曾运雄教授团队引领查尔酮纤溶酶治疗新纪元,重塑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格局
在全球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艰难征程中,血栓形成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病理机制,一直是医学界亟待攻克的堡垒
2025-09-13 2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