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八国联军入侵清代时,为何没有一个国家援助清代?哪怕是声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20: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正是大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大家都看出来了,大清王朝完了,只是个迟早的问题,那么谁还会去支援一个快灭亡的政权?不会的,谁也不会费力不讨好的支援大清王朝,只会趁火打劫,攫取利益。

八国联军入侵清代时,为何没有一个国家援助清代?哪怕是声援

当时,大清国在政治上是腐朽透顶的封建专制统治,在世界上是不得人心的,统治阶级是以昏庸无能的慈禧太后为首的一群清王朝的王公贵族,他们对国内的要求改良和革命的力量是坚决予以镇压,从屠杀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到追杀孙中山。

他们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私利,绝不允许任何人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做出任何改变,甚至是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光绪皇帝要求变法维新,都被慈禧太后囚禁在瀛台了。

外交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者对国际大势根本就没有认识,更谈不上睁开眼睛看世界了,对世界各国的发展变化麻木不仁,对自己国家所处的国际地位和历史方位完全没有认识,只是一味地用天朝上国的假象来麻醉自己,以此来缓解一次次失败的的痛楚。

清王朝的外交基本上就是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外交,就是一次次出卖国家领土主权的外交,所以这样的国家在国际上是没有地位的。慈禧太后还说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见昏庸到何种地步了。

军事上,清代的大军技术装备落后,管理体制落后,军事思想落后,李鸿章费尽心血打造了一支北洋水师,但是这也只不过是换上了先进武器和装备的清代大军,根本就不能和近代化的外国大军相提并论,除了武器和规模,其他的一无是处,还是那些颟顸无能的清代官员指挥。大军里的士兵也只是为了糊口而已,根本就没有保家卫国的思想认识。

慈禧太后还挪用海军军费建了颐和园,目的是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导致北洋水师没有钱买开花弹,只能发射三百多磅重的水泥弹,所以甲午一战全军覆没。即使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编练出来的北洋六镇,也只不过是一支只知袁宫保,不知有清代的近代化大军,这支大军代表了清代的最高军事成就,但是也成了袁世凯埋葬清王朝的主要力量。

从经济上,清代的小农经济已经破产,世界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把清王朝封建小农经济彻底打垮,大机器生产的产品质优价廉产量巨大,迅速占领中国市场,造成中国原有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的手工业生产的大面积破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买办经济盛行。

清代统治下的中国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在通商口岸有大量的生活奢华的人群,那里有近代化的交通工具、有高楼大厦、有铁路、有轮船、有各种进口商品,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过着极其贫苦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是原子化的,没有组织,没有国家观念,只是想着活下去。

这样的国家能算是国家吗?的确算不上一个民族国家,所以每一次对清代的作战都是一次巨大的获利的机会,所以很多外国会想尽办法找碴子和清代打一仗,毫无疑问会打赢,打赢就意味着巨额的战争赔款和割让土地,以及在中国特权的进一步扩大。

所以八国联军攻打清代的时候,都是高歌猛进的,都是像在参加一次野餐或者是大型的聚会,参加的人都会获得巨大的利益,能参战的都参战了,不能参战的就袖手旁观准备趁火打劫。这样的清代会得到谁的帮助呢?不可能有哪个国家希望帮助清代,只想着在清代身上捞一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2 00: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国联军入侵清朝为何没有一个国家支援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正是大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大家都看出来了,大清王朝完了,只是个迟早的问题,那么谁还会去支援一个快灭亡的政权?不会的,谁也不会费力不讨好的支援大清王朝,只会
2023-04-25 17:23:00
“女鬼图”被八国联军抢走,57年后为何乖乖送回中国
...不走也绝不留下的“理念”,一把火烧了这个万园之园。八国联军更是闯入了紫禁城,将皇宫内的东西席卷一空。作为当时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她的宫中更是重灾区,八个国家的强盗恨不得将
2024-08-02 15:33:00
慈禧从出逃到回京,中间经历了什么?
1900年8月,清朝在八国联军的层层进攻之下,一路直超天津腹地一带清朝朝廷没了还手之路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害怕见不到昨日的太阳。而这时扶持傀儡皇帝溥仪,实际上是清朝最高当权者的慈禧
2023-05-05 16:44:00
县令为讨好慈禧,让母亲做了一碗粥给慈禧,可是他的父亲却自杀了
...有机可趁,让我们损失了大量的土地和财产。在1900年,八国联军找到借口趁机入侵中国,直逼北京城,可是慈禧作为国家的领导人,在危难时刻却选择逃走,而不是保护百姓,慈禧在得知消息
2023-08-11 22:12:00
清朝溥仪之后还有皇帝吗
...能是打消了她的想法。不久后民间就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也入侵北京城,来势汹汹,军队根本无法守住,于是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一行人仓皇出逃,载漪和儿子溥儁也跟着。第二年后,慈禧
2023-08-03 17:27:00
为何说清朝的覆灭并非由于慈禧的专政和光绪的软弱
...清王朝雪上加霜,军事、财政、民心全部陷入低谷。加之八国联军数次入侵,摧毁北京城,清朝如同一名风烛残年的老者,毫无抵抗能力,随时可能终结自己的生命。面对这一局面,即便是康熙皇帝
2024-05-06 16:52:00
他本是状元郎,慈禧嫌弃他的姓因此落榜
...,在空余时间仍然不断的充实自己,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签署了《辛丑条约》,这使得清政府彻底沦为了洋人的朝廷,为了寻求变革,慈禧太后反省了八国联军侵华以及义和团
2023-10-02 19:54:00
美国博物馆藏品揭示慈禧的真容
...,慈禧太后却不能拥有万寿山。他们开了一池春水,献给八国联军看,这园子除去了万千锁,却还是被拳师的鲜血弄脏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末年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
2024-04-28 10:33:00
慈禧西逃为什么一行人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在晚清时期,八国联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进行了一场残忍的掠夺,慈禧一行人放弃北京城,独自逃亡西安,甚至后来还为自己不齿的行为美化为“西狩”只是让人疑惑的是,世道艰险又值国难当头,路
2022-12-30 14: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