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02日 05版)
【案例苑】
●案情:孔先生就餐时碰上一家店,扫码后须授权商家获取他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手机号码等才能点餐。在这一过程中,孔先生被注册为该餐饮公司的会员。结账后孔先生发现,取消关注该公司微信公众号后,前述个人信息仍存储在该公司处,无法自行删除。孔先生认为,这种点餐方式强制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于是将该公司诉至法院。
●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孔先生在某餐饮公司用餐时,服务人员未告知可以人工点餐,误导其以为只有扫码点餐一种服务方式。某餐饮公司自行设置的扫码点餐程序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构成侵权。
孔先生尝试通过取消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注销会员并删除存储在某餐饮公司处的个人信息,某餐饮公司称删除会员信息须消费者提交书面申请,但其并未通过任何方式将申请要求告知孔先生。这使得直至一审诉讼时,孔先生仍未能如愿删除相关个人信息,侵害了孔先生依法享有的个人信息决定权。
判决某餐饮公司停止侵害孔先生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删除收集的个人信息;将处理其个人信息的范围、方式向孔先生进行书面告知;就侵害其个人信息权益向孔先生进行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公证费用五千元。
●说法: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的提升,需要社会各方共同筑牢法治观念。餐饮行业在提供扫码点餐服务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严格把握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范围。只有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尊重消费者对其个人信息处理的知情权、决定权,依法处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才能让消费者安全、放心地使用扫码点餐方式,促进餐饮行业的服务升级。这也是在法治轨道上平稳推进信息化社会发展,平衡数字化发展红利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应有要求。
(本报记者陈慧娟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