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坚守在田野上的农民
都是有情怀的
——访兴业县石南镇马塘村党支部副支书梁维冰
▲梁维冰 记者唐国槟 摄□本报记者 李思静
马塘村有上千亩的高标准农田,但仍然出现了撂荒地,这是为什么?“主要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兴业县石南镇马塘村党支部副支书梁维冰说。
随着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大多数农村面临着严峻的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流失的问题。而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将导致农业生产的后继无人,这无疑给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的农业机械化不只是育秧,而是包括机械耙田、机械育苗、机械插秧、无人机植保防治、无人机施肥、机械收割,还有稻谷烘干、大米加工等一条龙服务。”梁维冰说,整个产业链做起来后,对家里都是老人的农村家庭帮助很大。
都有什么好处?梁维冰说了很多:“老人不用在6、7月最热的时候顶着烈日种田,合作社的农机团队一下子就帮插好秧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不用往返跑,可以专心赚钱;我们村里的地也不会撂荒了,都利用起来了,还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梁维冰说,现在还在坚持种地的,都是对农业有情怀的。看到机械化种植带来的好处,她认为,这就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
“现在我们的管护成本也由过去的700元、800元每亩降到500元、600元每亩。年轻人也看到了农业机械化的前景,态度变得很积极,同时,企业还会给我们培训如何使用机械。”梁维冰越说眼睛越亮,“如果不是机械化来代替人工,将来这些农田真的会变成荒田。如果没有劳动力,这些农田利用不起来,谁来保证粮食安全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12: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