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父亲拿得出手的本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2-19 05: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高明昌

最近几年,母亲时不时感叹,说我没有学得父亲的本领。父亲的本领有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老母亲一一道来,我想了想,确实一样也没有学会。身旁的姊妹说:“学了做啥?现在样样不需要了。”可母亲觉得,随便做啥,要防三年风、四年雨的。我晓得这“三年风、四年雨”指的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事情,这“防”是指人最好要学得吃饭的真本事。比如有一门手艺,万一需要时拿得出手,可以养家糊口。

父亲的独门手艺是有点的,我领教过。我十来岁时就被父亲拉在身边,他捉鲻鱼时我也去的。捉鲻鱼是靠海吃海的一种表现。我们家、我们村,靠近东海二三公里。家里如果几天不开荤了,父亲就去海里走一遭。他右肩上搭一条渔网,一只手反扣着鱼篓,赤着脚啪嗒啪嗒地走路。沙泥地上全是脚趾头张开的印记,有时浅,有时深。问父亲为什么这样急?父亲说是为了赶潮水。

父亲一出门,就有一帮人悄悄地、慢慢地尾随着他。捉鲻鱼真的需要技巧。一是要吃准潮汛。鲻鱼只在退潮的时候出现,只能在潮头里撒网,而把握退潮时间需要智慧,不懂潮汐知识的父亲,不知从哪儿学会看潮的;二是要看得出鱼在哪里。我们这里的潮水是泛黄的、浑浊的、涌动的,如何看得出、看得准水里有鲻鱼,眼睛要亮,眼法要准。而父亲,每每撒网每每有收获。

父亲的这门技术教给了一个人,那人姓叶,是小学体育老师,小父亲几岁。叶老师放学后总是一脚奔到我们家,与父亲一起烧饭、烧菜,然后一起喝酒。时间一长,两人成了好朋友,父亲开始向他传授捉鲻鱼经验。

父亲的教法与众不同,他来到潮水里,教叶老师学看潮水,看潮水里涌起的水头,看水头的条数、速度、大小,然后断定这潮水下面就有鲻鱼,命令叶老师马上撒网出去。试了几次后,父亲就让叶老师自己观察、自己判断、自己撒网。父亲说,别人说十遍不如自己练一遍。就这样,赶一趟潮汛,教一个方法,叶老师学会了。父亲的这个教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学生语文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叶老师像高音喇叭,逢人便喊,说自己学会了捉鲻鱼,是我父亲教的。许多人都来向父亲学习,父亲像个英雄,站在大门口,“拔挺”喉咙说:“去问叶老师吧,他的网撒得比我好。”说完就回屋喝酒去了。

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有个看家的独门功夫,就是砌灶头。老家人造新房子都要砌灶头。大户人家分家了也要砌灶头。大家都爱请父亲砌灶头,只个别人家不相信父亲,请别人砌。但过了几个月就怨灶头火头温暾,烧的饭菜不香,又想起父亲来。父亲说好的,我一定相帮砌好。

父亲砌的灶头是有特点的。最明显的是灶身小,省砖头,也少占面积,而且灶面清爽漂亮;灶膛火头集中,出火快、出火旺,省柴、省力,烧饭烧菜的时间短,即使外面疾风骤雨,烟囱也绝不会烟火倒流。一句话,就是好看又实惠。人家砌的灶头用了3年后要翻新,父亲砌的灶头5年后照常使用。这使得父亲的名气很响。父亲砌好灶头后,夜饭是不在别人家吃的,这个做法也是替东家省钱。省钱,是所有农家的习惯。

海边村的男人都是学手艺的。每年的“三抢大忙”,若是都靠妇女们干活,是会拖节气的。村上有句谚语: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脱时脱一季,脱季脱一年。村上要求所有男人回村一周,帮忙“三抢”。父亲插秧也是快手。母亲说父亲的快是“邋遢快”,意思是邋遢了才会快,他不邋遢就快不了。父亲不承认,他的不承认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还有一个本事,他会耙水田。

耙田,确实是一身水一身泥的,想不邋遢也不行。海边村的耙田是指种植水稻的水田,在水田中放满水,适时浸泡后用牛和耙把秧田耙成松软浆泥的活儿,通常叫兜田。干这活儿的经验,首先要兜到田里的每一块泥都不出现僵块,这个是棘手的难题,泥块在水里,是看不见的,需要感觉,需要技术;其次是整个水田要齐平,不管田大田小,都要平整得像一面镜子。做到这些,非有十年的兜田实践不可,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但父亲学会了,而且学得很到位。

也不知道父亲如何学会的,有人说,村上一位老者见父亲心诚、手巧、善良,就手把手地教会了他。也有人说,父亲的手艺是神仙点化的。我不相信,有一回问母亲,母亲说:“哪来的神仙,还不是自己的父亲教儿子的?”就此一句话,我听明白了,明白了也不说,要替父亲保守秘密。因此父亲每年都显得很神气、很自得。

有一个晚上,我与母亲对坐对望。母亲轻轻地对我说:“你父亲除了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以外,还为我烧了60多年早饭。”她说,父亲喜欢吃饭,她喜欢吃粥,所以一顿早饭要烧两次,要烧一镬子粥、半镬子饭,烧到自己烧不动为止,辛苦的。

母亲泪眼蒙眬地问我:“这应该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不是?”我答道:“是的,应该是的,完全是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9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洋芋饭过年
...好吃。记得有一年干旱,好几块田里的稻谷都没有收成,父亲在工地打了大半年建筑,工钱却一直结不到,唯一要到的几百块钱,还是因为弟弟放牛摔断了手臂才要到的医药费。那一年的印象特别深
2023-01-20 08:15:00
【多彩文苑】父亲的“牛语”
...如一把锋芒的刀刃,撬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我想起了父亲和父亲的“牛语”,这些记忆的片断,像是一串串无法忘怀的密码深藏在心底。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懵懂的年
2023-09-28 19:32:00
十三公里风雪路
...瘦削的脸庞烧得滚烫。奶奶急得不行,赶紧打电话告诉了父亲。父亲在离家十三公里外的一个小镇当养路工人,因一天仅有一班车,交通不便,他一星期或半个月才回家一次。父亲听了非常担心,但
2023-02-18 05:55:00
...铁管直通每一户家中,这大概就是天然气管子吧。前年听父亲说过此事,今天总算是看到实物了。双脚落地后,我站在老家门口呆望了许久,好像有些陌生。家人迎我进了里屋,不一会儿母亲准备好
2022-12-15 15:25
坐到火面前
...餐桌用,也能在上面读书、写作业。清晨,天将亮未亮,父亲穿衣,起床,一片窸窸窣窣里炉子便燃起来了。待炉火烧旺,饭菜飘香,家人便陆陆续续地起床了,一天的日子从火面前开始。早饭过后
2023-12-18 15:24:00
客家炖底肉
...前部分层比例最为完美,脂肪与瘦肉交织,色泽粉嫩。我父亲早年间在县城饭店做厨师,一辈子都在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只要他回到家,第二天就会起早去村口的供销社门口买上几斤上好的五花肉,
2023-01-29 08:23:00
...油)那是1949年的冬天,江油解放前半个月,我爷爷与我父亲从盐亭老家笋子山,逃难来到江油的双河口。到这边经人介绍,入赘到当地刘家,当了上门女婿,也叫“抱儿子”。当地的规矩,男
2023-07-16 08:03:00
...?母亲的囤谷桶是杉木制造,姐姐的嫁妆箱是樟树打造,父亲的顶梁柱是从大山深处砍来的枞树。棕树何用?棕树都长不高,两三人高,已算高的了。我见的棕树是,田间有个坑,溪上缺条路,棕树
2023-12-29 03:44:00
...睁开眼睛就闻到粽子香。母亲把早就熬好的糖稀端出来,父亲一边吹着气剥粽子,一边在早就摆好的瓷碗里每个放3个。父亲每放一个粽子,母亲就赶紧舀勺糖稀进去,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像是训
2023-07-30 00:0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