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粮满仓·好风光|水肥菌精准滴灌,沙土地里种出高产玉米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8-01 17:58: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

7月末的一场透雨过后,茌平区温陈街道金谷家庭农场广袤的玉米田里,泥土的气息混合着青苗的生机扑面而来。农场负责人石林林和农技专家姜雯蹲在田埂边,手持测水仪专注地查看读数:“20!这墒情正合适!”在她们的身后,玉米株株挺拔、叶色浓绿、群体整齐,正在蓬勃生长,与周围其他的庄稼地不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下,都静静延伸着细细的滴灌带。

粮满仓·好风光|水肥菌精准滴灌,沙土地里种出高产玉米

姜雯教授(中)和刘美龙(左二)石林林(右二)雨后查看玉米长势

水肥精准“喂”到根

省出来的效益,看得见的增产

黄河故道的风沙,曾让这片土地饱尝“广种薄收”的苦涩。沙性重、耕层浅、地力差,传统耕作模式下种地像“押宝”,“靠天吃饭”是常态,连年丰产近乎奢望。而且传统漫灌费力费水,肥料流失严重,粗放的管理模式让增产增收步履维艰。

去年以来,在茌平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农场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沿黄沙性土壤水肥精准管控与高效利用技术及应用”的示范基地,山东省玉米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姜雯带着“夏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走进农场,200亩玉米地首先成为试验田,一条条纤细的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将水肥精准“投喂”至每一株作物的根系,开始上演着沙地高产的逆袭。

粮满仓·好风光|水肥菌精准滴灌,沙土地里种出高产玉米

通过科技赋能精细化管理,效果远超预期,玉米地苗齐苗壮、长势喜人,经过在地里的实验,2024年玉米实打测产达到841.8公斤,每亩增收超过200元,这让农场主刘美龙石林林夫妇十分高兴,今年果断将剩余的千余亩土地全部升级为“科技田”。

“滴水出苗”保齐苗

按需“供餐”促生长

当前,农场的1300亩玉米地正迎来管控关键期,为了走好这“关键一步”,近日,姜雯教授特意带领团队从青岛赶来聊城,与刘美龙夫妇细商今年的玉米管控计划,争取取得更大的增产突破。

粮满仓·好风光|水肥菌精准滴灌,沙土地里种出高产玉米

粮满仓·好风光|水肥菌精准滴灌,沙土地里种出高产玉米

科技破局的核心在于一个“精”字,姜雯介绍,今年在玉米播种环节,滴灌带就已经精准铺设完成,出苗关键期,细密的水滴直达种子周围,保障了苗齐、苗匀、苗壮,彻底告别靠天等雨的被动。玉米进入需水需肥高峰的大喇叭口期后,这套系统展现出精准调控的威力。水溶肥料通过滴灌带,按玉米生长阶段所需氮磷钾比例,定时、定量、直接输送至根部。“后期也要加强田间的植保管理,实现‘一喷多防’,在叶面喷肥这方面及时跟进,借助水肥一体化的优势,实现水肥高效供给和单产提升。”姜雯说。

粮满仓·好风光|水肥菌精准滴灌,沙土地里种出高产玉米

不起眼的田垄之下,细密的滴灌带织就一张无形的“智能网”,让精准的水肥像“打点滴”一样直达玉米根部,让它吃得饱、吸收好、少浪费。对比传统模式,采用滴灌技术总体能实现节水25%以上,节肥15%以上,增产15%以上,在“低产田”里种出了“高产粮”。“省时省力又增加了收益,现在1亩地最少节省200块钱。”石林林的脸上洋溢着兴奋。

“水肥菌”协同强地力

激活沙土新潜能

大雨初歇,田垄间机器轰鸣。农场主刘美龙和工作人员配合着正将一桶桶营养液注入搅拌桶精准调配,为滴灌系统备料。其中特别添加了由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的解粪害微生物菌剂。

粮满仓·好风光|水肥菌精准滴灌,沙土地里种出高产玉米

“在滴灌水肥一体化的基础上,我们创新性地融入“微生物菌群优化”环节,依据滴灌水肥的根系调控优势,把外源的微生物菌剂能够均匀地施到根系周围,从而能够改善群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增强它的抗逆性。也可以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姜雯解释称。这项升级版的“滴灌水肥菌一体化”技术,成为激活沙土地潜能的生物引擎。

经过现场研讨与精密测算,姜雯教授表示,团队在去年成功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技术方案:调整种肥与追肥比例、更新肥料配方,并改进了外源微生物菌剂应用。“争取今年玉米能够再进一步地实现丰产增效。”对此,她信心满满。

粮满仓·好风光|水肥菌精准滴灌,沙土地里种出高产玉米

金谷农场的成功实践,在茌平区激起了科技兴农的“裂变效应”,全区滴灌技术推广面积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去年不足5000亩猛增至如今的2万亩,书写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答卷。曾经被贴上“低产”标签的沙性土壤,在科技的精准“把脉”与“滋养”下,正加速蜕变为稳固的“高产粮仓”。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康庄大道,正在科技赋能下越走越宽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1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粮仓”
...?“两害”相加,产生“一益”。“我们把砒砂岩添加到沙土里,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把沙地变成了良田。”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科研人员师晨迪介绍。就地取材,是这项技术
2023-12-30 05:43:00
黑土地上粮满仓
...满的稻穗露出喜悦的笑容。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风吹沙土遍野跑,盐碱地上不长草”。曾经的镇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域内半数以上耕地为盐碱地,被称为“西北角的困惑”。是什么让这片白花
2024-09-26 08:31:00
昌邑市奎聚街道:种粮合作社挑起“金扁担”
...沙覆盖下的土壤翻到地表,用旋耕机等将底层生土与表层沙土混合粪肥多遍翻耕,让几百亩荒滩低产地变成沃土良田。“‘小田’变‘大田’后,还能吸引秸秆回收企业到合作社大田地里开展秸秆回
2023-09-18 15:05:00
昌图推动玉米亩产“吨粮”常态化
...县继续与李少昆团队开展深度合作,根据棕壤土、黑土、沙土等不同地域的土壤类型分布,分别在老城镇、亮中桥镇、三江口镇、曲家店镇、八面城镇、十八家子镇建立6个试验示范区,示范种植面
2024-05-31 06:03:00
江村镇:发展特色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目的。今年,江村镇西瓜辣椒套种17000余亩。“我们村是沙土地,种植的西瓜产量高、口味好,之前西瓜收获以后,会进行土地深耕、晾晒,备播小麦。自从实施西瓜和辣椒套种以后,不仅没
2023-07-31 01:37:00
...良好,学校又选得好一样。沙窝萝卜,顾名思义,生活在沙土地里,沙土地喧腾的土壤,便于萝卜在其中伸展拳脚。萝卜就生长在沙土地这个“安乐窝”当中,有雨水落下来,沙土地浅浅地涵养一些
2023-01-05 09:48:00
...网记者 王奉国 通讯员 李越熙 菏泽报道近年来,牡丹区沙土镇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育“人才”抓“振兴”,积极引导培育五类人才向农村聚集,为实现乡村全
2023-06-07 19:39:00
蓝泊湾里的“NO.1”
...说。种出疆内效益最好的西瓜,职工群众怎么也没想到,沙土地成了“聚宝盆”。十九连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部分地块沙丘起伏、杂草丛生。2021年,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团场,沙
2023-10-29 03:05:00
故乡的东坡
...呈现几十组一线排人拉式播种小麦的壮观场面。 西岗的沙土地是一道风景线,东坡的田地承担着全村吃粮任务。人均不足一亩地的东坡,养活着当时东郎村的700多人。40多年过去了,如
2024-03-27 01:41: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秋日的井陉县松树岭村,漫山遍野的红叶如火似霞,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漫步石阶近观叶色,登高远眺层林尽染,景色美不胜收。摄制丨吴长新、戎晓杰、李素红
2025-10-19 07:38:00
河湾公园闭园升级!临沂“金秋赏花”活动要来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彦辰10月17日,临沂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发布公告,河湾公园将于2025年10月21日至10月24日进行全园封闭施工
2025-10-18 13:51:00
读城|提前一个多月 乌龙江湿地收获秋日红杉
福州新闻网10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石磊磊/文 包华/摄)橙红色的杉树、金色的阳光、一望无际的江景……10月18日
2025-10-18 23:02:00
吉镜头丨漫步长春新民大街 随手一拍都是秋日大片
新民大街,历史建筑和秋天的树木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新民大街,历史建筑和秋天的树木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漫步新民大街,欣赏如画美景 历史建筑和秋天的树木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历史建筑和秋天的树木
2025-10-18 18:52:00
秋之彩色染吉林 你我怎能不动心?-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春之色彩,主打一个绿,喷涌生机勃勃;秋之色彩,主打什么?是红还是黄?似乎都对,又似乎都不对,怎么办
2025-10-18 06:17:00
央媒看太原10月17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升温保暖:太原动物园让动物们温暖过冬》为题,向全球观众报道了随着中国北方气温下降
2025-10-18 07:06:00
竹林听笋!赤水这样“拿捏”了乡愁与经济
多彩贵州网讯 秋意漫过竹都山峦。清晨五点半,赤水市两河口镇大坝村还笼罩在薄雾中。55岁的侯思君已经背起竹编背篼,踩着露水钻进自家竹林
2025-10-17 19:53:00
习水飞鸽林海:一场涤荡身心的“森呼吸”之旅
多彩贵州网讯 当北方的秋意染上萧瑟,地处黔北的习水县大坡镇,却正沉浸在一场盛大而静谧的彩色梦境之中。被誉为“康养秘境”的飞鸽森林公园
2025-10-17 19:53:00
应对秋雨连绵:菏泽牡丹芍药灾害防控手册
今年9月以来我市秋雨连绵,为帮助种植户降低损失,现将具体影响及应对办法梳理如下。01 秋雨对牡丹芍药的主要影响(一)移栽期推迟
2025-10-17 20:09:00
截至今日16时全市最高气温17.1℃出现在齐河潘庄今天早晨全市最低气温10.8℃出现在庆云尚堂2025年10月17日0时至16时我市出现降水天气过程最大降水量19
2025-10-17 20:09:00
近期连续阴雨导致我市牡丹芍药种植区土壤含水量骤增,易引发内涝、增加烂根及病害风险,严重威胁其生长与产量品质。为帮助种植户科学应对灾害
2025-10-17 20:09:00
近期连续降雨,导致田间积水、土壤湿烂,咱们的玉米收得晚,小麦播种期也推迟了。大伙儿别心急,播种晚不代表产量低!只要咱们科学管理
2025-10-17 20:10: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秋日公园的长椅上,落叶与时光一同停驻。落叶飘成一场金黄的雪,人们拉着长长的线,将斑斓的纸鸢送入云端。邀秋风共舞,与流云对弈。 来源:贵阳广播电视台一审:郭秋含二
2025-10-17 20:57:00
崂山区首届乡村咖啡节|跟着地图来崂山一起Coffee Walk!
鲁网10月17日讯这个秋天,崂山区首届乡村咖啡节如约而至!10月17日至10月19日,崂山区首届乡村咖啡节在北宅街道北涧百圣山举行
2025-10-17 2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