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云悦读
本报记者 王好学 通 讯 员 孙风雷 徐 壮 文/图
“现在无人机准备起飞,大家往后站一点。”近日,随着市人大代表、新野县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江丹一声令下,一架农业植保无人机稳稳起飞冲向麦田。
麦收在望,走进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只见农机具维修保养的、新设备调试的、试驾试运行的……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江丹说,合作社已做好准备,随时奔赴省内外收割小麦。
现年35岁的江丹从小就脑子灵活,敢闯敢干,被当地村民称为“农机能手、带富能人”。他创建的新野县利农农机专业合作先后获得“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河南省示范农机合作社”等荣誉,让现代农业机械成为助农增效、助民增收的“金扁担”,他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人”。
“小时候,看着村里的拖拉机手就非常羡慕,总是好奇这个铁疙瘩怎么就能跑起来。”江丹说。高中毕业后,借遍了亲朋好友,他购置了全村第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当上了农机手。从一个人单干,到领着几个发小合伙干,到带领一班子农机手一起干,江丹的农机事业越干越大。
新野县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在2009年12月25日注册成立,如今总资产1200余万元,拥有农业机械367台(套)、社员296人、农机手157人,流转、托管土地5300余亩,农机服务面积30000余亩,合作社跨区作业面积跨9省26万余亩。2021年,农业农村部授予合作社“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称号。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江丹扎根农村,心系农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在市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大新野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额度的提议》,并很快得到了落实,2023年购置补贴资金增加到2000万元。
2023年夏收期间,阴雨连绵。江丹利用自己在农机服务方面的优势,带领合作社成员组织了300余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和履带式收割机,全力组织抢时抢收小麦,并组建了技术指导组、后勤保障组、应急作业服务组和志愿服务组,对抢收抢种做技术指导。根据南阳市农机部门调度,合作社又派出车辆分赴宛城区、卧龙区、方城县、周口市等地参与抢收小麦,累计抢收小麦20余万亩。
城郊乡关场村连接县城大桥路和省道103的进城公路,是附近30多个村庄6万余人进城的主干道。由于近年来雨水较多,路面出现破损,江丹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协调下,促使有关部门很快对道路进行维护,为进城群众提供了交通便利。这让人大代表联络室在农村受到群众的认可。
谈及未来,江丹说:“农业希望,还是在现代化、机械化,希望有更多的农民掌握新技术,勇当‘新农人’,农业才有干头、有奔头。”②5
江丹(右)在调试植保无人机。
建强副中心 代表在行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