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关于姚广孝预言的传说有哪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1 16: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姚广孝这个和尚不简单,没有他的支持,朱棣压根就没有决心跟朱允炆翻脸。事成之后,姚广孝什么都不要,依旧想着回庙里做和尚。可手里平白无故沾染那么多鲜血,再回去做和尚可能吗?佛祖也不会收你了。

在朱棣的一番劝说下,姚广孝以一种特别的身份入朝。每次上朝他都是穿着一身的黑袍,所以大家也会称它为黑袍宰相。这个人的神秘感不亚于刘伯温、诸葛亮,关键他还啥都不图,你不得不服气。那么他到底预言了什么呢?

关于姚广孝预言的传说有哪些

01所谓三个预言,那是后人瞎编乱造的。

很可惜的是,我不相信预言,我奉劝大家也不要相信什么预言。预言一般指的都是大局势的变化,我们小老百姓也管不了那么多。想要逆天改变,那就自己努力,这是唯一的途径。

至于编剧故作高深,提到的这三个预言,我们可以简单来了解一下。

第一个就是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陛下。这讲的什么玩意儿呢?说老实话,有点像卦象,但是却又叙述了一个具体事件。其实意图很简单,那就是姚广孝让朱棣造反,朱标已经死了,朱允炆守不住天下,天下肯定是朱棣的。

第二个是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这也是半个卦象半个叙述,讲的就是朱高炽和朱高煦以及朱高燧之间夺嫡的斗争,这仨兄弟都是朱棣的儿子。他们内斗必然会导致有死伤。很可惜的是朱高炽没有杀了他的俩兄弟,所以姚广孝失策了。

第三个是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堕于地,又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这里提到的故事应该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之间的纠葛。明英宗被瓦剌抓走以后,明代宗登基。一年后朱祁镇被放回来,却被朱祁钰囚禁了整整7年。朱祁镇在第7年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基,朱祁钰在一个月后,不明不白地死去。

如果光看卦象,我们什么都不会理解,因为这玩意儿实在是太玄乎了,普通人理解不来,也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所以在卦象之外,作者还给特地加了一个特定的描述,这么一来,这个语言简直就成了神预言了,可惜并不是真的。

关于姚广孝预言的传说有哪些

02姚广孝真正的预言倒是有点意思。

这么来说大家一定很失望,这么神秘的一位和尚,居然没有一些特异功能,这不符合古人传奇的色彩啊。

大家放心,这里给大家加个餐。其实姚广孝还是有很神秘的地方的。当年朱棣在选取墓葬地区的时候,选中了现在的明十三地区。

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出振苏、湖。至长洲,以所赐金帛散宗族乡人。---《明史》

朱棣就问姚广孝,这里可以埋葬多少龙子龙孙。姚广孝只说了四个字:万子重孙。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万子重孙,那就是千秋万代的子孙都会埋葬在这里,那朱棣当然非常高兴。

关于姚广孝预言的传说有哪些

不过很可惜的是,姚广孝如果当真有神通的话,这里就不仅仅是一个拍马屁的话了。所谓万子重孙,其实指的是万历皇帝的第二个孙子。

万历皇帝有俩孙子是做皇帝的,一个是天启皇帝朱由校,他做了几年木匠活就一命呜呼了,唯一的儿子在天启大地震的时候被砸死了。所以只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朱由检。

而朱由检虽然不是朱常洛的嫡子,却是最合适的继承人。而大明王朝恰好是灭亡在了朱由检手里,他恰好就是万历皇帝的第二个孙子。

这种解释的确有些牵强,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相信什么预言的原因。重孙在哪儿的解释是第二个孙子呢?难道不是孙子的儿子吗?这绝对是后世牵强附会的。人家姚广孝就是想好好拍个马屁,后人却引出这么多幺蛾子来。

关于姚广孝预言的传说有哪些

03姚广孝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其实我们用现实的眼光去看待任何神秘的事件,都能够从中找到相应的规律。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有规律的世界,聪明人只是比普通人更加懂得生存的规律罢了。

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明史》

姚广孝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初朱棣不敢造反,认为天下民心都在朱允炆那里,因为朱允炆是太祖皇帝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

况且朱棣自己的实力比较弱小,并没有决心跟朱允炆一战。可这个时候姚广孝却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关于姚广孝预言的传说有哪些

他姚广孝是什么人啊?那是一个代表佛祖的和尚,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高人,更是一个聪明人。这样一个高人说了朱棣代表天道,那本身就是给朱棣谋反增加筹码。

这件事可能就是姚广孝自己策划的,朱棣本人也不清楚其中玄机。朱棣认为姚广孝这样的高人都这么说了,看来自己真的可以夺取天下。所以就充满了信心。

而朱棣身边的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每天看着姚广孝神神秘秘,什么都不要,看来真的是上天派来帮助朱棣的。所以他们对朱棣就更加有信心了。

至于朱允炆那边的敌对力量,在风闻姚广孝的神秘之后,再听说了这句朱棣代表天道的话,自己的脚跟就站不稳了,他们就会失去信心,认为老天是向着朱棣的。

你看看,只要姚广孝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神秘会预言的神算子,那么朱棣集团就可以得到这么多好处,那姚广孝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关于姚广孝预言的传说有哪些

总结:姚广孝一辈子到底图个啥?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目的。尤其是聪明人,他不会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没有目的性的事情上。

可问题是姚广孝看起来真的是什么目的都没有。帮助朱棣打下了天下,姚广孝一不要官位,二不要封赏,三不要美女,他真的是无欲无求的感觉。

广孝少好学,工诗。与王宾、高启、杨孟载友善。宋濂、苏伯衡亦推奖之。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识者鄙焉。其至长洲,候同产姊,姊不纳。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复往见姊,姊詈之。广孝惘然。---《明史》

每天上朝就穿上朝服,退朝了就穿上僧服回寺庙里睡觉。朱棣赏赐的宅院美女金银珠宝,他统统都表示拒绝。

这样一个人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那么你认为他图什么呢?把一个地方诸侯王一路辅佐成为大明天子,最后自己什么都不要,他到底在图什么?

我个人认为他图一个心安理得。他满腹经纶却只能在佛堂念经,胸中有韬略却只能化缘礼佛。这不是他想要的,躁动的心不允许他这么做。

所以姚广孝必须要想办法把自己这一身的本事都使出来,这才能得一个内心的安宁。他是绝顶聪明之人,早就参透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哲理,所以蜗角虚名他是不会贪图的,如果真正贪图一样东西,我认为就是这个心安理得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20: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姚广孝为何被世人称为“妖僧”?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朱棣的身边有一个处处都透露着“异”的谋士,他就是姚广孝,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围绕在他身上的三个预言又是什么? 01“妖僧”姚广孝姚广孝是大器晚成的典范,47岁时他才遇到了那个
2023-06-29 12:29:00
姚广孝推演大明命数是哪三巨变
姚广孝,十四岁削发为僧,法号道衍,后来还俗,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使得朱棣顺利登基称帝,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姚广孝曾经预言了
2024-04-19 14:43:00
姚广孝:明代智者,辅佐朱棣登基,隐居非凡
姚广孝(道衍)是明代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他并非青田刘伯温那般备受尊崇的预言家,但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帮助燕王朱棣夺取帝位,
2024-10-17 10:16:00
道衍和尚被称为一代妖僧,他冤枉吗?
...祸乱之源的妖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位“黑衣宰相”姚广孝。姚广孝,1335年生人。家族世代行医,有着殷实的家底。他是长州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当时元朝大乱,长州便是吴王
2023-06-30 14:13:00
大明第一谋士姚广孝,究竟做了什么,成为明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官
...贡献被追封谥号,名垂青史。一、习医之家出优秀书生姚广孝生于元末明初,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族。姚氏祖上原本是书香门第,后遭逢战乱家道中落,只能以行医为生。作为长房嫡系孙子的姚
2024-08-11 11:49:00
一生致力于劝朱棣造反的姚广孝,有着怎样的故事
前言成功学大师姚广孝:一生致力于劝朱棣造反,他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位在成功学领域声名狼藉的人物,却在历史中扮演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他的生平充满传奇,然而,他为何一直倾力劝说朱棣造
2024-04-26 12:27:00
身为僧人,姚广孝为何与世俗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姚广孝被称为“妖僧”这一称谓,并非完全基于其个人行为或品德的负面评价,而更多地是源于其独特的性格、行为方式以及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以下是对这一称谓的详细解析:姚广孝,生于元末明初
2024-03-30 20:39:00
古代的六大相士,一个比一个神奇
...领张士诚“逼取印绶”,不屈而亡。洪武年间,袁珙遇姚广孝于嵩山寺,对他说:“公,刘秉忠一列的人物,请自爱!”后来,姚广孝将袁珙举荐给了燕王朱棣,袁珙一见朱棣,极道天表之盛:“髯
2023-03-02 20:24:00
聊聊明朝时期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黑衣宰相姚广孝,精通三教佛、道、儒与兵诸家之法,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佛学家、诗人,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一手策划“靖难之役”助朱棣夺位称帝。那么,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到底有多
2023-06-29 13: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