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世说新语 | 莫让浮躁之风吹冷了“文博热”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5-30 08:28: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14.9亿人次。原本“高冷”的博物馆跻身“顶流”,不过,热潮背后亦有隐忧。(据5月21日《文汇报》报道)

当故宫博物院红墙下挤满身穿古代服饰打卡的年轻人,当三星堆青铜神树前翻涌着直播拍摄的“手机海洋”,当博物馆文创失去文化内涵沦为“社交货币”——这场席卷全国的“博物馆热”,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文化自信的光芒,也映照出文明传承的隐忧。我们一定要谨防藏在热浪里的浮躁之风。

要谨防涌动在技术狂欢中的失真之风侵袭“文博热”。全息投影将青铜器的礼乐纹饰幻化成赛博光效,AR滤镜将兵马俑的沧桑面容磨成网红脸谱,声光电的轰炸让战争纪念馆的庄重感渐渐消弭。技术本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却常沦为遮蔽真实的幕布。真正的数字化赋能,应当如考古方舱直播里那束拍摄黄土的4K镜头,忠实地将三千年前的青铜神树出土瞬间呈现给世界。

要谨防文化传播中的降维之风削弱文明的重量。有的博物馆展厅被打扮成拍照基地,战国编钟沦为自拍背景,青铜鼎化身剧本杀道具……当历史敬畏感被解构成九宫格素材,当文物叙事被简化为短视频的恶搞网梗,文化的深度正在被降维消减。而那些真正打动人的场景,比如,观众在《千里江山图》前静立关注三小时的虔诚,学生们一丝不苟地研究苏州博物馆茶具上晕染的吴门山水的意境——这都在证明:文明的重量感,永远生长在深度体验的土壤里。

要谨防日益浮躁的商业化之风占据文化消费主流。粗制滥造的文创雪糕在流水线量产,商业广告与千年陶罐的强行同框刺痛文化和历史的尊严。真正的文化消费,应当像上海博物馆那样将青铜兽面纹样融入文创传播东方美学密码,像大英博物馆用罗塞塔石碑文创唤醒人们的求知欲,让商业成为文化遗产的“翻译官”,让更多年轻人愿意“为了一个展奔赴一座城”。

要谨防为引流量信口开河的“假俗乱”解说之风损害文化的传承。线上线下为引流量,歪曲历史的解说时有发生,当历史人物的私生活被演绎成低俗剧场,当野史秘闻替代严谨考据,当玄学迷信遮蔽科学精神……博物馆“假俗乱”解说之风把历史真相拖入泥潭,让文化的根系在恶搞中扭曲枯萎。

“博物馆热”还要刹住不文明参观之风。一些观众过度追求赶场式拍照、集邮式盖章,忽视了博物馆藏品的文化内涵。更有一些网红直播、商业拍摄,把博物馆变为私家秀场,长时间在展柜前挤占公共空间,破坏观展氛围。还有部分观众触摸展品,大声喧哗,甚至破坏文物……这些让人糟心的不文明行径,无一不在叩问:究竟是在观赏文明,还是在消耗文明?

面对“文博热”,我们需要的不是降温,而是沉淀。当技术不再制造视觉泡沫而是搭建时空隧道,当流量不再追逐网红效应而是传递文明基因,当商业不再贩卖文化符号而是编织文化传承纽带,当解说不再炮制历史爽文而是重构集体记忆,当观展不再满足打卡欲望而是唤醒敬畏之心——博物馆才能真正成为文明基因的储藏库和传承地,而不是消费主义的“跑马场”。

热度之上,更需文明定力。那些在三星堆青铜神树前比对《山海经》纹饰的年轻人,那些在敦煌数字洞窟里临摹飞天的孩子们,那些为半片甲骨驻足沉思的求知身影……都在诠释着博物馆最本真的价值。

当我们不再用参观流量丈量文化自信,而是用心与文物展开历史对话,“文博热”终将从现象级场景升华为文明自觉的暖流。毕竟,比青铜器更不朽的,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文化敬畏;比人潮更澎湃的,是流淌在血脉中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刘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3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宴,还是商家吸引眼球、收割利益的工具?童书包装奢华之风盛行,有其多方面原因。出版商在激烈竞争下的利益驱动是最直接的推手。近年来,随着青少年阅读氛围的日渐浓厚,以及家庭对孩子教
2025-06-27 08:48: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程章灿做客秦淮
2025-09-16 15:57:00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与魏晋名士共情探索《世说新语》背后的世界□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在南京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书中之佳事佳话,至今传之不衰。日
2024-03-19 01:02:00
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会选择在周一闭馆,周一成为不成文的博物馆“闭馆日”。最近,这一惯例被打破:江苏淮安市博物馆发布公告,每周一至周日均正常开放,不再设“闭馆日”。业内人士介绍,
2025-02-28 08:29:00
《世说新语》里的“鸡娃”手段
...子向纯和向悌“令淑有清流”、王戎儿子王万子“有大成之风”。(本文作者为文史专栏撰稿人)
2024-06-03 15:59:00
天津博物馆首次展出宋版《妙法莲华经》等古籍珍品
...元刊资治通鉴》、《明万历本草纲目》《明万历四色套印世说新语》等,其中78件(套)古籍系首次对外展出。展览现场展览分为“载籍荟萃”“斯文在兹”“薪火相传”三部分,从时代上看,展
2023-09-05 16:32:00
这款冰箱贴悄然上架俩小时,卖出1700个;上市仨月,卖了近8万个,带火同系列文创销售总额突破1000万……近日,国家博物馆原创凤冠冰箱贴火了,成为近20年来该馆当之无愧的销冠。同
2024-11-01 13:21:00
荷兰科学家“显微镜之父”列文虎克的名字近年来成为网络流行语,被用来指代那些极致细节的考据者。每逢古装剧热播,就会出现一批“列文虎克”。他们“显微镜”式地研究影视剧中的服饰妆容、场
2025-07-25 08:57:00
今年7月至9月,《亮剑》《悬崖》《闯关东》等一批经典作品将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消息一出,即登上微博热搜。“《亮剑》看了20多次,希望有高清版”“我台词都会背了”“狭路相逢勇者
2025-07-18 08:5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人形机器人跟着节奏跳起热舞,吸引了观众围观。
2025-10-18 08:32:00
话剧《我这半辈子》“大剧场版”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17日-19日,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话剧《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
2025-10-18 19:16:00
青春华章丨“苏超”短剧即将上线!历史名将“穿越”,用兵法叱咤球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夏思宇汉代名将韩信跨越两千年时空,闪现万众瞩目的“苏超”赛场?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齐聚绿茵场
2025-10-18 09:21:00
南昌保利大剧院一年举办167场艺术演出活动
大皖新闻讯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前夕,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宣传部组织了“活力红谷滩 智启新未来”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媒体探访商业及文化地标
2025-10-18 16:57:00
《依依向北风》,回首金陵岸年代大剧周日登陆央视,取景地包括260多个南京场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故事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2025-10-18 09:21:00
冲击文华奖河北两作品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河北日报讯(记者韩莉、史晓多)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开幕。本届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
2025-10-17 08:26:00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一个陪你疯、陪你玩、随叫随到的“社交搭子”,无疑是一个温暖又治愈的存在。由北京农商银行冠名的《京城十二时辰》第五季暖心回归
2025-10-17 09:25:00
燃爆!欢聚传媒艺人闪耀出圈,王阡惠、王钰威频创佳绩引全网关注
燃爆!欢聚传媒艺人闪耀出圈,王阡惠、王钰威频创佳绩引全网关注近期,欢聚传媒旗下新生代演员凭借多元戏路与扎实演技表现亮眼
2025-10-17 09:25:00
将支点高台变为难以控制的头顶,演员凌空而起进行抛接、翻腾等动作,构思新奇,造型优美而富有张力。
2025-10-17 09:53:00
东南网10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 12日下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大厅,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孙砾
2025-10-17 10:58:00
周燕君《风风雨雨跟着你》MV在浙拍摄
10月16日,中国内地女歌唱家、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员周燕君演唱的《风风雨雨跟着你》MV在浙江杭州拍摄中。采访时,周燕君表示
2025-10-17 13:56:00
AI焕发“新港潮”!埋堆堆牵手酷狗音乐打造TVB港剧OST专区
一首《大展鸿图》掀起了全球热潮。这首歌爆火的原因,在于其融入了经典粤剧《帝女花》以及“孟菲斯说唱风格”,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独特碰撞
2025-10-17 13:56:00
吉刻海报|长春都市圈,如何“圈”动未来?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制图 赵一妍
2025-10-17 16:37:00
10月17日,省文旅厅与上影元文化推出的“浪浪山小妖怪山西游记”活动正式上线。游客可以前往晋祠天龙山等十大景区,匹配角色
2025-10-17 18:14:00
舞剧《天工开物》周末亮相安徽百戏城
大皖新闻讯 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外办、省商务厅、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好戏安徽”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第四季火热进行中
2025-10-17 1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