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款冰箱贴悄然上架俩小时,卖出1700个;上市仨月,卖了近8万个,带火同系列文创销售总额突破1000万……近日,国家博物馆原创凤冠冰箱贴火了,成为近20年来该馆当之无愧的销冠。同样难买的还有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出品的星空藻井冰箱贴,几乎“上架秒空”。(据10月28日光明日报客户端报道)
“不就是个冰箱贴吗,咋至于火成这样?”“预约还限量,这怕不是饥饿营销吧?”这是很多人对“一冠难求”“一井难购”现象发出的疑问。其实“贴迷”们都知道,这两款冰箱贴真的“火”到需要早晨五六点就去排队,或者提前多日预约都不见得能成功入手。
近期“贴家族”里大出风头的还远不止它们。比如今年夏天杭州博物馆的顶流,影青釉里红高足瓷杯冰箱贴,就因为不但拥有其原型——元代影青釉里红高足瓷杯的粉色杯身、青色杯足的基本形态,还神还原了文物裂纹和“粉面腮红”的晕染效果,其美其巧“圈粉”无数。还有敦煌研究院的纸雕灯冰箱贴、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冰箱贴、三星堆博物馆的三星堆变脸冰箱贴等都因为各自特色而供不应求。
细看销售榜单上拥有姓名的文创冰箱贴们,要么新颖俏皮又好玩,要么惊艳细致有巧思。想当初,冰箱贴和若干种旅游纪念品一样出现在各地景区的售卖点,被很多人调侃“有到此一游的纪念意义,但不多”,尴尬又鸡肋。而当下这些“抢不到”“买不着”的冰箱贴可大不一样,不是对“文物原型”复制粘贴型的模仿秀,而是在捕捉其关键特色基础上,打造出有历史底蕴和现代时尚,甚至还拓展了未来想象空间的“用心之作”。
“红”也好,“火”也罢,看似偶然出圈,往往都有其必然性。不管是凤冠冰箱贴、星空藻井冰箱贴,还是“粉面腮红”的断货王,其原型本身都是观众的大爱,是各个博物馆的顶流甚至镇馆之宝,所以它们在基因里都有“红”的潜质。比如凤冠冰箱贴的开发团队从去年就注意到好多人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晒自己和孝端皇后凤冠的合影,现场排队打卡的人更是每天络绎不绝,花样赞叹被老祖宗的顶级审美震撼到。
这些出圈冰箱贴自己也“争气”,各有巧思和过人之处。星空藻井冰箱贴努力贴近其原型——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的气韵,共分五层,每一层都按照藻井的真实结构设计绘制。五层图案既可分开摆放,展示藻井不同部分的独特魅力,又可叠起摆放,还原完整的藻井形态。而凤冠冰箱贴胜在重工精致的绝美,全力还原文物的“镂空金龙、翠蓝花叶、珠花璎珞”,木质款凤冠冰箱贴要做出类似金属的光泽,冠上镶嵌的“红蓝宝石”需要纯手工粘贴。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贴迷”队伍,各大博物馆的文创团队也竭尽所能让其更新更奇更有用。比如南京博物馆的古希腊建筑冰箱贴融入了发光功能,氛围感十足;西藏博物馆的陶器系列花插冰箱贴真能插进花草。
正因为各地文博单位让人欲罢不能的“出圈”冰箱贴越来越多,人们不光愿意为探一个馆赴一座城,甚至愿意为求一贴赴一座城。正如专家所言,文创冰箱贴既回味着爱好者们“看过的历史”,也记录着他们“走过的世界”,还能把钟爱的“文物”带回家。小小一贴,方寸之间,拉近了历史与当下的距离,“火”出了文博和旅游的双重热度,也承载了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韩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