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为什么越是不得志的文人墨客越能写出千古绝唱?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极其经典的阐释:“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就拿司马迁本人的经历而言,何尝不是身处困厄之境愤而写出《史记》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为李陵之冤鸣不平,以致触怒汉武帝而惨遭宫刑(割除男性生殖器)。司马迁也曾想到一死了之,虽然名节可保,但壮志未酬,父亲遗愿未曾实现,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则轻如鸿毛,与蝼蚁之死无异。故而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下这段话,既是对自己不公命运的控诉,又是自己执着于理想的一种自我鼓励。最终,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宫刑赎身死。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为后人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史记》。

志得意满的文人,大多生活安逸,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都很满意,所以一般写的东西都比较缺乏深度,很少有直击灵魂深处的作品。而身处逆境中的文人,内心压抑、憋屈,对人生、对社会都有着深刻的洞察和体会,尝尽人间艰辛,内心长期积压的愤懑不平,从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都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的《前赤壁赋》,岳飞的《满江红》,这些作品都是流芳千古的经典之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