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7日电(记者刘红霞 关俏俏 李响)子夜的红其拉甫口岸,是什么模样?记者心里,曾有许多猜想。仲秋时节,记者登上帕米尔高原,第一次走进红其拉甫的夜。
这里海拔5100米,高山环绕、终年积雪,是我国与巴基斯坦唯一陆路进出境通道,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这次来,是为了采访扎根雪域边疆的海关、边检等国门卫士。
说好的座谈,可怎么也聚不齐人。对讲机里,不时传来任务。这个没说几句就跑出去了,那个刚坐下没一会儿又接到指令……偌大的驻地,最后只有厨师可以跟我们聊几句。
记者跟到监管查验场地,车辆来来往往,忙碌而有序。记者朝巴方来客招手致意,收获了一波“手动点赞”。
白天聊不成,晚上试试看。
“红其拉甫的夜,那么静,那么美……”悠扬的歌声,伴着吉他的旋律,从屋子里传出来。记者推开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前哨班宿舍的门,怀抱吉他的唐志强冲着记者腼腆一笑。这个来自四川的“90后”小伙跟他的小老乡张聪,正哼着改编的拿手曲目。他们的脸颊上,高原红格外显眼。
随着唐志强扫弦节奏渐缓,一首深情的慢歌响起。记者这才看清,他的指甲因常年高寒缺氧已经泛白。
从来到国门的那天算起,唐志强已经在这里坚守了10个年头。每天,他和同事们担负着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及126公里孔道监管等任务。
唐志强的妻子是他的同事。一个在山上守国门,一个在山下搞勤务,许多时候,两口子是“同在一地为异地”。
“离天最近,离家最远。”这是采访中,记者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红其拉甫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强烈的紫外线和高原反应考验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头痛、失眠、脱发、流鼻血成了“家常便饭”。嘴唇泛紫、起皮开裂,是这些国门卫士的“标配”。有时候,他们唱着歌,嘴唇就可能渗出血丝……
红其拉甫海关关员赵国坚忙了一天,晚上将近10点,他才跟同事们坐下来吃口饭。“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是本分,这没什么特别的。”不善言辞的他停下筷子,顿了顿说。
除了高原反应,他们要克服的还有很多,比如孤独。
在红其拉甫,一年无霜期只有80多天,即使夏天,帕米尔高原也是白雪皑皑。边关冷月,在这里格外贴切。
“尤其是口岸闭关期间,这里仿佛一座孤岛。”张聪说,“我们更喜欢此时的繁忙。白天执勤,对讲机里指示声不停,时间过得更快。”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4月恢复旅客通关以来,经由红其拉甫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3万人次。
在一边静静聆听的王向野望着窗外的月亮,“天涯共此时啊”。2012年从石河子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脱下白大褂,成为红其拉甫边检站的民警。
他的妻子刘洁,也来到红其拉甫所在的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从事支教工作。
“习惯了广东上学时的湿润气候,来到高原后她看上去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自认为亏欠妻子的王向野笑着对记者说,“每次说起这些,她总是一笑而过,说‘有你的地方就是家’,这是我妻子的告白,也是我留下的动力。”
夜已深,人未眠。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心绪,也许不希望被打扰。想到这里,记者悄悄走出了驻地宿舍。
雪域之巅,万籁俱寂。多少祖国儿女远离繁华都市,默默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守卫祖国边疆,用孤独、寂寞,换取万家团圆,用忠诚、担当,筑起祖国边关的“万里长城”。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洒在这片土地上。凌晨,记者拍下这样一张照片,星河之下,雪峰之间,天际雄关“红色国门”矗立帕米尔高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