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9-21 05:1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塔吉克族人一家三代戍边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9月21日 第 12 版)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二〇〇八年九月七日,巴依卡在红其拉甫吾甫浪沟巡逻途中小憩。

王 烈摄(新华社发)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2010年9月24日,拉齐尼在边境线巡逻时,冒着风雪严寒在吃午饭。

王 烈摄(新华社发)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在巴依卡老人家中拍摄的拉齐尼塑像。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当问到巴依卡老人是不是每天都佩戴中国共产党党徽时,巴依卡老人顿时来了精神,他说:“我成为党员30年,这些年一直把党员徽章戴在胸前,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党员,一刻也不能懈怠。”

巴依卡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边境线是中国的边境线,红其拉甫是中国56个民族的红其拉甫,我们的56个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2009年3月6日,拉齐尼牵着牦牛踏着厚厚的积雪在边境线上巡逻。

王 烈摄(新华社发)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2014年9月25日,拉齐尼趴在陪伴自己巡边10年后身负重伤牺牲的白牦牛身上,非常难过。

王 烈摄(新华社发)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拉齐尼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和弟弟拉迪尔·拉齐尼聊天,鼓励弟弟要好好学习。

新华社记者 王 菲摄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拉齐尼的姐姐阿依木汗·巴依卡亲吻弟弟拉齐尼的照片。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村里的年轻人前来帮助巴依卡老人采摘家里种植的雪菊。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在祖国西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9月正是旅游旺季,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游客前往“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的家参观慰问。拉齐尼的父亲——71岁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时常会向大家介绍他们一家三代人守边护边的经历。

生活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儿女,素来心中怀有“家是塔县,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爱国守边精神。巴依卡老人便是这样一位护边员。老人一家三代70年接续守边护边、爱国奉献的壮举感动了无数国人。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边境线漫长,地势险要、环境恶劣。其中,红其拉甫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70多年前,巴依卡的父亲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成为当地第一位“牦牛向导”,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

1972年,凯力迪别克再也走不动了,将担子交给了儿子巴依卡。2004年,从部队退伍的拉齐尼从戍边38年的父亲巴依卡手中接过赶牦牛的鞭子,开始行走在千里边境线上。巴依卡告诉儿子:“我走不动了,你要把我走的路延续下去。”

“父亲告诉我,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家和牛羊。”拉齐尼生前说过,“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一代又一代的嘱托在高原上回响。

2021年1月4日,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孩子,41岁的拉齐尼不幸英勇牺牲。拉齐尼牺牲之后被国家追认为烈士。拉齐尼的一双子女目前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学习,祖辈爱国戍边的情怀,也深深影响着他们。

被称为“帕米尔雄鹰”的英雄拉齐尼虽已离去,但是他们一家三代的爱国奉献精神仍然在高原上常驻,戍守边疆的一代代“雄鹰”还将接过祖辈的接力棒,守卫祖国山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他们的名字叫护边员
...布茹玛汗·毛勒朵生命中绝大部分时光,在祖国最西端的边境线上度过。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护边员的她每日跋山涉水巡逻边境,在帕米尔高原大大小小山石上亲手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2
2024-09-25 16:42:00
杏花春天里,山海共诗情——“喀什·帕米尔诗话”特别活动在拉齐尼小学圆满举办
...史诗:“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37年行走3万公里边境线,其子“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这个事迹,像一座丰碑,镌刻着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已化为拉齐尼
2025-04-07 14:30:00
跨越5000公里,寻访“帕米尔雄鹰”
...反应,来到海拔3000米的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守边护边爱国教育馆,看到拉齐尼·巴依卡风雪巡边路上的照片、视频时,还是不由得发出赞叹:“他真的好帅!”讲解员讲到拉齐尼·巴依卡在
2023-07-17 04:57:00
...防连,每当新兵入连,老战士们都会讲述巴依卡一家三代爱国戍边的故事,这深深影响着大家。巴依卡说,希望孙子长大后能成为家中第四代护边员。【编辑:李润泽】
2024-09-27 11:29:00
...:新疆日报2023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名单公布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入选本报乌鲁木齐2月10日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赵西娅报道:日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2023年度
2023-02-11 08:55:00
...从来不是偶然的。在他身上,延续着一颗‘一脉相承’的爱国爱民的火种,经由他不断地发散出去,播撒出去,让人们看到,光荣必将传承,英雄永不独行。”向着现实与心灵深处开掘新时代文艺天
2023-04-21 09:05:00
帕米尔花儿别样红——新疆塔县卫国戍边群像记
...复一日、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奔波在边境一线,用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守边情结,坚守在保卫祖国边防的第一线。“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是他们最朴素的告白。2023年9月4日,在
2023-12-30 22:07:00
...一公里”。6月13日,乌恰县吉根乡中心区阳光灿烂,该乡边境线上的一个牧点却传来下雨的消息。吉根乡人大代表居马巴依·库孜巴依望向远方的天空,说:“雨一停,我就去牧点了解情况,然
2023-06-26 09:04:00
...无法再前往边境一线巡逻了,但她的心依然牵挂着每一寸边境线。布茹玛汗·毛勒朵说,那些巡边的场景常常出现在她的梦境里。近年来,前来戍边馆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越来越多,由于空间狭小,
2023-12-07 14:0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