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杜甫入蜀其间,曾因战乱移居梓州(今三台)、阆州(今阆中)近两年。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五十三岁的杜甫挈妇将雏,重返成都,回到草堂。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
然而,垂暮之年的幕僚生涯,杜甫并没有坚持多久,他叹息: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他是想起音书断绝的亲人,关山阻隔的故乡了吗,还是做幕僚不舒心?
765年春天,这是杜甫在成都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五年多相对安稳的蜀中岁月就此终结。
此时,距离严武暴病身亡已有数月,杜甫对成都再也没有牵念。为了生存,他只能离开,重新踏上漂泊的旅程。
他怎能想到,1200多年后,荒郊野岭里他居住的几间茅屋,能游人如织,无数后人不远千里来敬仰和缅怀他。
他又怎能想到,异乡的西蜀,西蜀的春天,春天的草堂,能在余生的岁月中,成为他心头的深情眷恋。
人生漫漫,未来又在何方?在流离的路上,还是在漂泊的远方,杜甫不知,他唯一确信的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