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卫烨
2025年开年之际,中国低空经济以破竹之势划破长空。作为改写区域经济版图、重构产业竞争格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继续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而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凭借灵活性、高效性和低成本优势,成为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工具。当“无人机技术”成为“最后一公里”的“空中解法”,当基层干部手中的“大喇叭”变成“遥控器”,当“人海战术”升级为“智能编队 ”,这场技术赋能与治理需求的相互碰撞,产生了现代化基层治理的新图景。
“人机协同”,提升治理精度。无人机技术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通过“人机协同”模式实现了治理精度从“粗放式覆盖”到“厘米级管控”的跨越式升级。传统人工巡查需3天完成的任务,无人机2小时内生成全域影像,再由网格员针对性核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四川丹棱的柑橘产业,无人机每月航拍柑橘园,AI识别病虫害趋势并生成防治方案,网格员推送至农户手机端,2024年虫害损失减少38%,优质果率提升至89%。“人机协同”已超越工具属性,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引擎。
“立体管理”,提升治理纬度。无人机技术的“立体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治理的平面化、碎片化局限,通过数据融合、多层级响应联动、全周期闭环管控,将治理维度从二维平面拓展至三维空间,从静态管控升级为动态治理。无人机挂载光电吊舱,夜间识别可疑人员热源,与地面警力形成合围。例如,广州番禺区建立“无人机警务编队”,2024年通过空中追踪协助破获盗窃案件127起,重点区域发案率下降58%。这种“立体管理”实践正在重新定义治理的维度。它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治理思维的跃迁。
“持续运营”,降低治理成本。无人机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初期往往面临高投入压力,但通过运营模式创新、技术迭代优化与制度保障升级,可显著降低全生命周期治理成本,实现“一次投入、长效收益”的可持续治理。同一无人机平台可通过模块化挂载,切换物流、巡查、救援等职能,实现“一机多用”。同时,可通过无人机监测预判风险,降低灾害损失与应急投入。例如,浙江绍兴利用无人机巡检山体滑坡隐患点,2024年防灾投入减少2400万元,同比灾害损失下降58%。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技术红利,让基层治理从“财政负担”转型为“价值创造”,提供一条“高性价比”的创新路径。
“无人机技术”的开发运用,不是简单的“用机器代替人力”,而是以技术为杠杆,撬动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更精准的资源调配、更具韧性的治理生态。基层治理从来不是按部就班,我们应该以更具创新,更具想象力的方式探索一条连接传统与现代、技术与人文的前进道路,这才是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真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3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