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历仕六朝,宦海沉浮近六十年,曾奉命寻找建文帝下落足足十四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09 16: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率军兵临南京城。然而,在他进城的那一刻,皇宫却突然燃起熊熊大火。根据《明史》的记载,火灾发生时的情景令人心惊胆战:“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这意味着,在大火之后,朱棣只找到了一些被火焚烧殆尽的尸体,无法确定建文帝是否在火灾中丧命,还是利用这场混乱成功逃脱,悄然离开了南京。

他历仕六朝,宦海沉浮近六十年,曾奉命寻找建文帝下落足足十四年

尽管明朝官方一直宣称建文帝死于自焚,然而民间却始终流传着不同的说法。许多人相信,建文帝并未死于火灾,而是在乱世中趁机逃亡。更有传言称,建文帝之后出家为僧,甚至有人猜测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除了派遣郑和海上寻觅建文帝的踪迹,朱棣还派遣了胡濙沿陆路进行搜寻。虽然胡濙的名字远不如郑和那样广为人知,但他同样拥有着令人称奇的传奇一生,在宦海浮沉近六十年,先后辅佐过六位帝王。

他历仕六朝,宦海沉浮近六十年,曾奉命寻找建文帝下落足足十四年

胡濙出生在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据《明史》记载,胡濙出生时,头发竟是白色的,直到满月后才逐渐变黑。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建文二年(1400),胡濙考中进士,很快便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后来随着朱棣登基,胡濙也迎来了自己的升迁,成为了户科都给事中。

他历仕六朝,宦海沉浮近六十年,曾奉命寻找建文帝下落足足十四年

关于建文帝逃亡的说法,早在当时就已广为流传,并引起了朱棣的深度怀疑。为了彻底稳固自己的皇位,朱棣开始行动。自永乐三年(1405)起,他便派遣郑和等内臣多次出海进行“下西洋”之行,表面上是外交使命,实际上则是为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两年后,他又派胡濙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任务,表面上是前往访求“仙人张邋遢”,但实际上,胡濙的真正任务是暗中追踪建文帝的下落。而所谓的“仙人张邋遢”,正是武当派的宗师张三丰。

他历仕六朝,宦海沉浮近六十年,曾奉命寻找建文帝下落足足十四年

胡濙的这一任务历时长达十四年。在这段时间内,他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母亲去世时他请求回乡守丧,却被朱棣拒绝。或许出于慰藉,朱棣特意加封胡濙为礼部左侍郎。永乐十七年(1419),朱棣又命胡濙巡查江浙、湖湘等地,这一命令似乎暗示了建文帝在沿江一带可能有了新的消息。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胡濙终于返回京城。当时,朱棣正在准备就寝,但得知胡濙归来后,他立刻起床召见。胡濙在深夜将自己所获得的情报详细上奏,直到四更天,才匆匆离去。

从史书中“至是疑始释”的记载来看,胡濙的报告让朱棣得到了一个令人恍然大悟的线索,可能是解开了建文帝去向的关键。尽管我们无法得知两人具体谈了什么,但可以推测,这些情报让朱棣彻底放下了对建文帝下落的执念,开始不再纠结于此。或许正是因为看中了胡濙办事的踏实与可靠,朱棣随后又派他去南京,暗中调查太子朱高炽是否有异动。

他历仕六朝,宦海沉浮近六十年,曾奉命寻找建文帝下落足足十四年

关于朱高炽的流言,实际上是出自企图篡位的汉王朱高煦。胡濙经过调查,最终得出结论,朱高炽是个“诚敬孝谨无他”的君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高炽继位为仁宗。此时,胡濙提议,既然朱高炽一直在南京处理政务,不如继续以南京为都城,以减少南北之间运输的成本。

朱高炽原本打算采纳胡濙的建议,但在得知胡濙曾暗中调查自己之后,他心生疑虑,最终未将胡濙召至身边。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便病重去世,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朱瞻基,而胡濙也因此逐渐得到了重用。自礼部左侍郎晋升至礼部尚书,兼行在户部。宣德九年(1435),朱瞻基临终时,召集了包括胡濙在内的五大臣,交代后事。

随着明英宗朱祁镇继位,胡濙继续在礼部任职,多次上书批评年轻的皇帝,纠正他的一些不当行为。正统九年(1444),胡濙已年近古稀,向朝廷请求退休,但未获批准。五年后,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亲征时被俘,胡濙与于谦等大臣坚决反对南迁,力主守卫北京。最终,他们支持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为帝,逐步恢复了大明王朝的国力。

胡濙在其一生中屡次升迁,逐渐成为朝中的重要人物。景泰八年(1457),朱祁钰重病,胡濙等大臣商议上书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但在奏疏还未提交时,石亨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再次拥立了朱祁镇。朱祁镇复位后,胡濙请求退休,终于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他历仕六朝,宦海沉浮近六十年,曾奉命寻找建文帝下落足足十四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和下西洋:郑和大航海其实是寻找失踪帝王
...眼界,笑掉大牙——郑和的大航海竟然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这可不是胡说八道,而是历史长河中一个令人捧腹的传奇。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看看这场“海上寻帝”的
2024-12-31 09:04:00
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海上寻亲记”
...惊掉下巴的历史秘闻:郑和下西洋的任务之一竟然是寻找建文帝!这听起来就像是一部古代版的“海上寻亲记”,是不是很想知道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快来跟我一起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24-12-10 08:58: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朱棣虽然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但按照正统的说法,朱元璋
2024-06-24 16:06:00
被朱棣逼下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究竟下落如何
...有什么秘密?名义上是宣扬国威,实际上是去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那么被朱棣逼下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究竟下落如何?阿哥告诉你真相。朱棣登上皇帝后,整日惶恐不安,派人到处去寻找建文
2023-02-25 14:53:00
明成祖为何让郑和七下西洋,仅仅只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吗?
...二、皇位继承,寻找建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火烧皇宫,却不知所踪,明成祖对于建文帝的失踪任然担心,明朝有历史文献里记载过一些建文帝没有被烧死,而逃亡海外的传
2023-10-21 11:47:00
建文帝生死之谜:一场六百年的争议,他到底有没有被烧死?
...8月6日),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战争持续三年。由于建文帝缺乏智略,任用不当的主帅,导致朝廷军队的主力被屡次击败。而朱棣以燕京(今北京)为基地
2024-01-30 14:02:00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非结交友邦,更不是寻找建文帝
...上沉默不语,在听闻诸多臣子议论郑和下西洋可能是寻找建文帝的传言后,朱棣并没有太多的解释,反而在心中盘算起了一笔大帐……明永乐时期,在朱棣的支持下,三宝太监郑和奉命下西洋,揭开
2023-08-31 17:03:00
朱棣死后郑和的下场是什么
...到朱允炆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破南京,宫中失火,从此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之后朱棣登基即位,他是个有才干的皇帝,在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内阁,集中权力;在经济上,疏通大运河,恢
2023-04-22 15:33:00
朱棣63岁那年,半夜召见一位大臣,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元1398年6月30日,朱允炆即位,次年改元建文。登基后的建文帝身为众位藩王之侄,一直担心拥有数千护卫军队的藩王拥兵自重,威胁皇权,因此萌生了削藩的念头。建文帝的心腹大臣齐泰
2023-11-07 17: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