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非结交友邦,更不是寻找建文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31 17:03:00 来源:无忘心史

郑和下西洋浪费财力?并非如此,明成祖:赚银子全靠他了

导语: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在海天之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诸多蕃岛之民纷纷前来下拜,迎接天朝使者的到来,随即获得了上使郑和赐予的大量瓷器、丝绸、茶叶;朝堂之上的明成祖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在听闻诸多臣子议论郑和下西洋可能是寻找建文帝的传言后,朱棣并没有太多的解释,反而在心中盘算起了一笔大帐……明永乐时期,在朱棣的支持下,三宝太监郑和奉命下西洋,揭开了古代一次航海史壮举的序幕;后代史学家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直存在争议,并提出了寻找建文帝和海外结交邻邦两种观点;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编者就来跟大家说说,重新探索几百年前那场史诗般壮举背后的隐秘。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非结交友邦,更不是寻找建文帝

明永乐三年,即公元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造数艘巨舰下海组成庞大的船队,开始了第一次下西洋活动;在此之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直至宣德八年,即公元1433年,才正式结束了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海上大航行。在七次下西洋的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通过江苏刘家港集结完毕后,直至福建太平港口正式展开航行之旅;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一直徘徊在太平洋与印度洋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彭亨、暹罗、古里等地,甚至最远还到达了东非与红海。《中国史稿地图集》曾经在概述中说道:“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如此高的评价,直让现代人感到骄傲不已。

可即便如此,后世史学家对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仍持有不同看法;所总结出的结论有三: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非结交友邦,更不是寻找建文帝

1.宣扬威德说

很多专家认为,自古中原王朝都是以天朝上国自居;明成祖朱棣自承继大统之后,便开始好大喜功,准备创造出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

明成祖朱棣令郑和造巨舰,且舰上携带大量的本国物资与诸多甲士,为的就是“通好他国,怀柔远人”,践行传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带有很强的“耀兵异域”色彩;如此一来,诸多蕃岛外民才能诚心归附,令大明河山一统。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非结交友邦,更不是寻找建文帝

2.寻找建文帝下落说

建文元年至建文四年,大明王朝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兵戎之争;镇守北疆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战争最后是以朱棣为胜利者而结束,兵败的朱允炆烧毁皇宫,至此再无下落。

不少史学家认为,朱允炆的失踪可能是逃往异域的结果;朱棣也一直对自己的侄子不放心,故此才会水旱两路寻找建文帝的踪迹;户部都给事中胡瀅负责在国内明察暗访,而郑和则担任外交官探听建文帝流落外域的虚实。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非结交友邦,更不是寻找建文帝

3.军事目的说

除了以上两种观点外,还有专家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进行了评价;明成祖时期,中亚地区崛起了一个巨大的阿拉伯帝国,该帝国实力雄厚且经济繁荣,其扩张之迅速令当时的明帝国感到担忧;

为了能够对付即将可能引燃的战火,明成祖朱棣开始采取积极的准备措施,不仅在西南边陲进行了充分的防御,而且还将一支强壮的海上力量分派给郑和;一旦两大帝国开战,郑和的海上船队,将会成为一支从背后插入敌人胸口的利剑。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非结交友邦,更不是寻找建文帝

虽然以上说法都有自己能够立足的依据,但是还有专家提出了更为新颖的看法;能够提出这种看法,是专家们基于当时明帝国经济状况而言的。从宏观上来说,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并未让明帝国大伤元气;可是从经济繁荣的角度来讲,四年的兵祸之灾,让明王朝的经济瞬间倒退;明成祖朱棣荣登大宝时,国内经济体系已经面临崩塌之势,朝廷连官员们的俸禄都发不出来;虽然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朱元璋的政策有关,可是明成祖朱棣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否则将会导致自己手中权力的动摇。为了缓解国库财政紧张的问题,明成祖朱棣采用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发俸方式——以物代俸;其主要方式是,以当时名贵的香料苏木、花椒为媒介,代替为官员发放的银钱粮米俸禄,并允许官员们向民间出售香料换取银两。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非结交友邦,更不是寻找建文帝

苏木与花椒并非本土所产,大多数都是由西域进贡和购置而来;明王朝在购买香料时,所支付的成本并不高,可是在支付官员们的俸禄时,却将其价格提高了50倍之巨;如此巨大的买卖落差,让明王朝获得了极大的利润,并以此缓解了当时朝廷内部的财政危机。由此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赚取白花花的银两,以此来稳定国内政治形势的潜在动荡;毕竟在中原人的眼中,瓷器、丝绸、茶叶这些本土之物,能够换取大量的香料,确实是一项极为划算的买卖;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以上几种说法的存在性,只是它们的可靠性非常低,难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而已;毕竟一代君主的政治胸襟,并不是几篇文字就能彻底一言以蔽之的。

[参考资料:《郑和下西洋》《明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和下西洋:历史使命与真相探寻
...更深层次的政治动机,尤其是与当时的明成祖朱棣及其对建文帝的追寻密切相关。马六甲的战略地位马六甲,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海上通道,不仅是商贸的集散地,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的马
2024-12-02 09:35:00
郑和下西洋共有三个目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里面最高的职位。不过朱棣当上皇帝以后很是担忧,因为建文帝失踪了,朱棣非常害怕建文帝哪天跳出来和他争皇位,因此非常的想找到建文帝。 一天朱棣听说建文帝逃到了海外,因此就打算派
2023-04-25 14:17: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朱棣虽然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但按照正统的说法,朱元璋
2024-06-24 16:06:00
山河月明:马和被朱棣改姓,郑和下西洋,原来不只为了寻找朱允炆
...好了言归正传,在最新剧情中,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斩了建文帝朱允炆的一干逆党,尤其是齐泰、方孝孺等四人全被斩首,还有朱棣也抓了铁铉,本来是不想杀他的,只是流放,可铁铉一心求死,朱
2023-04-23 20:55:00
郑和下西洋:郑和大航海其实是寻找失踪帝王
...眼界,笑掉大牙——郑和的大航海竟然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这可不是胡说八道,而是历史长河中一个令人捧腹的传奇。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看看这场“海上寻帝”的
2024-12-31 09:04:00
为何明成祖朱棣要坚持郑和下西洋
...往来于这条路线,基本不存在探险开拓的价值。其次寻访建文帝的说法也不靠谱,如果建文帝能跑这么远,这样一支声势浩大的舰队,岂不是会吓得他跑到南极大陆去。舰队是集全国官私造船厂,耗
2024-04-26 15:31:00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了皇帝,在很多事情方面都做得特别好。但是他仍然觉得建文帝才是正统,在没有找到的情况下,他始终都觉得对于自己会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就派郑和下西洋,而郑和下西洋看似是想要恢复南北
2024-11-01 18:06:00
朱棣死后郑和的下场是什么
...到朱允炆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破南京,宫中失火,从此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之后朱棣登基即位,他是个有才干的皇帝,在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内阁,集中权力;在经济上,疏通大运河,恢
2023-04-22 15:33:00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里成祖就是朱棣,惠帝就是建文帝。朱棣攻破南京时,并没有抓到建文,也没有找到尸体。因此一直有传闻,朱棣怀疑建文帝逃到了海外,他派人下西洋的一个目的就是
2024-05-20 15: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