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1 18:0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通过一些历史事件当中,大家都知道,在历史当中,明成祖朱棣无疑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当时他身为朱元璋的儿子,他很早的时候就被分到了北方做藩王。在做藩王期间,他也在众多斗争当中获得了胜利,在当时有很多的部落,对于朱棣这一个人都感到恐惧,因为朱棣的军事实力实在是太强了,虽然只是一个藩王,但是他的影响力以及军队的力量都是比较大的。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一、朱棣坐上皇帝

因为朱元璋的儿子先后去世,渐渐的让朱棣成为最大的一位藩王,而在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却坚持的让嫡孙成为继承人,并且还杀害了很多有功之臣,但是他却对于朱棣这个儿子并没有任何的伤心,也造成了朱棣位高权重,在朱允炆做皇帝以后就能够看得出来,朝廷的势力是比较弱的,另外就是朱允炆在这个时候为了改变局面,避免伤亡的势力增大,决定通过削藩的政策,来增加朝廷的势力,最终让朱棣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起兵造反。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因为朱棣本身就是经常的打仗,但是朱允炆在这个时候,身边并没有能够比他更强的猛将,在战争当中失败了。最终攻破了南京,但是朱允炆却因为宫中失火的原因失踪了。虽然朱棣顺利的登基,坐上了皇帝,在很多事情方面都做得特别好。但是他仍然觉得建文帝才是正统,在没有找到的情况下,他始终都觉得对于自己会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就派郑和下西洋,而郑和下西洋看似是想要恢复南北的交通,促进与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让明国的国力尽快的恢复,但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二、郑和与朱棣之间的缘分

其实郑和他本来姓马,在13岁的时候就被阉割,成为了太监,进入了燕王府。当时的朱棣特别的喜欢这个比较聪明的男孩子,所以就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并且对他进行一些文化教育。在朱棣夺位的时候,遇到一次战役,当时还叫马和的郑和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所以在占领南京以后,朱棣就亲自的赐他姓郑,依旧做着太监的职责,但是在太监当中属于内官监太监,也就是说与普通的太监并不是很一样的,他能够处理一些朝廷大事。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很快朱棣就派给了他一个任务,需要航海出使,并且前后一共出海七次。而这样做的目的,还有一个秘而不宣的任务,就是寻找建文帝。因为在朱棣攻破南京的时候,建文帝的消失,始终让他觉得是自己难以放下的事情,因为他并没有看到建文帝的尸体,他觉得对方一定早就逃跑了,一旦真的活的话,可能以后真的会威胁自己的江山,因为某一个地方出现差错的话,他就不可能做明朝皇帝了,而且自己的子孙都会受到威胁。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所以他决定一定要找到建文帝,而在这个同时他在治理国家的这个问题上,让百姓们过得非常的安宁,而且通过明朝的版图不断的扩大以及郑和下西洋,相信在很多地方是没有人敢对于前朝的皇帝私藏的。除了这些以外,朱棣尽量的减少建文帝能够生活的地方,对于蒙古部落的一些事例都不断地进行打击。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另外就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所使用的船队也是也是有一些装备的,看似是为了防止海盗,其实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发现建文帝的势力以后进行开战,这样的话也可以对于那些威胁明朝的人,起到一定的震慑效果,通过这些也可以看得出来,朱棣是非常用心的,而且郑和下西洋也是花了很多银两的。只是比较可惜的就是,最终也没有能够找到建文帝,而且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回的途中病逝了。在回到国家以后,也把它进行了安葬。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三、郑和作为一个太监,他的子孙都是因何而来的?

虽然郑和是一个太监,但是据研究统计郑和是有后人的。通过一本书籍的记载就有关于郑家的家谱。可以看出来,虽然郑和是一个太监,但是他的哥哥却有两个儿子,而且哥哥的长子被郑和收为养子。而他把哥哥的长子过继来以后,也改成了自己的姓,名字叫做郑恩来,所以他也就成了任何在法律上的儿子。后来的郑恩来分别又生下了两个儿子,通过子孙不断的延续,才让郑和的子孙非常多。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郑和肯定是不可能有儿子的,所以他除了把自己的侄子过继来,以后还收养了两名亲侄子,这两个孩子有一个人一直跟随着他,另一个人则在云南昆阳。所以郑和的后人更是分别地在三个地方发展。一个就是云南,另一个就是泰国。在泰国的子孙早就已经在那里生活,如今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相信早已经成为正宗的泰国人了。还有一个儿子在南京,因为郑和曾经在南京,有很多的官兵都和他住在南京,甚至还改成了姓郑,并且在南京还形成了郑村。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通过很多的资料都可以证实,郑和的后人确实是因为过继的原因,而成为他的后人。虽然都是他侄子的后人,但是也算是后继有人,而且经过了这么多年以后,正式的后人能够有上千余人,也是比较可信的。其实郑和这一个人物,本身在历史上就是很有争议的,因为他的身份原本是一个太监,但是在当时的明朝宦官,确实可以掌握一定的权利,而郑和也是比较幸运的。

身为太监的郑和,为什么能够7次下西洋?还能够有很多后人

他因为朱棣的赏识,才能够多次下西洋,而且在历史上也能够留有美名,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并没有完成朱棣交给他的任务,但其实这些已经并不是很重要了。通过一些事件当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即使建文帝没有死,他也是很难,在做皇帝了,而且他本人也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和:从云南战俘到传奇航海家
...升,成为了朱棣不可或缺的助手。4.下西洋的背后:寻找建文帝的任务郑和下西洋,最初的目的,并非如史书所言仅仅为了和周边国家的外交交流。朱棣当时的最大心结是建文帝的下落。建文二年
2023-12-11 05:43:00
中国最著名的太监是谁
...朱棣扫清外围势力,甚至更荒诞不经的说法是找寻失踪的建文帝。当然了最靠谱的就是朱棣希望郑和下西洋向世界宣扬大明王国的强盛,郑和第一次下海是34岁,当时郑和率领的舰队堪称是世界最
2022-12-26 17:04:00
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海上寻亲记”
...惊掉下巴的历史秘闻:郑和下西洋的任务之一竟然是寻找建文帝!这听起来就像是一部古代版的“海上寻亲记”,是不是很想知道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快来跟我一起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24-12-10 08:58:00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里成祖就是朱棣,惠帝就是建文帝。朱棣攻破南京时,并没有抓到建文,也没有找到尸体。因此一直有传闻,朱棣怀疑建文帝逃到了海外,他派人下西洋的一个目的就是
2024-05-20 15:15:00
明朝一神秘失踪的皇帝,朱棣为找他,却成就了太监郑和
...他久经思考,放弃了剩余25个儿子,决定传位给孙子,即建文帝朱允炆。为给孙子铺一条康庄大道,他在晚年几乎将开国功臣都屠戮殆尽。1398年,朱元璋去世,年仅21岁的朱允炆成功登基
2024-11-10 09:54: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朱棣虽然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但按照正统的说法,朱元璋
2024-06-24 16:06:00
郑和下西洋共有三个目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里面最高的职位。不过朱棣当上皇帝以后很是担忧,因为建文帝失踪了,朱棣非常害怕建文帝哪天跳出来和他争皇位,因此非常的想找到建文帝。 一天朱棣听说建文帝逃到了海外,因此就打算派
2023-04-25 14:17:00
...让专家无话可说。在明朝有许多谜团让人费解,就比如说建文帝下落不明,天启年间王恭厂大爆炸等等,说到最大的争议,那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中宝船大者长44丈4尺、阔18丈,大船相
2023-03-14 16:09:00
...,后来又被派往北平,担任燕王朱棣的近侍。1399年,因建文帝朱允炆的强势削藩,朱棣愤而造反。作为朱棣身边的工作人员,马三保自然也被卷入战争。后来,朱棣与李景隆在北平郊外的郑村
2024-07-23 20: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