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出境游恢复之际,新环境下旅行社该如何转型?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2-15 10:50:00 来源:财经风云

自2月6日出境团队游试点恢复正式开启以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宁波、西安等地的出境团队游“首团”陆续发出,部分旅游公司的出境游订单呈30%-40%的上涨幅度。众信旅游数据显示,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游的通知发布后,目的地产品咨询量增长800%。

业内人士认为,出境旅游的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不会立即迎来火爆局面。贝壳财经记者通过采访多家旅游企业与业内专家了解到,出境旅游市场的恢复,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那么此过程中,旅游企业们正面临着哪些问题与困难亟须解决呢?

◇供应链:资源变化信息不对称,修复尚需时间

出入境政策优化以来,北京的何先生筹谋带一家四口去境外海岛旅游。但他发现,去泰国普吉岛、马尔代夫的旅游产品价格都偏贵,“我们更喜欢的苏梅岛,目前北京市场还没有恢复直航。”多家旅游企业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均提到当下出境游产品价格偏贵的问题。同程旅行表示,目前出境团队游产品平均价格较疫情前约上涨30%。对此,业内分析认为,国际航班的运力恢复程度是一大直接限制因素。6人游定制旅行创始人贾建强表示,粗略估算,目前国际航线只恢复到原来的两至三成。比如,热门目的地泰国的部分口岸直航航线,在春节前后才恢复。另有旅游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疫情前每天都有航线,目前只能做到一周一趟航班,加大了往返行程的匹配难度。在此情况下,占出境游产品价格三分之一的机票费用,就把出境游成本提了上去。

出境游恢复之际,新环境下旅行社该如何转型?

国内航司在不断加大国际航线的恢复进度。图/ICphoto

国内航司也在不断加大国际航线的恢复进度,但尚游汇文旅董事长钟晖表示,我国民航系统每年会在3月、10月进行两次航班计划调整,尚未到航班换季时间。国际航班的调整不是由单个航司决定的,根据对等原则,需要两国官方民航机构进行协商沟通。

目的地供应链的修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三年以来,目的地的接团餐厅、酒店、地接社、导游等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在出境游有序恢复之际,当务之急是修复境内外旅游资源的对接,重建供应链。比如,原来的对接资源还在不在、有没有人员调整、提供的资源有无变化、价格浮动情况等,都需要旅游企业进行逐一梳理、修复甚至重启,这些碎片化的工作需要较长时间。

据了解,很多旅行社的产品经理自去年12月份就开始在泰国出差,就当地酒店资源的政策变化、资源变动情况等进行沟通了解对接。据一位旅游会展公司从业者表示,每天他都要发布大量信息,替合作伙伴寻找境外的地接社。据他观察,当前业内对于泰国相关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除了地接社之外,签证商、高端机酒套餐、研学等也都是热门项目。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出境游暂停,海外地接社难以触及国内市场,对游客需求变化并不敏感。“地接社尚未做好准备。”一位外旅局负责人表示,“地接社过去有一套标准化、一成不变的产品体系,但已不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了。个性化资源缺乏,对中国游客新需求不够了解,大家现在都处于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钟晖看来,目的地供应链对接难点在于,停摆三年里常态化沟通不足,目的地的资源变化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他建议,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外旅局应该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上发挥一些作用,让有需求的旅行服务机构链接到合适品牌的资源。

◇人才:岗位招聘量增多,渴求旅游熟手回归

2月8日早上,怀抱简历的年轻人们在春秋国旅大厦门口齐聚,等待春秋航空2023年春季大型招聘会。这是疫情三年以来,国内航空公司举办的首次大规模线下招聘活动。此外,广之旅、中国旅游集团等旅游企业也都纷纷发出了招聘信息。6人游定制旅行表示,今年计划员工数将补充至300人。根据某招聘平台数据,旅游行业相关岗位招聘量在2022年四季度开始明显增多。节后复工以来,旅游行业相关岗位也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疫情三年来,旅游行业人才流失严重,甚至离开旅游行业。据贾建强介绍,虽然公司并未裁员,但仍有60%的员工流失。途牛方面也表示,三年来,公司各类岗位员工流失情况严重,主要集中在客服、产品等业务岗位。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则指出,虽然疫情期间有员工流失,但核心骨干人才得以保住。中国旅行社协会调查显示,对比疫情之前的员工规模,疫情期间,没有人才流失的旅行社占比仅为6.04%,人才流失率40%以上的占比高达59.25%。相当一部分旅行社人才已经在其他行业再就业,人才供给和需求错位问题严峻。

出境游恢复之际,新环境下旅行社该如何转型?

图/ICphoto

据了解,目前旅游行业内,根据企业的规模及业务类型不同,从客服到市场采购、产品经理,从定制师、产品研发到计调(负责旅游团队用车、景点等旅游要素协调调度的工作人员)、数据工程师等岗位都有较大需求。有业内人士表示,出境游市场方面,签证岗位、产品经理以及销售是目前较为紧缺的。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则认为,优质的产品设计人员、懂电商的新媒体运营及营销人员目前行业里较为稀缺。

旅游熟手的回归也是一大难点。钟晖认为,已离开行业的人才因对行业发展及薪酬的不确定,而对回归存在不确定性。他指出,原来旅游从业人员依赖的高提成薪酬部分,如今业务恢复期,提成无法保证,旅行社也无法给出一个稳定高工资。只有在业务比较饱满的情况下,青睐业绩薪酬模式的人才才会愿意回归。对此,途牛、众信旅游等旅游企业表示,基于对未来形势的谨慎评估,暂不会进行规模性的人员招聘,未来会根据业务需要灵活调整招聘政策。

◇流动资金:艰难时期已过,拓展多元化获客渠道

疫情期间,因出境游等业务的停摆及受限,多数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承压,在收入和现金流受阻的同时,还要面对房租、工资、利息等刚性支出,此外因生产经营暂停而导致的订单合同违约、资金周转困难也并不在少数。春秋旅游、众信旅游、中青旅等旅游公司均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公司最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如今业务已逐渐恢复,公司的进账速度也在加快,资金流动正在趋好。

不过,旅游行业又因流动资金面临着新的问题。钟晖表示,受三年疫情冲击,多数旅游企业在业务恢复期,已不愿意也没有充足实力去做长账期的旅游团,部分业务启动就存在困难。另外,疫情期间,上下游企业间的一些债务债权纠纷尚未得到完全解决,也限制了业务的发展。还有旅游业内人士表示,恢复初期,流动资金本就不是十分充裕的部分旅游企业,广告投放等营销方面的工作也会面临牵制。

疫情前旅游企业较为依赖的门店渠道,正在陆续恢复中。有旅游企业的旗下门店已恢复营业,也有门店还在观望,尚未恢复营业。有不愿具名的旅游业内人士表示,部分门店是因疫情原因彻底关闭,有的则在疫情期间租赁出去做了其他业务,要等合同到期才能重新营业。

贝壳财经记者从众信旅游获悉,出境游政策放开至今,业务招揽的主要渠道来自官网、呼叫中心、以销售朋友圈为主的私域流量以及外埠。疫情期间,众信旅游还拓展了抖音等社交媒体渠道,目前来看,该渠道收客量效果挺好的。对于旗下门店渠道恢复运营进度,众信旅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会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逐步恢复门店开放,近期已经开始筹备门店招商等工作。”

从旅游企业多渠道收取的游客咨询情况来看,咨询三四月出境旅游产品的客人相较于二月而言要高很多。有旅游业者表示,一方面因为现阶段出境游产品的价格高于往年,另一方面,部分有出境游意愿的游客因对国外的具体情况不了解,还持观望心态,这部分人群在等到首批游客游玩反馈后可能会有所释放。

◇新需求:青睐深度定制游,对产品设计提出新要求

贝壳财经记者在梳理多家旅游企业出境旅游产品时发现,与三年前相比,游客的出境游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相较于之前多国连走的旅行节奏,游客更为偏爱一个目的地的深度游;游客越来越注重私密性和服务体验,对小团、私家团、定制团等产品越发青睐。以泰国跟团游产品为例,途牛用户预订数据显示,目前以4-8人的多人出游为主,产品也以2-8人小包团为主,同时也有大量私家团的订单需求。

游客出境游需求的变化,对旅游公司旅游行程与服务的制定提出新要求。春秋旅游表示,根据游客的新需求,普吉岛首发团特意将游客自由活动的时间拉长,让游客可以在当地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此外,还根据游客需求,在普吉岛当地行程设计中,定制不同线路,游客随团队同一批次进出,但是在行程安排中却有着不同玩法。

出境游恢复之际,新环境下旅行社该如何转型?

游客出境游需求的变化,对旅游公司旅游行程与服务的制定提出新要求。图/ICphoto

众信旅游设有定制游部门,针对首批20个试点目的地如泰国、巴厘岛、新加坡、老挝、瑞士、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筹备了更加精细化、多样化的深度游产品。以热门目的地泰国为例,加入了丹嫩沙多水上市场、美功铁道市场、粉象博物馆等生活化“景点”,通过对当地美食、交通、文化、生活的深入了解,让游客感受不一样的泰国风情。远期长线方面,瑞士深度体验产品、2023年出发的南北极产品、2024年出发的环游世界121天邮轮产品纷纷上线,其中,环游世界121天邮轮成为长线产品的“黑马”,首批产品已经全部售罄,未来众信旅游还将追加新的舱位以满足游客的出游需求。

曾经被视为高端、小众的定制旅行,成为现阶段出境游产品中的主打产品,曾经主打跟团游产品的传统旅行社也开始操刀定制旅行产品。在一位不愿具名的旅游业内人士看来,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旅行社的从业人员具有专业业务能力,只要是应对客人的需求,其定制旅行产品问题不大。他强调,发展定制游的难点,在于定制游产品的投入产出比是否符合公司预期,从服务意识到当地资源对接能否真正满足游客深度游等的需求,这些都需要时间磨合。

○转型:旅游业不能“刻舟求剑”回到过去

受访人:钟晖(尚游汇文旅董事长)

贝壳财经:定制游是暂时的现象还是未来趋势?

钟晖:我认为会是一种趋势,旅行社与文旅目的地的结合,不是一方生产产品,一方组团游览这种模式,一定是不同人群、不同需求间体验存在微变化的,它是一种模块式的定制化过程。

最早的旅行社本就是定制游,在我看来,旅游企业一定会回归定制游。现在不论是传统旅行社还是新型旅游公司都在切入定制旅行的赛道,对于这两类旅游公司而言,并没有孰好孰坏之分,定制游就是满足用户细分需求,没有高低之分。此外,定制游的品类非常丰富,传统旅行社和主打定制游的新型公司各有所长,如后者擅长策划,与用户沟通;传统旅行社则擅长资源采购与融合。在定制游领域,不同类型的旅游公司可以实现百花齐放。

出境游恢复之际,新环境下旅行社该如何转型?

定制游的品类非常丰富。图/ICphoto

贝壳财经:新环境下旅行社该如何转型?

钟晖:近年来,以欧美为代表的目的地物价上涨。很多常用的西欧酒店价格从之前的50欧元至80欧元,上涨到100欧元以上,此外用车及人工价格也有所上涨。在此大环境下,叠加机票价格,旅行社做出境团队游的费用只高不低,必然会流失一部分用户,对于追求以量取胜的部分旅游批发商而言,面临生存与转型的选择。

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以旅游批发商等为代表的传统旅游企业的转型是必然的。旅游行业再出发,不能“刻舟求剑”地回到过去。随着旅游消费者对消费品质的高要求,旅游企业提供符合高价位的高质量服务,才是符合趋势的选择。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需要双向教育与磨合的过程。

对旅游企业而言,转型难点在于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旅游服务提供方——卖旅游产品和线路。事实上,可转型的方向有很多。首先,可以做内容化服务商,利用旅行社在要素组装方面的强项,增加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其次,可考虑做生活类的服务商,如利用自身做出境游业务掌握的资源,围绕出行品类做移民、海外留学、境外会展业务等;此外,旅游企业还可以考虑成为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运营等外包服务。

○预计今年出境游市场能恢复到60%-70%

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会是出境旅游市场的一个恢复期,出境游不会是报复性消费,而是反弹式恢复。其恢复速度取决于航班运力、签证政策、疫情形势、消费意愿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分析,从旅游企业的角度来说,旅游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首先,对于出境游目的地国家,主管部门会逐步开放,加之部分旅游签证政策方面的准备,还不太充分;其次,航司航班的恢复涉及运力、航权和收益,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供应链恢复上也需要时间,例如部分酒店及旅行社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离职,目前正在补血中,企业也在进行招聘和培训。”另外,从商业操作周期来讲,旅行社目的地资源一般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预订,一些稀缺的旅游资源预订难度很大,现在显然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同时旅游局等机构削减预算的情况也比较普遍,不利于进行营销推广。”

对于市场复苏,多数业内人表示要保持谨慎、乐观、冷静的心态。途牛旅游网副总裁曹旭表示,面向中国游客的海外资源,比如航班、酒店、服务设施、地接服务、交通都发生了变化,短期内,跟团游、“机票+酒店”的打包旅游产品还需要经历一段磨合期。“预计今年出境游逐步有序恢复,这对旅游企业来说也是好事,可以一步步稳健恢复市场供给,匹配客户需求。”在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看来,旅游业至少需要2至3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情况。在疫情风险持续可控的前提下,预计今年出境游市场能达到2019年的60%-70%,更好的结果是能达到70%-80%。“也会有局部市场的恢复速度超越平均水平,如东南亚部分市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甚至有可能在今年6月至7月就能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南打造品质旅游成功“助燃”海南文旅
...径:打造品质旅游!4月19日,海南省旅游协会联合海南省旅行社协会、海口市旅行社协会对外发布《海南旅游产品参考价格的通知》。在海南旅游实现开年“开门红”,到如今“季度红”的情况
2023-04-21 16:08:00
文旅融合  消费多元  场景扩展
...质量监测,持续完善游客投诉快速反应机制,督促景区、旅行社等提升服务质量和应变能力,及时妥善处置游客投诉,主动回应、正面引导相关舆情。扎实做好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和贯标工作,践
2023-09-21 06:50:00
外旅局“圈地”春节档出境游
...,挑战也相伴而来。首先是旅游安全的保障。有国内大型旅行社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其所在旅行社推出了欧洲、美洲以及极光主题的春节产品,不过,由于日前冰岛发生地震,还需要根据冰岛地震
2023-11-19 23:48:00
...务便民热线接到的旅游服务投诉呈上升趋势。占比65.94%!旅行社成游客投诉主体“本来是冲着恩施的美景来的,没想到来之后和旅行社发生了很多不愉快,游玩体验大打折扣。”来自上海的
2023-07-22 08:54:00
选前喊开放选后喊卡 台当局赴陆旅行“禁团令”惹众怒
...本就是在“骗选票”。社论还表示,台湾地区有近4000家旅行社,几乎每一家都有赴陆行程。近两三个月来,旅行业者全力招揽赴陆观光团,6月团已经收客7、8成。过去4年,观光业者受困
2024-02-18 19:03:00
...与中国建设银行张家口分行签订协议,面向该市A级信用旅行社推出“信用+金融”服务产品,帮助旅行社切实解决融资难、资金周转慢等问题。据介绍,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着眼优化营商环
2023-11-22 04:45:00
...玥蓉)为坚定推进我市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净化旅游市场环境、维护旅游市场良好秩序,昨日上午,市文旅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交通局,对我市3
2024-02-03 07:22:00
...交流公司总经理张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大部分境外旅行社,尤其做团队批发业务的旅行社,明年整体的产品计划已基本做好,虽说有固定发团日期的团可能不会变化,但新政的发布会促使旅行
2023-12-01 00:34:00
出境游重启,海南旅行社如何释放消费者需求
...,海南旅游该如何提升独特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现象:旅行社上架出境游产品,东南亚最受青睐蛰伏三年,一朝待发。“2023,向世界出发!”出境团队游,终于在2月6日这一天正式按下重
2023-02-12 20:2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2025小红书创作伙伴大会:为真诚利他内容提供多元变现路径
9月15日,小红书在上海举办首届「小红书创作伙伴大会」,这也是2025上海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活动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诚利他向上
2025-09-15 18:44:00
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在即,华尔街速评:这是最糟糕的局面!
财联社9月15日讯(编辑 黄君芝)疲软的就业市场数据盖过了上周通胀数据的阴霾,令投资者对美联储将在本周议息会议上降息的预期保持不变
2025-09-15 09:10:00
9月15日投资避雷针:9天6板人气股提示风险 光模块业务子公司利润占比极小
导读:财联社9月15日投资避雷针,近日,A股及海外市场潜在风险事件如下。国内经济信息方面包括:1)餐厅预制菜需要明示,国标草案已过审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2025-09-15 09:11:00
债市公告精选|泛海控股4487.079万股份司法拍卖流拍;融信集团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遭深交所谴责
【泛海控股:控股股东所持4487.079万股公司股份司法拍卖流拍】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9月11日至12日对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4487
2025-09-15 11:19:00
工行贵州贵阳修文扎佐支行为农民工上门办理工资卡获赞誉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何雅婧、许竞丹)“不用请假跑网点,在工地就能办好工资卡,以后领工资再也不用来回折腾了!”近日,在修文县某重点工程项目工地
2025-09-15 17:50:00
特锐德等投资成立新公司,含机动车充电销售业务
近日,锡林浩特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机动车充电销售;充电桩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特
2025-09-15 13:48:00
明阳智能等新设牧渔公司,含水产养殖业务
近日,广东飞海牧渔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任重进,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水产养殖;水产苗种生产;食品互联网销售
2025-09-15 13:48:00
中科磁业投资成立进出口公司
浙江中科琪源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昂蔚,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磁性材料销售;稀土功能材料销售
2025-09-15 13:48:00
统联精密新设制造公司,含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业务
近日,广东统联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虎,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金属制品研发;金属制品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等。企查查
2025-09-15 13:48:00
科大讯飞入股AI导游耳机公司
近日,AI导游耳机公司合肥听听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科大讯飞(002230)全资子公司安徽讯飞云创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
2025-09-15 14:00:00
海信在石家庄新设能源控股公司,注册资本7亿
近日,石家庄海信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史文伯,注册资本7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机械电气设备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
2025-09-15 14:00:00
四川剑南春集团增资至9.46亿
近日,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绵竹市国有资产事务中心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8.08亿人民币增至约9
2025-09-15 14:00:00
恒逸石化在湖北成立绿色新材料公司
近日,湖北恒逸绿色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合成纤维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恒逸石化(000703)间接
2025-09-15 14:00:00
通宇通讯在广东新设投资公司
近日,广东昭达通宇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物业管理;房地产经纪;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通宇
2025-09-15 14:00:00
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再下一城!相关企业多集中华东地区
据媒体报道,健适医疗旗下杰成医疗自主研发的第二代介入人工主动脉瓣膜产品“J-Valve®TF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简称
2025-09-15 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