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汪鲁门宅,扬州近代史的见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8 08: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南河下街170号的汪鲁门盐商住宅,是扬州现存面积最大的盐商住宅。如今,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扬州大运河盐商文化展示馆”的汪氏盐商住宅,以它特有的姿态,在古运河边讲述着扬州近代的盐业故事及沧桑变化。

姜师立

广陵区南河下170号汪氏盐商住宅,原宅主为祖籍安徽歙县的盐商汪鲁门,扬州城最后一批有影响的盐商之一。

汪宅主人汪泳(咏)沂,字鲁门,安徽歙县人,随其长辈宦游江苏,迁居扬州,后捐职南河同知。汪鲁门曾先后任山阳(今淮安)县令、海州(今连云港)知州,官至二品候补道,曾在清江浦(今淮阴)以道衔补缺协办漕河工程。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扬州大生钱庄老板叶翰甫共同于淮北苇荡左营开盐圩二十一条,创建同德昌制盐公司,后改名为大德制盐公司,又主营扬州七大盐业公司。经营盐业发了财后,汪鲁门就到扬州置办房产。

有相关老房契佐证,汪氏住宅是汪鲁门在民国八年(1919年)花费宝银六千五百两从原业主刘赓唐手中购得,而刘氏原先购自邹氏老屋,而邹氏又购自包氏遗产。包氏则购自汪氏祖遗。据说最早的房屋主人是清朝乾隆年间两淮八大商总之一的汪石公。可见此宅数易其主,也说明扬州盐商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年。

走进汪鲁门宅,越过门厅,迎面墙上是一座福祠,福祠右边,设磨砖罩面偏门,连接着火巷。福祠左为磨砖对缝精工砌筑的圆墙型仪门门楼,通高达六米。仪门上端装饰着“琴棋书画”纹饰的砖砌雀替。仪门沉厚的门扇用斑驳的铁皮包镶着,门扇上的铁钉勾勒出“五福盘寿”“平升三级”的吉祥如意纹饰,保护状况基本完好。门侧一对白矾石雕饰门石枕,现仅存基座,但从基座就可以看出,这对门石枕比寻常民居的门石枕要大得多。整座仪门威严而不失清丽,可以作为扬州民居匾墙型门楼造型的范例。

踏入仪门,是由照厅与两旁走廊三面拱卫而成的庭院,照厅与两旁走廊的三面梁架均为月梁式,均施以拱形卷棚,缀以木雕。这种照厅与走廊构架造型,在扬州遗存的古民居中当属孤例。从仪门厅往后,宅院有九进房屋,九进门在中轴线上一字排开,依次递高,绵延百米,寓意着步步高升。宅内建筑除第二进倒座、第三进大厅为一层,其余建筑均为二层楼,一层第二进与第九进房底层由明间贯通,二层第四进二厅与第九进后住宅楼由厢(廊)房全线贯通。

汪宅由住宅与花园组成,呈东园西宅布局,中夹南北朝向火巷一道。住宅部分由南向北排列,门厅、倒座、大厅、二厅、前住宅楼、中前住宅楼、中后住宅楼共九进房屋。西路住宅除门厅一顺四间外,其余均面阔三间,主房前后九进相接,前厅后楼,中轴贯穿,两厢对称。每进正间后步设置屏门,其后檐墙间设罩腰门 ,若将前后屏门、腰门全部打开,放眼凝视,可见百米长的穿堂空间,深邃幽远。

汪宅建筑整体为晚清徽派风格,占地面积5260平方米,现在房屋建筑面积1510平方米,住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式传统民居形式。除第四进木构架为方作造,其余皆圆作造。第三进大厅木构架用料粗硕,柱梁为楠木。大门设置在门厅东起第二间,符合扬州民居“抢上”做法。汪宅更为考究与精美的要数面南正厅,据说这是扬州现存盐商住宅中体量最大、最为完整的楠木厅。厅内四柱、构架、大梁、山界梁、金童柱、楞枋、步川、椽子、雕饰构件等都是楠木,是名副其实的楠木大厅。从做工工艺上来说,柁梁是月梁式,肥硕的直径达零点六米,山界梁与松梁之间金童柱是方木形,其下端垫为斗口式(栌斗)。其上脊梁端不用金童柱,而用大料口承托。木椽用料较大,并为方形制作,不是常见的半圆椽子。梁柱之间都是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没用一个钉子。漂亮恢宏的楠木大厅,彰显了扬州晚清时的建筑美学思想。

在楠木大厅,一处奇怪的建筑引起我们的注意,房屋的西侧居然有一座面积约为20平方米,方方正正的水泥小屋。这是干什么用的?原来,这是目前汪鲁门宅第仍保留着的日军占领时期的金库。日本人当年占领扬州后,将汪宅作为宪兵司令部,并在汪宅修了一个金库。仔细观察,今天的金库遗存四周墙体分为两层,内层为浇砌的金库残构,外层墙体是与汪鲁门住宅其他部位一样的砖墙。金库设置了两道铁门,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铁门框近30厘米的厚度,外围是上下左右由粗铁制成的栅式门。尽管汪宅进行维修后布展成为大运河盐商文化展示馆,但这座拆了顶的“日军金库”作为“历史的见证”被保留了下来,是当年日本侵略者在扬州抢夺金银财宝的铁证。

厅前船篷轩跨度较大,宽达两米有余。木作组以雕饰工艺,洗练、圆熟、直率,这又与微派雕饰细腻的风格略有不同。例如,正脊梁端两边不是采用常见山雾云式,而是采用深厚象鼻如意云式,斗口面上浮雕双狮粗实、豪放,垫木雀替浅浮雕如意舒卷自如。整体大厅的木作,以上到下,不施油漆,以显示楠木木质之美。正厅前后的楼厅,取材杉木,柱、梁、枋、磉石全为方作,与前正厅的圆作互相对应。再向后,有数进楼屋相连,构架中尚存部分明式作法构件。有五进建筑的结构为上楼下厅式样,每进房屋之间连接着一条回字形的通道,将楼上每个房间相通,形成“串楼”,这样的格局在扬州盐商老宅院中并不多见。

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占领扬州,将其住宅用作日本银行。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曾驻扎于此。20世纪50年代交由市医药公司作仓库。市医药公司使用汪氏住宅时,逐步将花园毁去,建成多幢药品仓库。2007年5月至2008年,扬州市公房管理处对汪宅进行了整治大修。2012年,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修缮方案,获得近一千万元国家重点文物补助资金,对汪氏盐商住宅进行了全面整修,对本体部分进行了原状修复,对一些损伤的木构件进行了修补,损坏的地面重新铺设,并对过去修复时不规范的门窗形制进行了纠偏。拆除了花园中不符合原貌的附加建筑,重新建起了火巷,并对花园部分进行了全面考古和部分复原。同时拆除了汪宅与大运河之间的原汪氏用于经营盐务的楼房,改建为生态停车场,打通了汪宅与大运河的物理性联系,终于使汪氏盐商住宅符合了遗产点的申报标准,2014年随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汪鲁门宅被用作扬州大运河盐文化展示馆,以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多种手段,展示了扬州大运河盐商文化风雅与传奇。

汪宅作为扬州现存面积最大的盐商住宅,见证了扬州运河时代的商业繁荣,记载了扬州近代史上的经济兴衰、世俗民风、时事春秋,是研究大运河盐商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寻迹江苏老地名 | 江苏“盐地名”,在黄海之滨铭刻历史印记
...展。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的,除了盐宗庙,还有汪鲁门盐商住宅、卢绍绪宅邸、个园、瘦西湖等和盐商相关的建筑。可以说,以淮扬文化、海洋文化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江苏地域文化,带有一股
2023-08-31 22:51:00
九旬老人见证 五一糖果厂『起步』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参与建设水塔、担任首任车间主任——九旬老人见证 五一糖果厂『起步』五一糖果厂熬糖车间(资料图片)携手6666 1987年,徐家顺在办公室留影。图为1992年,
2024-06-13 08:08:00
说起扬州的传统文化,就避不开一个商人团体,那就是扬州盐商。富有的扬州盐商,为了便于盐业的贸易,选择靠近东、南部的运河一带,建园造房。无论是扬州的私家园林、会馆古宅,还是扬州的书画
2023-08-31 22:51:00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 | 从“盐商第一楼”,到“可以吃”的博物馆
...地区运河城市,有两处名为“河下”的盐商聚落。一处在扬州城南,一处在淮安城北,分别被称为“南河下”“北河下”。历史上,盐商是大运河上的纳税大户,也为运河城市当年的“GDP”注入
2024-06-25 10:31:00
探营中国淮扬菜博物馆 好看 好吃 好玩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扬州又一道『古城更新保护大菜』将闪亮登场——探营中国淮扬菜博物馆 好看 好吃 好玩『四相簪花』雕塑。淮扬菜展示。 博物馆大门。张孔生摄“满汉席”。 淮扬菜系
2023-04-27 08:17:00
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提前一个月来了趟扬州,在蒙蒙细雨里感受扬州的别样风情。扬州东关街,是扬州城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距今已有1200年
2023-02-12 21:53:00
古代扬州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扬州是一个有着浓浓的文艺气息的城市,常常出现在古人的诗句中。一提到诗词中的城市,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不是长安,不
2023-05-03 06:30:00
味蕾上的江苏·本土美食志 日历 | 盐商五丁包:有“身份证号码”的包子
...特色,寻觅烹饪文化根脉,感知人间烟火升腾。美食简史扬州早茶在全国颇为有名,品尝扬州早茶,不妨从盐商五丁包开始。盐商五丁包精雕细琢,用料十分讲究,选用海参丁、鸡丁、肉丁、笋丁、
2023-07-15 09:40:00
“4·18”到东关街吃早茶 尝美食 看大戏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名城公司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4·18”到东关街吃早茶 尝美食 看大戏 坚持保护利用、守正创新,促进文明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着力讲好扬州故事、
2024-04-18 07: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