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特殊的4位皇太子,虽身处高位却要面临命运的残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1 07:09: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古代,最尊贵的人群就要属皇亲国戚了,而尊崇的个人,除了皇帝以外,另一个最尊崇的要数太子这位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了。

太者,泰也,为五岳中至高者,地位仅次于天。而且,作为未来的君主,太子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为储君或者东宫,权势也很显赫。

然而,太子这份工作其实是危险的。在我国历史上,太子最后能成为皇帝的,也不过半数。他们有的英年早逝,有的被杀被废,还有的亡国之后,成了羁旅之臣。他们虽然身处高位,却要面临命运的残酷折磨

历史上特殊的4位皇太子,虽身处高位却要面临命运的残酷

刘据:最冤枉的太子

皇太子作为未来的皇帝,拥有美好的未来和青春,享受大臣的拥戴和储君的宝座,可以说是世上最开心的了。然而,他们也有着对立面,正是因为这些对立面,让他们的未来变成了未知数。可悲的是,这些对立面,就是他们的父亲。

虽然说虎毒不食子,但是皇帝们掌握着最高的权力,怎么能容忍他人染指,尤其是控制欲强的皇帝,更是担心太子想提前掌权。再加上,皇帝们逐渐老迈昏聩,就更加见不得太子嚣张跋扈了。于是,一群小人就趁机钻了出来,开始在太子和皇帝面前挑拨离间。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的嫡长子,谥号却是戾,意思就是这是一位性格乖离古怪的太子。然而,真实的刘据是什么样的呢?在他出生之时,他的父亲汉武帝也曾经高兴不已,甚至让东方朔为太子祝寿。

历史上特殊的4位皇太子,虽身处高位却要面临命运的残酷

可惜,因为监国时间过早,刘据很快就得罪了一批小人,其中,就有苏文和江充等人。不过,刘据的背后,一直有卫青和霍去病保护,所以,这些人也不能把刘据怎么样。不幸的是,卫青和霍去病先后去世了,刘据没有了依靠,逐渐成了这些小人的靶子。

江充和苏文等人为了报复刘据,开始日夜在武帝面前诬陷太子和卫氏家族的人对皇帝使厌胜之术,皇帝一向讨厌这种东西,又早就猜忌卫氏,于是杀了卫子夫所生的两个公主,卫青的长子以及丞相公孙贺等人也惨遭杀害。苏文等人觉得奸计得逞,于是又加倍诬陷太子,太子担心皇帝会杀自己,于是决定兵谏武帝。

在这场兵谏中,江充虽然死去,事情也越闹越大了。兵谏也被有心之人变成了谋反,于是武帝派出人马打败了太子,刘据自此开始逃亡。后来,他逃到朋友家中,却不幸被得知行踪,情急之下决定上吊自杀。却被想要邀功的山阳小卒张富昌和新安令史李寿解下。之后,太子的好友,太子的儿子连同太子本人,都被这两人杀了邀功了。

刘据死后,武帝也知道了儿子不是故意的,为儿子建立了思子宫,然而,死于政变之中的儿子却再也回不来了。

历史上特殊的4位皇太子,虽身处高位却要面临命运的残酷

陈深:最励志的太子

亡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悲剧,尤其是那些做太子的人,一旦国家灭亡了,不但自己被动下岗,小命也不保。不过,有这样一位亡国太子,他不但没死,竟然还实现了再就业。这位太子,就是南北朝时期的陈国太子——陈深。

作为太子,陈深一开始拿的剧本可以说是惨多了。母妃是宠妃,这本来是好事,可是父皇却是个昏君。于是,陈深虽然是太子,可是面对的却是一个江河日下的陈国,这让他怎能不悲伤。陈国灭亡后,陈深的父母陈叔宝和张丽华蹲到了胭脂井里保命,反而是作为太子的陈深,不卑不亢地面对着隋军。隋朝士兵对太子陈深一下子充满了好感,没有伤害这个少年,反而,保护了他的性命。

后来,陈深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做了枹罕太守,像麻雀一样,咬着牙活了下来。令人唏嘘不已的是,陈深最后活到了贞观年间,到公元645年才去世。而隋朝重蹈了陈朝的结局,最终走向灭亡。真应了那句,“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历史上特殊的4位皇太子,虽身处高位却要面临命运的残酷

李治:最孝顺的太子

要说中国古代主角光环最亮的皇太子,那肯定就属唐高宗李治了。他的母亲就是长孙皇后,做了嫡子。

唐太宗登基的第十七年,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之间爆发宫廷政变,李承乾为了防止自己步刘据的后尘,于是,率先起兵。不过,他可不是为了兵谏,是实打实地要抢皇位。但是,老话说,你爸爸还是你爸爸,唐太宗最后还是平了李承乾的兵变,并废了李承乾。后来,还把李泰也废了。

李治就这样躺着拿到了太子之位。

李治做了太子之后,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特别好。有一次,李世民得了痈疮,李治竟然亲自为李世民吸脓,真是孝子。有了这样的孝子光环,唐太宗驾崩之后,李治最终顺利登基,还纳了唐太宗的才人为昭仪,也就是后来的武则天,这也是把“孝道”演绎的淋漓尽致了。

历史上特殊的4位皇太子,虽身处高位却要面临命运的残酷

朱标:最可惜的太子

中国男人的三大悲剧,一般来说有三种,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其中,以晚年丧子最是心痛。因为养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大,好好的一个听话懂事的儿子被老天爷收走了,这谁都受不了。只可惜,命运编剧是非常奇特的,就算是皇帝,也一样要拿不同的剧本。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代表。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生于战火之中,早年随着朱元璋奔波劳碌。父亲做了皇帝之后,他又辛苦监国,勤政爱民,劝谏朱元璋不要乱杀功臣,大臣们都对他心服口服。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太子对待兄弟们也十分仁慈友爱,从不起猜忌之心。

历史上特殊的4位皇太子,虽身处高位却要面临命运的残酷

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的儿子秦王和周王经常犯错,是朱标从中维护,才让他们顺利回了封地。有人向朱元璋上告晋王有异心,朱元璋要杀了晋王,也是朱标向朱元璋哭求,晋王才保住了小命。

可惜这样仁爱的太子,却是天不假年。一次,朱标奉旨出巡,在绘制陕西地图的途中感染了疾病,不久就病逝了,临死前还在操心朝廷建都的事情。看到太子这样懂事,朱元璋也是痛哭流涕。然而,哭泣也没有抢回太子的性命,白发人最终还是送了黑发人。

其实,像朱标这样死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的太子还有很多,他们的悲剧在于没有完成一腔抱负,就早早地被画上了休止符。不过,他们这样死去,也是一种好事,最起码可以永远活在父亲的美好回忆里,总比被父亲厌弃,死在政变之中好。

历史上特殊的4位皇太子,虽身处高位却要面临命运的残酷

今天,我们谈到太子,虽然知道他们身价高贵,大权在握,更是未来的皇帝人选。但,他们的形象被如今的影视剧都塑造成纨绔子弟,吃喝玩乐,争强斗狠的角色。其实,他们虽然被命运眷顾,却也被命运欺负,身处高位,却命运多舛。

所以说,在古代没有真正坐上皇位的太子,都是一个个不确定的“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会引得朝廷天翻地覆,这也正是封建帝王家无法避免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子本就是合法继承皇位的人,历史上有些太子为何要起兵谋反?
...俪情深,但不幸去世。他少年就得到皇帝恩宠,被册封为皇太子,自幼好学,文武兼备。 但长大后的人生却因太子这一名号变得尤为不顺。因罪被拘咸安宫,次年复立太子,又几年再被废黜,最
2023-01-19 15:44:00
南宋朝廷内斗:李凤娘与魏王赵恺之子的恩怨纠葛
...宠爱。1162年,宋孝宗登基为帝,封赵惇为恭王。1171年,皇太子早逝,赵惇被立为太子。一个看似顺利的太子之路就此开始,但这条路远比他想象的要崎岖艰难得多。与其他唯唯诺诺的王
2023-11-28 15:15:00
索额图为何却被康熙称为“本朝第一罪人”
...这个"太子,党"以辅佐皇储为主要目标,而索额图在确立皇太子体制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在当时,皇太子所使用的礼仪规格与皇上极为相近,比如规定皇太子的服饰颜色应为黄色,以及要求大
2024-05-29 15:13:00
杨丽华:权谋下的牺牲品与历史的见证
...而变得光彩照人。这一天,杨丽华被嫁入北周宫,成为了皇太子宇文赟的皇太子妃。对于外界来说,这是一场美满的姻缘,一个女子嫁给了皇帝的儿子,将来将享受无与伦比的荣耀和尊崇。然而,在
2023-11-16 16:01:00
下场最好的2位废太子,不仅没有被杀,还逆袭当上了皇帝
...深年幼难当大任为由,拥立朱祁钰登基为帝,朱见深则为皇太子。后来朝政在景泰帝的治理下转危为安,堡宗朱祁镇又太过窝囊丢脸,所以资源渐渐的往景泰帝一脉倾斜。在公元1452年,景帝废
2024-09-07 10:00:00
西汉处处提防外戚,为何又不得不重用外戚
...平凡,却嫁给了金王孙,生下一个女儿。后来,她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可以说,王娡生下了汉武帝,为西汉的辉煌奠定了基础。而卫媪的故事更
2024-04-12 22:24:00
雍正帝即位后,善待废太子一家,为何对囚禁14年的长兄不网开一面
...英明,国泰民安,然而皇位继承问题却蕴藏着无尽诡计与残酷争斗。40年太子之位似锦衣之炼狱,兄弟阋墙,殊途同归;雍正登基后,宽待被废太子遗儿,却对囚禁14年的亲兄束手无策。种种缘
2023-10-30 17:44:00
刘据起兵避免了扶苏式结局,为何没像李世民那样成功
...子之位的凶险:古代皇权斗争的一个缩影 在古代中国,皇太子的地位看似荣耀无比,实际上却充满危险。刘据的悲剧,正是这一点的生动写照。太子之位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无数阴谋和威胁
2024-06-11 19:52:00
皇储之位与人生悲剧:唐太宗李世民与皇太子李承乾的命运
唐朝贞观十七年四月,有人告发皇太子李承乾谋反,因证据确凿,唐太宗李世民也无法包庇,随即,李世民下诏废掉了这位精心培养了17年的接班人。一年后,李承乾病死于流放地,李世民大为悲痛,
2023-09-02 16: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