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话一点不假。放眼乡村,不光是肥沃的农田被种上庄稼,那自留地原本用来种植蔬菜的,也被农民看好茬口,间作种上油菜或小麦。即使房前屋后的一小撮空地,也常常被种上少量的蔬菜,生怕浪费一点点土地。这种节约土地的观念,在母亲身上也体现着。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母亲,年事已高,许多事情记忆模糊,但对适应四季时令,该种植何种庄稼或菜蔬,却清晰记得,并且念念不忘。譬如,她在自留地种植的一点点油菜,成了她心头一种难以割舍的牵挂,总是想着要回老家收油菜。因怕她一个人干活可能出现意外,我也只好利用双休日,陪着母亲一道下地去收割油菜,体验一回劳作的辛苦,感受一下稼穑之艰。
年届八旬的母亲,除了患有脑梗、高血压等慢性病,膝盖也有些病变,坐久了站起来走路,总是一跛一瘸的。就是这样的身体状况,让她住进城里,管吃管喝,不用劳动,享享清福,可她却说:“我这膝盖不能爬楼,天天窝在楼上不出门,就像鸽子困于笼中,让人急得慌啊!”想想也是。住在楼房里,不接地气,较于母亲来说,这就意味着离开了她终身厮守的土地,见不到自己亲手侍弄的蔬菜和庄稼,感觉自己就像失了魂,心情总显忧郁。特别是想到已是5月,油菜黄了,到了该收获的时候了,母亲变得更为急躁,整日唠唠叨叨。我说:“你那点自留地,收不到一担油菜(一担为一百斤)。即使能收一担油菜,不过值二三百元,还得要花人工去收。如果你一个人去收油菜,不小心将腿脚崴了,到医院拍个片子就得好几百元,不但自己受罪,子女还得跟着你受累,得不偿失。”可是,从小吃过苦的母亲,认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油菜,不收回家太可惜了。开始例举道,以前也是我一个人种一个人收的,自信地说自己依然能行。我说,你今年80岁了,一岁年纪一岁人啊!但是,颗粒归仓已是浸入母亲那一辈人骨髓深处的理念。我的分析,没有让母亲有丝毫放弃的想法,对那自留地一点点油菜的念叨,依然在我耳边反复萦绕。怕母亲因此而急出病来,也怕她一个人田间劳作不安全。我便说,等到星期天,我陪你回家收油菜。看到希望的母亲,一直在问:“今天星期几?”看来,只有走向田野,母亲才能感受到快乐。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这句话蕴含的含义,只有从事过田间劳作的人,才会深有体会。就拿我母亲种在自留地里的那一点点油菜来说,姑且不论育苗移栽、拔草施肥等前期工作,就是到了收获期,其工序也是很繁琐的。在浏览天气预报,得知5月13日(星期六)后面连续几天都是晴天。这样的天气,便于油菜割下来晒干,于是,决定在这天陪母亲去割油菜。因为太阳太烈,油菜荚壳容易炸开,菜籽会四处撒落,只有选择在露水未干时去收割,才会减少损失。到了5月13日这一天,我早早起床,烧好早饭吃过后,便带着锯镰刀,陪母亲走向那种植油菜的自留地。粗壮的油菜秆,需要用锯镰刀一棵一棵使劲划拉才能割断,然后,一把一把放在油菜茬上晒干。自恃还未老,我弯着腰一个劲地往前割。不一会儿,已是汗流浃背,腰酸背疼,手掌磨起了水泡,胳膊也被硬茬茬的油菜秆划出一道道血痕。辛苦是不言而喻的。可看到母亲也弯着腰在割,虽比我慢一点,却并未歇息一下。尽管母亲已高龄,但走向土地、见到庄稼,仿佛就有了使不完的劲似的。这或许,就是一位朴实农民的土地情结。
割油菜不轻松,打油菜也不容易。等到5月21日(星期天),母亲说割下来的油菜已晒干了,要脱粒了。再不打,油菜都要炸了。这天上午,我带着连枷、塑料布、畚箕、竹筛、蛇皮袋、扁担等打油菜所需的工具,又一次陪母亲走向那晒着油菜秆的自留地。先找一块平整一点的空地,铺上塑料布,然后将已晒的很脆的油菜秆,小心翼翼地抱到塑料布上铺开,母亲便用连枷娴熟的一下一下很有节奏地拍打。打得差不多了,再将油菜秆翻一身继续拍打一次。估计菜籽打得差不多了,我便将那无籽的油菜秆抱走,重新铺上未打的。一趟趟从那如丛林般的油菜茬上跨过,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绊倒。此时我想,这些活计,倘若母亲一个人去做,怎能让人放心?一个多小时后,被母亲拍打下来的油菜荚壳,就像在塑料布上铺上一层厚厚的棉絮似的,开始影响连枷拍打效果了。这时,母亲蹲下身子,拿起竹筛筛去油菜荚壳。随着一层层的荚壳被筛走,露出堆得厚厚的黑色的油菜籽。看到自己一直呵护牵挂的油菜,变成了劳动的果实,母亲顾不上擦一下额头上的汗珠,更顾不上休息一会、喝上一口水,就用畚箕一下一下扒满了,再装进蛇皮袋中,笑容洋溢在脸上。这笑容,是一种自信,那就是,虽然我年纪大了,还是挺能干的;这笑容,是一种骄傲,你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都是我辛勤劳动的胜利果实。
事虽小,不为不成。我陪母亲经过大半上午的艰辛劳动,终于将家中自留地的油菜收获完毕。我挑着这浸透母亲汗水的油菜籽回家一称,毛重(因夹杂着一点点菜籽壳)90斤。待我雇车送到油坊,在他那里的风车过了一下,荚壳没了,油菜籽也经由漏筛过了一下,少了许多。最后,老板让我提到磅秤上一称,净重78.5斤,短了10多斤。这78.5斤油菜籽,按出油率33%计算,可出菜籽油25斤9两。这25斤9两菜籽油,按市价来算,不足300元。这个价值,相较于前前后后付出的劳动量来说,可谓无法匹配。但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眼中,种田的农民,汗水有的是,出了一层又一层。可这20多斤菜籽油,是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这是一位农民最为本质的骄傲。人勤地不懒。只要肯扑下身子去劳动,人生就是有价值的。在母亲看来,只要走向田间地头,她就是有价值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